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千家詩》――五律(三十四)送鄭侍御謫閩中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12月13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sòng zhèng shì yù zhé mǐn zhōng
送鄭侍御謫閩中

gāo shì
高適

zhé qù jūn wú hèn ,mǐn zhōng ě jiù guō 。
謫去君無恨,閩中我舊過。
dà dōu qiū yàn shǎo ,zhī shì yè yuán duō 。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dōng lù yún shān hé ,nán tiān zhàng lì hé 。
東路雲山合,南天瘴癘和。
zì dāng féng yǔ lù ,xíng yǐ shùn fēng bō 。
自當逢雨露,行矣順風波。

ㄙㄨㄥˋㄓㄥˋㄕˋㄩˋㄓㄜˊㄇㄧㄣˇㄓㄨㄥ  ㄍㄠ ㄕˋ 
送鄭侍御謫閩中 高適

ㄓㄜˊㄑㄩˋㄐㄩㄣ ㄨˊㄏㄣˋ,ㄇㄧㄣˇㄓㄨㄥ ㄜˇㄐㄧㄡˋㄍㄨㄛ。
謫去君無恨,閩中我舊過。
ㄉㄚˋㄉㄡ ㄑㄧㄡ ㄧㄢˋㄕㄠˇ,ㄓˇㄕˋㄧㄝˋㄩㄢˊㄉㄨㄛ 。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ㄉㄨㄥ ㄌㄨˋㄩㄣˊㄕㄢ ㄏㄜˊ,ㄋㄢˊㄊㄧㄢ ㄓㄤˋㄌㄧˋㄏㄜˊ。
東路雲山合,南天瘴癘和。
ㄗˋㄉㄤ ㄈㄥˊㄩˇㄌㄨˋ,ㄒㄧㄥˊㄧˇㄕㄨㄣˋㄈㄥ ㄅㄛ。
自當逢雨露,行矣順風波。

【作者】

高適,字達夫,唐渤海蓨縣﹙今河北省景縣﹚人。生於武后長安二年﹙公元702年﹚卒於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享年六十四歲。

高適家中雖世代為官,但是早年並不得意,科舉、從軍都未能如願,所以過著清苦的生活。直到年過五十經人推薦進入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的幕府後,才發揮出他的才幹,從此直上青雲,受封為渤海縣侯,死後並追贈禮部尚書。作為一個詩人來說是很少見的。

高適是一個耿直、熱情又有才華的人,經歷過貧困、失意、戰爭,所以他的詩充滿著慷慨、粗獷、悲壯的氣氛,寫出來的都是擲地有聲的肺腑之言,因此能打動人心,“讀之使人感慨”。

【批註】

﹙1﹚ 侍御:官名,即侍御史。負彈劾糾舉不法之責。
﹙2﹚ 謫:指官吏因過失,降職調遣到偏遠的地方。
﹙3﹚ 閩中:就是現在的福建地區。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置閩中郡,所轄範圍就相當於現在的福建以及部份的浙江南部,江西東部地區,因境內有閩江而得名,閩是簡稱。其間歷代名稱均有變動,到了唐朝開元二十一年,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置福建軍事經略使,從此福建成為該地區的專有名詞。
﹙4﹚ 我:讀音ě,ㄜˇ;語音wǒ,ㄨㄜˇ。
﹙5﹚ 過:此處讀第一聲,作往訪解。
﹙6﹚ 瘴癘:因受到濕熱毒氣後所生的病。
﹙7﹚ 雨露:隱指皇恩。
﹙8﹚ 風波:比喻事物的變動。

【語譯】

把你降職調遣到偏遠的地方去請不要怨恨,因為閩中我以前也曾到訪過。那個地方很少看見秋天的雁鳥,但是夜裡卻常聽到很多猿猴的叫聲。往東青山與白雲接連不斷,往南雖然又濕又熱,但是瘴氣與瘟疫還算溫和。你應該很快就會重新蒙受皇上的恩澤,回到朝廷,放心的去吧,但是要注意順應環境的變化呀!

【詩中有話】

這是詩人寫給朋友鄭姓侍御史的送別詩。鄭侍御因為犯了過失而被貶放到當時認為是蠻荒之地的福建去,詩人擔心他心中不平、不安,所以詩人在起首就提醒鄭侍御對被謫放這件事不要產生恨意。並且以過來人的身分告訴閩中的環境特徵。也告訴他復職的希望,所以只要注意旅途上的安全以及意在言外的其它風波外,其它不必耽心。詩人是一位重氣節,疾惡如仇的人,若非友人有冤屈,他是不會這麼勸的,他希望他的友人能夠忍受下來,等待水落石出的一天,然後“自當逢雨露”,重返朝廷。這是至友的真關懷,頗有為友喊冤的意思在內。

“忍”是最難做到的。通常人在遇到不公平的對待,或被冤枉而又得不到合理的申訴時,就會憤憤不平,甚至想做出一些衝動的事來,這個時候要你立馬止戈,不再計較,是不是很困難?是很困難!因為用強制的方式讓自己暫時吞下那一口不平之氣,是會心頭淌血的,忍字頭上一把刀的俗語就是這麼來的。但是只要心中不服的那個因素沒有消除,那麼總有一天怨恨還會爆發出來,而且變本加厲,這就是常人中帶氣含淚式的忍,說穿了那不是忍,是無奈、是委曲求全、是萬不得已,這樣的忍不但不能化戾氣為祥和,反而加深敵視成度,埋下不可預知的災難。如果我們把“忍”字看成是用“刃”去掉自以為是的“執著心”,不再外求人為的公平,那麼一陣短痛之後,你就會得到一種平和安寧的心境,不再氣恨煩惱,也不在乎有沒有“自當逢雨露”這檔子事了。認清得失由天定,心寬路自平的道理,你就會有不一樣的選擇。不再為自己的名、利、情而拿不起放不下,那麼你就是一位樂天知命的智者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