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10月19日】
孫嘉淦(1683年――1753年)字錫公,號懿齋,別號靜軒,清代山西興縣人。少時讀書,家貧不能給,常下地勞動,上山打柴,歷盡艱辛。十九歲補弟子員。一日早一開門,見門口有人拉下三堆人屎(大便),他哈哈大笑,隨口說道:「我孫氏一門要出三進士也!」果然他三十歲中進士。之後,改為庶吉士,又被授為翰林院檢討。孫嘉淦在清代是以正色立朝被人推崇的人物,他為政清廉,為官剛直,在雍正、乾隆大搞文字獄的嚴酷政治下仍敢直言直事。
雍正元年(1723年),舉諭旨朝廷大臣,各省督撫及府道諸臣,「凡有所見,自應竭誠入告。」他則直言皇帝「請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雍正年間,任國子監司業、祭酒,提督安徽、順天學政,後任直隸學政,順天府尹。雍正八年(1730年)任工部右侍郎。當時,工部核銷工程無準則,管吏上下為奸,致使工程數年不能完工,他與鄂爾泰制定了工部各種規則使工部工程建設有很大進展。雍正十二年(1734年)代理河東鹽政,制定嚴格制度,減少開支,以有益於國計民生。
乾隆即位後,他被召為吏部右侍郎,又任都察院左都御吏,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學辦大學士,曾上《三習一弊疏》受到乾隆皇帝的「嘉納宣示「。乾隆三年(1738年)調任直隸總督,次年加太子少保。乾隆六年(1741年)調任湖廣總督,此後多次任職。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二月卒,賜溢文定,年71歲。
孫鴻淦,字永公,號敬岩,孫嘉淦兄。雍正元年(1723年)進士。任湖北公安縣知縣,在任職期間體恤民情,革除弊政,開導民性,懲治邪惡,功績卓著。40歲從事編著《興縣誌》四卷,《莊子內篇評註》,卒年60餘歲。
孫揚淦,字公,號恕亭,孫嘉淦弟。雍正二年(1724年)進士,官任國子監監YA,因痛斥時弊,遭人嫉恨,棄官歸田。返縣後較輯考訂六經,諸子百家,擅長書法。
孫嘉淦,孫?淦,孫揚淦,興縣人美稱:孫氏一門三進士。
(以上摘於《興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