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典故:以人為鑑

茹之


【正見網2008年01月11日】

「以人為鑑」出自《新唐書•魏徵傳》,鑒,鏡子的意思。

魏徵是唐朝太宗時期著名的諫議大夫。他曾經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屬,但唐太宗不計前嫌,任命他為諫官,允許直接詢問政事得失。

一次,唐太宗鑒於兵源短缺而應宰相封德彝之請求下旨徵用不到參軍年齡的中男入伍。當詔令轉到門下省時,魏徵竟拒絕旨意而不簽字。太宗大怒,直斥道:「朕意已決,事與汝何干?」魏徵回道:「竭澤而漁,明年無魚;焚林而獵,明年無獸。中男充軍,租賦雜徭下降,更何況兵不貴多而貴精,毋須湊數。」唐太宗沉吟半晌,下令停止徵兵之事,還賞魏徵一口金瓮。

貞觀八年,長孫皇后替唐太宗找來了一位才貌出眾的女子鄭氏為嬪妃,正要納入宮中。魏徵勸諫道:「此女子已與陸氏訂有婚約,皇帝不搶民女,勿壞人家好事,願皇上體恤百姓之苦。」但是,其餘大臣則稱陸鄭之間本無什麼婚約,而陸氏亦上表否定婚約一事。魏徵清楚簡單的說:「陸氏否定此事,是避殺身之禍,不得已才這麼做。」太宗不願再拖延,乾脆取消了納鄭氏為妃之事,以免有誤。

同年,皇甫德參上書道:「修東宮洛陽,勞民傷財。地租收取過多。婦女喜梳高髻,宮中所化。」太宗怒道:「德參要大唐不役一人,不收鬥租,宮人無發,就心滿意足。」魏徵諫道:「上書不偏激不能動主人心,狂夫之言,擇善而從。陛下因不再愛聽直言而發怒,沒了以往胸襟。」太宗轉怒為喜,心情平伏,還升了皇甫德參為監察御史。

可以說「唐太宗造就了諫官魏徵,魏徵造就了明君唐太宗」。一朝天子一朝臣,諫官遇上明君方能「諫」。縱觀中國幾千年歷史,除唐太宗時代出了一個魏徵,大諫官實為罕見。

魏徵去世後,唐太宗在一次朝會上慨嘆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我曾經決心保存這三面鏡子,內心嚴格要求自己,以防出現什麼過失。如今魏徵沒了,我失去了一面鏡子啊。

「聽到魏徵去世的消息後,我馬上派人趕到他的家中。得到了魏徵一封沒有寫完的信,內中寫道:『天下之事,有善有惡,任用善人則國家安定,任用惡人則國家衰落。君王對於大臣,有的喜歡,有的厭惡。恨誰就看到他的過錯,喜歡誰就只看他的長處,這是很危險的。如果君王能在喜歡的同時知道其短處,在恨的同時知道其長處,鏟除邪惡不猶疑,任用賢才不猜忌,國家就可以興旺發達了。』我仔細想了這些話,覺的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恐怕將來會在這個方面出現失誤。所以,我請各位大臣把魏徵的臨終囑託寫在你們上朝時執的手板上,以備遺忘。如果將來我有什麼過錯,一定要不客氣的進諫。」

「以人為鑑」由此而來,意思是以他人的得失成敗,作為自己的參照。

誠如故事所言,上至國家首腦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如果每個人都能真正做到以史為鑑,以人為鑑,及時修正自身的錯誤,乃至政策上的失誤,國家何愁不興旺發達,百姓何愁不安居樂業?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