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為佃戶免租贖子 李登瀛廣收福德

陳必謙


【正見網2012年03月29日】

清代,華亭地方的貧儒李登瀛,家裡很窮,只有田產二畝。他的佃戶因病,荒廢了種田,只得賣子交租。

李登瀛知道後,心中不忍,對佃戶說:“你因為有病,不能種田,不是你的過錯。我雖然貧困,但還能活下去,怎麼能讓你們父子離散?快把錢拿回去,贖回你的兒子。”

佃戶擔心兒子的買主,不肯收錢並放還兒子,十分憂慮。李登瀛說:“我一個貧儒,尚且都能讓你的租,那個富家大戶,也應該知道積德。你別憂心,我幫你去說話。”李登瀛就與佃戶一同前往,向那位富家交涉。終於使他們父子團圓。

那位佃戶,為了感謝李登瀛,日夜為李祈禱。康熙甲子年間,李登瀛德望高揚,登上了“賢能書”。乙丑年的考試,又連傳捷報。

痛苦的農民,一年勤勞,沒有時間略事休息;全家勞苦,沒有一人安逸。千倉萬倉的糧食,都是從他們的雙手中生長出來;千坑萬坑的糞便,都是從他們肩膀上挑去。有時忍飢灌田,有時帶病力耕。背上日曬雨淋,心裡籌劃難過。一到秋收時節,田中所收,都還了租債。四壁依舊空空,全家苦無依靠。這是仁人君子看到了,都會傷心的。從前,劉景陽,聽到佃戶死喪,一定流淚相助。丁清惠,待佃戶如父子;陸平泉先生,凡遇壽誕,必對佃戶減租若干;加爵後,則又減;得子孫後,則又減。所以貧佃感恩,租稅反不虧空。那些斤斤計較,刻薄待人的,一時自以為得計,哪裡知道:冥冥中還有操大算盤的,一旦總帳開示出來,上蒼就會收去他們的福祿!

看看李登瀛先生,在二畝田上的作為,可以推知:他收穫的福德,是很多的啊。

(事據清代《安士全書》)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