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8年02月04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 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 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一、【原文】: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1),以杖荷莜(2)。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3),孰為夫子?」植(4)其杖而芸(5)。子路拱而立。止(6)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7)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8)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9)。君子之仕也,行其義(10)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第十八】
二、【注釋】
(1)丈人:老者,亦隱者。
(2)莜:音「釣」,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3)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一說這是丈人指自己。意為:我忙於播種五穀,沒有閒暇,怎知你夫子是誰?另一說是丈人責備子路。說子路手腳不勤,五穀不分。多數人持第二種說法。
(4)植:拄著,扶持。
(5)芸:通「耘」,除草。
(6)止:留也。
(7)食:音「四」,拿東西給人吃。
(8)行:謂丈人出行不在。
(9)大倫:人倫之大者,所指為「五倫」。
(10)行其義:出仕,行君臣之義。
三、【語譯】
子路跟從孔子而落於其後,遇見一個老人,他用木杖擔著一個竹器。子路上前問道:「你看見了我的老師嗎?」老人說:「你們這些人,手足不勞動,五穀也不能分辨,誰是你的老師?」說完,插好木杖就去除草了。子路拱起來,恭敬地站在旁邊。後來老人留子路在家裡過夜,並殺雞煮飯來招待他,又叫他的兩個兒子出來和子路見面。次日,子路辭別了老人,趕上孔子,並告訴孔子昨天的事,孔子說:「這人是個隱者啊!」叫子路再回去看他,走到老人住處時,他已經出去了。子路便對他的家人說:「不出來為國家盡點力是不該的。你們既然明白長幼尊卑的禮節不能廢去,君臣的大義,又如何能廢棄呢?為了保持己身的高潔,反而亂了最大的人倫關係。君子出來做事,是踐行君臣的大義。至於道的無法施行,這是早就知道的了!」
四、【研析】
本章的要點描寫隱者和孔子互譏之語。尤以文末子路所作的總結為要。子路認為,隱居山林是不對的,老丈與他的兒子的關係仍然保持,卻拋棄了君臣之倫。這是儒家向來都不提倡的。而孔子並沒有由於老農的出言不恭而心生不悅,立即擇善而從,也不愧為謙學的夫子也。
五、【延伸思考】
1、面對別人的冷言冷語,我們該如何自處?
(內省、不反唇相譏等等)
2、現在常用「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及「六畜不辨」來形容什麼?
六、【相關資料】
國家興衰有定數 忠孝仁義逃災劫 作者:太平 整理
人類的戰爭、瘟疫和各種災劫都有定數,但是就個人而言,如果積德行善,往往能逃脫災劫。
唐朝天佑初年,有個叫李甲的常山人,因為遇到了災荒年景,將全家搬到邢台西南的山谷中居住,每天打柴維持生活。有一次他夜間來到大明山下,正趕上暴風雨,便躲進神廟裡面避雨。一直到半夜,雷雨才停止。李甲只好睡在廟裡的松柏樹下。
過了一會兒,他忽然聽到有官員出行時前呼後擁的吆喝聲,由遠而近。隨即又看見旌旗招展,聽到車馬行進的聲音。來的人中有的身披武將的盔甲,有的拿著長矛,有的戴著高高的帽子,穿著寬大的鞋子,還有的穿著官服,拿著象簡,他們互相謙讓著登上台階,按順序坐在堂上,大約有十多個人。坐下之後,擺上酒宴,笑談暢飲。坐在東面的第一個人是大明山神,他身材高大魁梧,氣宇軒昂。坐在西面的第一個人是黃澤水神,他瘦小乾枯,但說話的聲音卻清晰宏亮,他旁邊坐的是漳河河伯,其餘的就不知道是誰了。
他們談論探討著陰間和人世的事。其中的一個說:「我在天宮接受玉皇大帝的任命,管理太行山一側到清河和漳河岸邊方圓數百裡的廣大地區,雖然受命主持一切,但不敢懶惰懈怠,貪圖安樂;不敢貪贓枉法,徇私舞弊;不敢倚仗地位,欺壓下屬和百姓,兢兢業業,認真治理這一方土地上的一切,以便報答天帝。所以年年有豐收的喜報,百姓安居樂業,沒有瘟疫流行,我所治理的這個地方,如今就達到了這個程度。」
另一人則說:「我治理的地方人煙稀少,區域遼闊,西靠大山,東臨大海,湖泊連著沼澤,有千裡之遙。我秉承上帝的旨意,管理這廣大的區域和民眾,打雷下雨由我作主,颳風掀浪由我指揮,人是不能干涉我的行動的。但我若不是奉了上天的命令,也不敢做任何事情。不是季節應該變化的時候,我不敢違反常規隨便安排,盡職盡責地治理守護這一方土地,致使這裡的草木茂盛,魚鱉繁衍,水土滋潤,蘆葦薄草生長得鬱鬱蔥蔥。更加幸運的是上天派來巡視檢查的官員,也沒有隨意干涉和胡亂指揮的現象。」
又一人說:「崇山峻岭,溝壑縱橫,高低不平,有各種飛禽走獸生長出沒,不讓他們傷害百姓是我的職責,不用我來一一陳述和表白,來應付上天的審查。」大家都點頭稱是。
這時大明山神忽然舉目揚眉,唉聲嘆氣的對眾人說:「大家鎮守一方,管理萬物,或是在湖泊,或是在陸地,各有所長,然而天地運行的法則所決定,人類生靈的厄運即得來臨,到時候盜賊興起作亂,災難降臨。雖然大家善於治理,但也無可奈何。」大家一齊問他:「你根據什麼這樣說呢?」大明山神 說:「我昨天上天去朝拜玉皇大帝,偷偷聽到了眾位上仙在議論將來的事情。他們說以後三十年裡,戰亂不斷,死傷人民六十餘萬人。到時候,如果不是仁義行善, 忠孝兩全的至誠君子,都不能倖免。再加上西北方向的華胥和遮毗兩國家,乘機侵犯中原領土。難道老百姓就無法保護,就應該遭受屠殺嗎?」大家聽了,都皺著眉頭,互相看著說:「這些我們都不知道。」大家吃喝完了,天已拂曉,便各自登車而去。大明山神也不知道上哪裡去了。等到天亮以後,李甲精神恍惚,好像是在做夢,回到家裡以後,他將遇到的事情詳細記錄下來,並告訴了鄰居中有知識、有威望的人。從這以後三十多年,莊皇與梁朝各自守在黃河岸邊,找機會攻擊對方,等到後晉和宋韓,西邊的蕃邦國家侵犯中原,刀兵四起,戰亂不斷,被戰爭殺害的老百姓不止六十萬人。
( 資料來源:《太平廣記》)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5/3/31/22281.html
七、【課後作業】
為何說忠孝仁義之人能逃災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