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壽縣古城牆年代上限或提早到戰國時期

【正見新聞網2012年02月26日】

據大陸媒體2月27日報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月27日表示,在目前正施工的壽縣西城門復建工程中,文物部門前期考古發掘已完成,在城牆中發現包含有比較純正的戰國時期陶片的地層,意味著安徽壽縣古城牆年代上限或提早到戰國時期。

據了解,壽縣古城有四個城門,每個都有瓮城,東門和北門基本保存了原有的形態。1975年,當地縣委縣政府為了方便交通,拆除了南門、西門瓮城。

近年來,學者和當地政府為了恢復壽縣古城牆原貌,力爭恢復壽縣西門,國家文物局力促文物“修舊如舊”的原則,在恢復西門原貌之前,要求對西門基址進行科學的考古發掘。

據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介紹,2009年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壽縣西門基址進行了第一次發掘,發掘面積600平方米。由於壽縣城內出城的交通壓力,當年的發掘時間倉促,但是找到了西門瓮城基址的範圍,城門樓承台的大致位置也有了初步認定,而且確定了西門出門門道的走向。

2011年底起,針對西門重建的需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西門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重新肯定了第一次對西門基址的認識,而且對西門承台的大小和具體位置進行了比較客觀的認定,對門洞的大小、進深,瓮城的形態、出門門道的鋪設和方位都有了翔實的數據。

截至目前,前期考古工作已全部完成。文物部門在西門基址南對城牆進行了解剖,通過解剖,在最下層發現了包含有比較純正的戰國時期陶片的地層,文化堆積從下到上包含有漢代、唐宋和明清、民國時期的地層。

研究員表示,說明壽縣古城牆的年代上限可能提早到戰國時期,並歷經漢、唐宋、明清、民國多個時期的修繕和使用,以致今日的完美狀況。這些科學考古發掘獲取的信息為研究當地文化、歷史變遷提供了堅實的實物資料。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