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故事:奇異的僧伽大師

程實


【正見網2010年02月05日】

僧伽大師是西域人,俗家姓何。唐高宗龍朔初年,僧伽大師來到北方遊歷,歸到楚州龍興寺的名下。

後來,他在泗州臨淮縣信義坊求到一塊土地,並做上標記,準備建一座寺廟。他在所做的標記下面,挖到了古香積寺的銘記和一座金像,上面刻有「普照王」佛字。於是,就在這裡建起了寺廟。

唐中宗景龍二年,中宗敬慕僧伽大師的高德大法,專門派遣使臣,迎接大師到宮內做道場,並被尊為國師。

但僧伽大僧以清靜修行為本,不久就請求搬出了皇宮,住在薦福寺。他經常獨居一室。

他的頭頂上,有一個洞穴,平常總是用棉絮堵塞著。夜裡,他將棉絮拿開,就有香氣從洞穴中散出。於是,房間裡立刻煙雲繚繞,芳香馥郁;到了拂曉,香氣又自動還入他的頂穴中。此時,僧伽大師再用棉絮堵塞住穴口。沒有了香氣,使環境歸於平常。他本人也顯得十分平常。

僧伽大師常用水洗腳,人們飲用這種洗腳水,便可以醫治好很頑固的疾病。對他深信而且尊敬的人,才有可能得到這種水。

有一天,唐中宗在內殿對大師說:「京城一帶乾旱無雨,請大師發發慈悲吧!」僧伽大師就將他平常裝在瓶中以供飲用的水,搖了搖,隨便的向空中一灑,頃刻間陰雲驟起,普降甘雨。唐中宗大喜,下詔書要將大師所建的寺廟,賜為「臨淮寺」。滿朝文武,都感謝僧伽大師為百姓造福的大慈大悲。

僧伽大師請求以金像上刻的「普照王」作為寺名,中宗由於避諱武則天皇后的名字(內有照字的音),就將寺名改為「普光王寺」(避開了照字),然後用御筆書寫成匾額,賜予了大師。

唐中宗景龍四年三月二日,大師在薦福寺坐化而終。中宗立即下令:在薦福寺建塔,將大師的真身漆好供養。忽然間,狂風大作,一股臭氣,瀰漫於整個長安城。中宗問道:「這是什麼預兆啊?」近臣上奏道:「僧伽大師在臨淮建寺,恐怕他是想再回到那裡,因此才顯示出這種變化。」中宗心中默然同意了,於是,那股臭氣頓時消失,並且,頃刻間被濃烈的奇香所代替。

滿朝文武,再次齊贊僧伽大師!

(事據《太平廣記》)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