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高允誠實以對(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5月31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及崔浩被收,太子召允(1)至東宮,因留宿。明旦,與俱入朝。至宮門,謂允曰:「入見至尊,吾自導卿;脫至尊有問,但依吾語。」允曰:「為何等事也?」太子曰:「入自知之。」太子見帝,言「高允小心慎密,且微賤;制由崔浩,請赦其死。」帝召允,問曰:「《國書》皆浩所為乎?」對曰:「〈太祖記〉(2),前著作郎鄧淵所為;〈先帝記〉(3)及〈今記〉(4),臣與浩共為之。然浩所領事多,總裁而已(5);至於著述,臣多於浩。」帝怒曰:「允罪甚於浩,何以得生!」太子懼,曰:「天威嚴重,允小臣,迷亂失次耳。臣向(6)問,皆雲浩所為。」帝問允:「信如東官所言乎?」對曰:「臣罪當滅族,不敢虛妄。殿下以臣侍講日久,哀臣,欲"?瀋??J擋晃食跡?家轡藪搜裕?桓頤月搖!鋇酃頌?釉唬骸爸痹眨〈巳飼樗?眩??誓芪??×偎啦灰狀牽?乓玻何?疾黃劬??暌病R頌爻?渥鏌造褐??)。」遂赦之。
(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二十五・宋紀七》)

【注釋】

(1)允:高允,字伯恭,南北朝時期渤海(今河北景縣)人,是北魏名臣。祖慶,慕容垂司空,父泰,吏部尚書。
(2)〈太祖記〉:北魏第一任皇帝道武帝拓拔?的傳記。
(3)〈先帝記〉:北魏第二任皇帝明元帝拓拔嗣的傳記。
(4)〈今記〉:當時在位的太武帝拓拔燾的傳記。
(5)浩所領事多,總裁而已:崔浩所領的職事繁多,於國史但總其大綱,裁其可否而已。
(6)向(音向):不久。
(7)旌之:表彰。

【語譯參考】

崔浩被捕後,太子拓拔晃召高允到東宮,且留他在東宮過夜。隔天早上,與高允一起入朝晉見。到了宮門,太子告訴高允說:「進宮見到至尊,我自會引導你,如果至尊問起來,只管順著我的話回答。」高允說:「是為什麼事?」太子說:「進去就會知道。」太子見到魏國君主,說:「高允一向小心謹慎,而且地位微賤;《國書》的編寫由崔浩作主,請赦免高允的死罪!」魏主召見高允,問說:「《國書》都是由崔浩所撰寫的嗎?」高允回答說:「其中的〈太祖記〉,是前任著作郎鄧淵所寫;〈先帝記〉及〈今記〉,是臣與崔浩共同寫的。但崔浩所監管的事多,他只是總體負責而已,至於具體撰寫,臣比崔浩多。」魏主很生氣的說:「高允的罪超過崔浩,怎麼能活!」太子害怕,說:「天子的威嚴盛大嚴厲,高允是個小臣,嚇得迷糊了,說話語無倫次。臣以前問他,都說是崔浩所寫的。」魏主問高允:「真的如太子所說的嗎?」高允回答說:「臣犯的罪應當誅滅全族,不敢亂講欺騙。殿下因為臣服侍講《儒經》時間久,可憐臣子,想為我求一條生路。實際上不曾問過臣,臣也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不敢迷糊亂說。」魏主回頭對太子說:「真是正直坦率啊!這是人情所難做到的,而高允能做到!臨死不改變說法,這是誠實;做為臣子不欺騙君主,這是忠貞。應特加赦免他的罪而表彰他。」於是赦免高允。

【研析】

崔浩原本是魏國君主拓拔燾所倚重的大臣,凡事都會諮詢他的意見,不料卻在撰寫《國書》上,受到親信閔湛、郗(音吃)標的慫恿,將之刻在石碑上,擺放在祭天神壇的東側,暴露了國家祖先的醜聞,引起北方鮮卑人憤恨,令太武帝大怒,讓有關部門查相關人員的罪狀,崔浩因此案,株連全族被殺。而高允雖也參與撰寫《國書》,但他不贊同將之刊刻在石碑上,認為如此做會給崔氏帶來滅門之禍及牽連一起撰寫者。果不其然,此案牽連一百多人被殺,獨高允逃過一劫。觀其免於一死的原因,在於他具有正直誠實的美德。他一生以此聞名,即使面臨性命攸關之事,也坦然受之,決不說假話,反而得到國君的讚賞,認為他誠實忠貞,因而赦免他的罪。不禁讓我們聯想到一般人,遇到事情,總是想方設法為自己脫罪,但高允卻做到宇宙之理「真」,不說謊話。為何其特殊,從少年時就看出其端倪,曾將財產讓給兩個弟弟而出家為僧,後來還俗,博通經史和天文數術。加上他為人清廉、寬恕大度、畏天敬佛,德行操守良好,如此為官之人當然能積德享福報,成為北魏的名臣。

【延伸思考】

1、請你自我檢視,平時做到了不欺騙、不說謊了嗎?如果尚未做到,你將如何去修正呢?
2、當你碰到一件棘手的事,你如何去應對呢?面對現實坦然接受、逃避現實或……
3、積德可以享福報,今世不得來世得。當你真正明了了這句話的內涵,對你的道德觀會起什麼作用?

【參考數據】

1.資治通鑑(30) 李國祥 顧志華 陳蔚松主編 台灣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資治通鑑今譯註(七) 李宗侗 夏德儀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
3.http://cls.hs.yzu.edu.tw/ORIG/Show_Content.asp?id=1267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