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沉船「南澳Ⅰ號」出水3000多件文物

【正見新聞網2010年06月22日】

據大陸媒體6月22日報導,從“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獲悉,“南澳Ⅰ號”水下考古工作取得了新進展,今年6月以來出水文物超過3000件,包括盤、碗、杯、碟、罐、盒、瓶等瓷器,並首次發現了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罐、青花八卦紋盒、青花人物紋盤、青花“糧”字盤等。

據“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隊長介紹,6月1日至17日,“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共安排176人次入水進行考古作業,累計潛水時間超過6400分鐘。工作內容包括對“南澳Ⅰ號”沉船船體的發掘、測量繪圖、水下攝影、艙位標示、文物清理等。

在這一階段的考古作業中,文物提取工作取得較大進展。考古隊隊長說,本階段採集的文物超過3000件,瓷器類型仍以盤、碗、杯、碟、罐、盒、瓶為主,並首次發現了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罐、青花八卦紋盒、青花人物紋盤、青花“糧”字盤等。其中,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罐高31厘米,口徑約13厘米,底徑18厘米,最大腹徑32厘米,器身外壁繪纏枝菊花紋,通體施釉。

除瓷器外,銅鑼、算珠、骰子和漆器殘片等也陸續出水。其中,圓形銅鑼直徑約40厘米,高8厘米,鑼身有兩個圓形孔,孔直徑0.9厘米,出水時,鑼身有一定程度的鏽蝕。

考古隊隊長表示,這一階段的工作連續作業時間長,採集的信息量多,為“南澳Ⅰ號”後期的發掘工作奠定了基礎。

“南澳Ⅰ號”沉船位於汕頭市南澳縣東南三點金海域的烏嶼和半潮礁之間。2007年5月因南澳縣漁民的生產活動發現沉船遺址的準確位置,從出水文物初步推測為明代晚期沉船。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