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2年05月23日】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目前通過最新的研究進一步發現十九世紀愛爾蘭大饑荒中出現的神秘微生物有著令人驚異的來源。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愛爾蘭爆發罕見的食物短缺,大饑荒導致該國人口急劇下降,超過一百萬人流離失所,是愛爾蘭歷史上最嚴重的民族災難事件之一。此外,研究人員發現作為愛爾蘭居民主食的馬鈴薯大面積不明腐爛源於一種被稱為“馬鈴薯晚疫病”的病菌所致,這種特殊類型的致病疫霉席捲了愛爾蘭全國,最終導致由1845年開始長達七年的饑荒。
然而在150多年之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地球生物圈的神秘循環。研究結果顯示,在高層大氣還存在著令人驚訝的微生物循環模式,這比我們此前預期的微生物在大氣中的循環高度更高,達到了十萬英尺甚至更高的大氣上層。根據一項名為“公民在空間”的研究工程,該工程旨在致力於普及公民科學與提高公民在太空探索中發揮的作用,研究人員發現馬鈴薯晚疫病病菌可能是通過高層大氣的運動抵達愛爾蘭。
負責該項研究的人員認為高層大氣可能作為致病微生物的“全球運輸系統”,在來自宇宙空間高水平的輻射背景下,可增加病菌或者微生物的突變幾率,作為一種特殊的“疾病溫床”。比如,在北非和加勒比海地區的之間形成的風帶,每年可捲起大約十億噸的沙粒和塵埃,其中每克沙中含有約一百萬數量級的微生物,這些被“橫掃”的大量沙塵最終散布在世界各大洋中。
根據參與本項研究的研究人員蒂娜·凱洛格(Christina Kellogg)與戴爾·格裡芬(Dale Griffin)介紹:“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沙粒和塵埃也可能參與了全球性的塵埃與微生物循環,但是目前還沒發現有人類感染性疾病與沙漠中的塵埃與沙粒有關。”在非洲大陸上捲起的塵土中,很有可能是導致加勒比海地區出現珊瑚疾病的原因。在克隆技術等細胞工程的高速發展下,許多現代作物的遺傳多樣性受到限制,有著相同的敏感性,這就使得某種疾病的爆發可以在短時間內席捲全球。
而在災難發生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將原有歸結為來自汽車尾氣等人為污染排放,或者地下散逸出火山氣體等,直到通過現代科學的指引,找到最終的致命病菌。傳統的觀點認為在地球的高層大氣上,由於缺少微生物所需的營養物質,而且在長期紫外線的輻射照射下,任何細菌都很難存活。但是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地球的高層大氣中卻生活著頑強的病原體,甚至是微小的生物都可以在如此極端的環境下生存。
被喻為生命力最強的“不死生物”水熊蟲可生活在接近絕對零度的超低溫環境中,不僅如此,也可以生存在溫度高達150攝氏度的條件下,其身長僅僅1.5mm,卻可以承受住比其他動物強1000倍的致命輻射。值得一提的是,水熊蟲也被稱為宇宙生物,因為它們可生活在幾乎真空的近地軌道上數天,也可以忍受住數十年沒有水的生存環境。如果該理論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可以跟蹤大氣環流的運動以發現病原體的所在地。更重要的是,我們甚至可以阻止將來類似愛爾蘭大饑荒的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