文化課教材(初級):千字文 (五十七)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7月26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誅斬賊盜﹙1﹚,捕獲叛亡﹙2﹚。
布射﹙3﹚遼丸﹙4﹚,嵇琴﹙5﹚阮嘯﹙6﹚。
恬筆﹙7﹚倫紙﹙8﹚,鈞巧﹙9﹚任釣﹙10﹚。

【讀音練習】

誅(zhū) 斬(zhǎn) 賊(zéi) 盜(dào) ,
捕(bǔ) 獲(huò) 叛(pàn) 亡(wáng) 。
布(bù) 射(shè) 遼(liáo) 丸(wán) ,
嵇(jī) 琴(qín) 阮(ruǎn) 嘯(xiào) 。
恬(tián) 筆(bǐ) 倫(lún) 紙(zhǐ) ,
鈞(jūn) 巧(qiǎo) 任(rén) 釣(diào) 。

誅﹙ㄓㄨ﹚ 斬﹙ㄓㄢˇ﹚ 賊﹙ㄗㄟˊ﹚ 盜﹙ㄉㄠˋ﹚ ,
捕﹙ㄅㄨˇ﹚ 獲﹙ㄏㄨㄛˋ﹚ 叛﹙ㄆㄢˋ﹚ 亡﹙ㄨㄤˊ﹚ 。
布﹙ㄅㄨˋ﹚ 射﹙ㄕㄜˋ﹚ 遼﹙ㄌㄧㄠˊ﹚ 丸﹙ㄨㄢˊ﹚ ,
嵇﹙ㄐㄧ﹚ 琴﹙ㄑㄧㄣˊ﹚ 阮﹙ㄖㄨㄢˇ﹚ 嘯﹙ㄒㄧㄠˋ﹚ 。
恬﹙ㄊㄧㄢˊ﹚ 筆﹙ㄅㄧˇ﹚ 倫﹙ㄌㄨㄣˊ﹚ 紙﹙ㄓˇ﹚ ,
鈞﹙ㄐㄩㄣ﹚ 巧﹙ㄑㄧㄠˇ﹚ 任﹙ㄖㄣˊ﹚ 釣﹙ㄉㄧㄠˋ﹚ 。

【字詞義解釋】

﹙1﹚誅斬賊盜:對於罪行重大的竊賊及強盜處以極刑。誅,懲罰。斬,殺。賊,竊盜財物的人。盜,竊取財物之人或事稱為盜。
﹙2﹚捕獲叛亡:將背叛國家以及畏罪逃亡的人逮捕到案。捕,捉拿。獲,獵到的禽獸稱獲,此處作獲得解。
﹙3﹚布射:呂布是一位射箭技藝超群的人。布,指呂布,他是東漢末年人,擅騎射,時稱“飛將”。
﹙4﹚遼丸:熊宜遼是弄丸的行家。遼,指春秋時楚國勇士熊宜遼。弄丸是一種兩手上下拋接許多彈丸,不使落地的技藝。丸,圓而小之物。
﹙5﹚嵇琴:嵇康擅長彈琴。嵇,指嵇康。他是三國時代魏國人,博學多聞,高標脫俗,擅長詩文及音樂,為竹林七賢之一。
﹙6﹚阮嘯:阮籍以長嘯聞名,他的嘯聲洪亮悠長,聲聞數百步。阮,指阮籍,三國時陳留人,與嵇康齊名,亦為竹林七賢之一。
﹙7﹚恬筆:蒙恬所製造的筆。恬,指蒙恬,為秦代名將,傳說他曾用兔毛制筆。被尊為制筆的始祖。
﹙8﹚倫紙: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倫,指蔡倫,他是東漢桂陽人,他改進了傳統用麻質纖維造紙的技術,採用樹皮、麻頭、破布等原料造紙,後世尊為紙的發明人。
﹙9﹚鈞巧:馬鈞的巧思絕世。鈞,指馬鈞,三國扶風人,擅機械設計製造,曾製作“指南車”、“水轉百戲”、“龍骨水車”,並改進織布機、“連弩”、“發石車”等、世人稱他巧思絕世。見《魏志》卷二十九。
﹙10﹚任釣:善於釣魚的任國公子。任,指傳說中善於釣魚的人,也稱任公、任父。傳說他做了一個好大的釣鉤,用五十頭牛為餌,在東海釣魚,經過一年之後才有大魚吞餌。任公子釣得大魚之後,把它製成鹹魚,從浙江到廣東一帶的居民都飽食了此魚,可見這條魚有多大,而任公子的釣魚技術也就可想而知。見《莊子·外物》。

【譯文參考】

將竊取他人財物的竊賊及強盜處以應得的罪刑,將背叛國家以及因罪逃亡的犯人逮捕到案。

在我們的歷史上有許多才智出眾的人,如東漢末年射箭技藝超群的呂布,春秋時的弄丸行家熊宜遼。三國時彈得一手好琴的嵇康,以及嘯聲洪亮悠長,聲聞數百步的阮籍,制筆的始祖蒙恬,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巧思絕世的馬鈞,和善於釣魚的任國公子,他們都是才智出眾的人,他們以他的才智來排難解紛,或特立獨行帶動風氣,或發明創新造福人群,為後世留下典範。

【文字的故事】

“誅”是一個形聲、會意字。石文中寫作“ ”,小篆中寫作“ ”,兩者在字形上有些相似。小篆誅從言朱聲,它的本義作“討”解,就是申罪致討的意思,所以從言。又“朱”有光明的意思,對叛逆申罪致討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也是正大光明的行為,所以誅從言朱聲。誅原本是用言詞來譴責非故意的過失,如“誅以馭其過”,後來引申為懲罰、討伐、殺戮等都可以用“誅”這個字來形容,如“不敢辟誅”、“誅其君而吊其民”、“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都是典型的用法,但是現在的人對誅的解釋偏重殺的意思,其實誅與殺有點不同,誅是以正制不正,殺就沒有這麼個差別。

【深入思考與討論】

嵇康的《養生論》

嵇康是三國時代魏國譙﹙音橋﹚郡銍﹙音至﹚縣﹙在安徽境內﹚人,他們的家族原本姓奚,住在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因為躲避仇家而搬遷到銍縣的嵇山,所以就改姓嵇。

嵇康字叔夜,出生儒學世家,博學多才,寫的一手好詩文,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也是一位對音樂有相當研究的音樂家,很會彈奏樂器,尤其以彈奏〈廣陵散〉最著名,他在被殺前曾要求再彈一次《廣陵散》,演奏完後他說:“《廣陵散》於今絕矣!”可見其自負與自信。

嵇康的文章見解獨特,條理分明,《養生論》是嵇康非常重要的論述之一,他針對當時社會上爭論不已的神仙與長生不老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首先嵇康認為世上是有神仙的,他說:“夫神仙雖不目見,然記籍所載,前史所傳,較而論之,其有必矣!”但他也認為,要成為神仙不是容易的,“似特受異氣,稟之自然”而不是苦學就能達到的。不過“上獲千餘歲,下可數百年”是可以做到的,可惜“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

嵇康對於世人不能達到長生的原因,有以下的看法,他認為世人“飲食不節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絕”,再加上“風寒所災,百毒所傷”,所以“中道夭於眾難。”是必然的結果。其次,不明白防微杜漸的道理,“不知慎眾險於未兆”,再加上“以覺痛之日為受病之始也”的錯誤認識,終於走上“亡之於微”的道路。三是不知道真正的方法,還自以為是,“以多自證,以同自慰,謂天地之理盡此而已矣。”聽到別人談到養生之事“則斷以己見,謂之不然。其次狐疑,雖少庶幾,莫知所由。”要不然就“自力服藥”,經過“半年一年,勞而未驗”後,就“志以厭衰,中路復廢”。也有的人“欲坐望顯報”採取違反自然的方法,結果“心戰於內,物誘於外,交賒相傾”最後還是以失敗收場。所以他說:“夫悠悠者既以未效不求,而求者以不專喪業,偏恃者以不兼無功,追術者以小道自溺。”因此想求長生的人“萬無一能成也”。

最後嵇康提出了自己對養生的看法,他認為養生包括精神與形體兩方面,兩者要同時俱濟。在修持心性上,以“清虛靜泰,少私寡慾”來要求自己,具體的作法是“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強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白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在調養身體上,要學“呼吸吐納”,注意“服食養生”,“蒸以靈芝,潤以醴泉,晞以朝陽,綏以五弦,無為自得,體妙心玄,忘歡而後樂足,遺生而後身存。”這樣修行下去,“庶可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何為其無有哉?”

嵇康的養生論發表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他的一些看法到今天還是很有價值,因此介紹給讀者認識,讓我們知道傳統的東方養生之道。

﹙1﹚你相信世上有神仙嗎?說說你的看法。
﹙2﹚嵇康認為人可以做到“上獲千餘歲,下可數百年”的,你有什麼看法?
﹙3﹚嵇康養生的看法有那些到今天還是很有價值值得參考的?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