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導演欲探1.1萬公尺深海溝全程3D拍攝

【正見新聞網2012年03月12日】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柯麥隆是擁有全球聲譽的著名導演,他的作品包括《阿凡達》,《鐵達尼號》,《魔鬼終結者》,以及非常名符其實的《無底洞》等等。但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這位導演同時還非常迷戀探險行動。這一次,他準備了一艘深潛器,準備獨自駕駛著它挑戰這顆星球上最深邃的海底。

柯麥隆的綠色機器

這是本月初,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正站在他最新揭幕的潛艇“深海挑戰者”號的旁邊。周二,這位大導演兼探險家一舉創造了最大深度單人駕駛潛艇探險的新紀錄。周四他又宣布,他將在最近數周內挑戰世界海洋的最深處。

按照計劃,在大約90分鐘時間內,這艘小型潛艇將把柯麥隆送至地球上的最深處——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這裡的深度超過1.1萬公尺。迄今唯一一次人類抵達這一深度還是在50多年前,之後便再也無人到過這裡。

這次下潛是柯麥隆“深海挑戰”(DEEPSEA CHALLENGE)計劃的一部分。這項計劃得到了《國家地理》的資助,計劃將由一組工程師,科學家和電影製作人一起探索全世界最深海底深淵的奧秘。在過去的數周內,柯麥隆和他的團隊已經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岸外成功完成了無繫繩下潛測試,接下來他們計劃在關島附近海域進行更多的下潛測試,最後再向最深的海底發起衝擊。

潛艇側視圖

1月26日,詹姆斯·柯麥隆的“深海挑戰者”潛艇正被吊車從母船“藍寶石美人魚”(Mermaid Sapphire)號上逐漸下放到雪梨港的海面上。周二進行的深度超過8000公尺的下潛測試讓柯麥隆的這艘潛艇成為目前在役下潛深度最深的潛艇,同時也是歷史上單人駕駛下潛深度最大的潛艇。
 
柯麥隆是美國的著名導演,他說自己拍攝科幻題材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為他在在現實中進行探索行動做好了準備。不過柯麥隆的另一個身份是美國《國家地理》的探險家,在一份錄影講話中,他說:“當你在製作影片時,每個人都讀過劇本,因此你很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而當你進行探索時,大自然沒有劇本,海洋沒有劇本,因此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燈光,相機!

這是電腦模擬顯示的“深海挑戰者”號潛艇兩側的側視圖,可以看出其燈光布置上的不同,其中包括一盞2.4公尺長的LED燈。這艘潛艇採用不尋常的垂直航行設計,在它的底部設計有一個狹小的座艙,可以容納一位駕駛員。

柯麥隆將最多可以在馬裡亞納海溝停留6個小時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他將計劃拍攝這裡的3D影像,並收集岩石和深海生物的樣本。

作為一名擁有數十次潛艇下潛經驗的老手,柯麥卡計劃使用他的潛艇上安裝的多台3D高清晰攝影機紀錄下他的此次馬裡亞納海溝之旅。隨後這些珍貴素材將被處理並製作成3D影片,他希望這樣做將啟發公眾對於深海探索和科學研究的興趣。

火球

這是一個球形鋼製的駕駛員艙,其小小的圓形窗戶正開啟著,由於鋼鐵還是炙熱的,因此它通體發著紅光。
 
不過柯麥隆並不是唯一一個夢想著潛入最深的海洋深處的人:英國實業巨頭理察·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已經建造了一艘兩座的潛艇,外形設計就像是一架帶著兩個翅膀的小飛機。布蘭森表示他的這艘潛艇將可以下潛到挑戰者深淵。另外,著名的Triton奢侈品潛艇公司去年推出了一款Triton 36000/3潛艇,它可以讓3位乘員搭載完成深海探索之旅。
 
歷史觸手可及

深海挑戰者號潛艇全副武裝,這裡展示的是其中之一:機械臂。有了這套可以摺疊的機械臂系統,它就可以採集洋底的岩石,生物和深海海底鑽孔樣本帶回實驗室用於研究之用。

在柯麥隆的下潛之旅開始之前,他的小組還計劃首先釋放一個無人的深海“著陸器”下降到這片洋底先行去探路。這套無人深潛器外形活像一座苗條的電話亭,長度約4公尺,裝備有攝影設備。它將攜帶魚餌抵達海地去吸引海底的生物們前來,進入一個塑料圓筒中,這個圓筒可以由海面的工作人員回收。

凱文·哈定(Kevin Hardy)是總部設在加州聖迭戈的美國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高級發展工程師,同時也是深海挑戰者號潛艇小組成員。他告訴《國家地理》:“這些進入容器的動物將被捕獲。”並且甚至在被提上海面之後,密封的容器仍將保證裡面的環境的低溫和高壓,和深海環境條件一致。

最高成就

1月15日,柯麥隆正親自將一個外殼安裝到深海挑戰者號的設備艙頂部。這個設備艙中安裝有GPS和燈光信號,以及無線電定位器,這一切的設備都將幫助深潛器在完成任務上浮之後發出明顯信號,以便母船能及時鎖定它的位置。

柯麥隆說:“當年下潛超過7英哩,然後上浮到這麼一片空曠的洋面,潛艇可能不會恰好上浮到它進行下潛的海面位置。因此搜救隊必須能儘快找到潛艇的位置。”

準備下潛測試

2月23日,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域,潛水員們正在幫助深海挑戰者號做下潛測試前的最後準備工作。這一次它將下潛超過1000公尺,全程持續6個小時。

這艘潛艇之所以可以漂浮在海面,關鍵來自一種特殊設計的泡沫物質,它也可以幫助潛艇更快速地上浮。當它下潛時,超過450公斤的鋼片被用磁鐵吸附在潛艇艇身底部,藉助這些重力它便可以一直下潛到洋底。

多道安全保障

如果決定回到水面,柯麥隆只需按下駕駛艙內一個按鈕,隨後潛艇將會自動拋下吸附的鋼片減輕重量並開始上浮,正如這張圖像上所表現的那樣。這種跟軟木塞一般的上浮方法預計將耗時90分鐘左右才能讓深海挑戰者號潛艇回到海面。如果鋼片拋棄過程出現故障,那麼卡梅隆和他的潛艇將被困在洋底,在那裡他的氧氣供應將會逐漸耗盡。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工程師們設計了多道安全程序以確保這一關鍵性步驟成功進行。比如說,如果潛艇遭遇意外電力不足的局面,那麼鋼片將會被默認自動拋掉。柯麥隆還可以手動啟動一個工具,它可以用高熱燒毀固定住鋼片的螺栓從而讓潛艇脫身。甚至連柯麥隆本人在探索過程中出現任何意外的情況也已經被考慮在內,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海面上的控制人員將可以通過遙控的方式讓潛艇自動拋棄鋼片並上浮。

彎月形深淵

馬裡亞納海溝大致位於西太平洋馬裡亞納群島附近海域,呈現一道彎月形,綿延超過2550公裡。其最深處被稱為“挑戰者深淵”,深度達到11公裡。

由於這樣的極端深度,這裡或許是地球上最難以生存的地方:這裡處於永恆的黑暗和刺骨的寒冷之中,壓強極大,溫度接近冰點。在這裡,柯麥隆的潛艇必須經受住平均每平公尺1125萬公斤的巨大壓強。

帕特裡克·費伊爾(Patricia Fryer)是夏威夷地球物理和行星地質學研究所(HIGP)的地質學家,同時也是深海挑戰者號項目成員,她告訴《國家地理》說:“這就差不多相當於將巴黎的艾菲爾鐵塔整個倒過來,把它的尖尖頭放在你的大腳趾上的感覺。”事實上在下潛過程中由於巨大壓力的作用,整個潛艇艇身直徑將會縮小大約6.3公分。

前輩和後生

圖像左側是美國海軍相對笨重的“裡雅斯特號”深潛器,它於1960年進行了人類歷史上首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載人下潛到挑戰者深淵的探索行動。當時的兩位乘員只在洋底停留了20分鐘便上浮返回,他們在洋底的觀察視線被潛艇下潛揚起的泥沙阻擋,視野受到影響。

由於載人下潛到如此深度經受的巨大風險和技術困難,重新進行的裡雅斯特號這樣的深潛行動受到質疑,尤其是當遙控的無人駕駛自動深潛器也能完成同樣的任務時,載人深潛的必要性便岌岌可危。然而夏威夷地球物理和行星地質學研究所的費伊爾則堅持認為無人探測器是無法取代載人深潛器的。

她說:“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人的智慧身臨其境,能夠讓你環顧四周,去觀察這裡各種有機體之間相互的關係,觀察它們的行為,關掉所有的燈光,安靜的坐在那裡觀察,不要去驚動這些生物,好觀察到它們最真實的行為。”

柯麥隆本人也希望自己的探索行動將能幫助科學家們解開一些有關深海海淵的基本科學問題,比如魚類是否可以在這樣大的深度下生存。他說:“我們將下潛到那裡,帶著我們的相機和我們的燈光。我們將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