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2年09月29日】
2010年的一天,考古人員從臨潼區一戰國墓中取出一銅敦時,發現鏽蝕嚴重又十分沉重,無法揭開。送至文保室後,文保員用鑿子慢慢鬆動上下接口處,忽然一股味道撲鼻而來,裡面有東西流出,她決定立即停下並再次蓋好。
這個銅敦裡到底裝的啥?為揭開這個謎團,考古人員進行了多番研究……
戰國古墓出土鏽蝕嚴重的銅敦
為配合道路建設,省考古研究院在2009年6月至12月和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先後兩次在臨潼區灣李村進行考古發掘,共發掘墓葬312座。其中戰國到漢代的墓葬共計282座,其餘為唐墓和明清墓葬。
銅敦出土於M208古墓。該墓葬為豎穴土坑墓,平面呈長方形,口大底小。遺憾的是,該墓底東南側有一長方形盜洞,略斜打進墓壙且打破墓底,該墓被嚴重盜擾。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考古人員分析該墓應為戰國晚期,墓主人應該為一平民。
位於木槨內東北角的2件隨葬銅器,雖離盜洞很近,卻得以倖免。兩件銅器為銅敦和銅壺。該項目考古隊隊長鬍松梅說,銅壺裝的應該是液體,但因時間久遠早已揮發;銅敦與籃球大小差不多,直徑20餘厘米,鏽蝕嚴重無法揭開且非常重,考古人員立即用厚實的黑色塑膠袋包裹送到文物保護研究室。
裡面裝著一塊塊碳化的東西
銅敦裡到底裝的啥?在研究室,文保專家、助理研究員宋俊榮負責具體清理和保護,當她仔細清理完外表後發現,要打開銅敦非常困難,就決定用鑿子慢慢鬆動上下接口處。忽然,一股刺鼻的味道散出,裡面有東西流出。她立即停下來並再次蓋好,馬上將這件事通知考古隊隊長鬍松梅。
次日考古人員再次打開後,除了一股刺鼻的酸味外,眼前景象令考古人員大吃一驚:一塊塊碳化的東西,將銅敦裝得滿滿的。這些碳化物是什麼,立刻引起大家猜測。最後考古人員決定拿出一塊掰開看看,結果發現裡面有白色的彈性肌腱膜和一根一根的肉絲。
銅敦是古代的一種食器,由此胡松梅等專家推斷應該是一塊塊的肉製品。省考古研究院資深專家張仲立現場查看後,也推斷可能是肉製品。
多次測試後認定為黃牛肉製品
如果是肉製品,又會是什麼動物的肉?如果銅敦裡有動物的骨頭,就可以進行進一步推斷。
但為了保護文物的原始狀態,考古人員不能把它全部倒出來找骨頭。經過X光的透視和分析,也沒能看到有骨頭存在的證據。後來,經過與中科院有關專家溝通,考古專家決定通過蛋白質分析來尋找真相。今年經過幾個月不斷的測試,最終鑑定為黃牛肉。
胡松梅說,這個結果和這批墓葬中陪葬有大量的帶骨的黃牛肉製品相一致。銅敦裡的謎團至此得以揭開,原來是盆滿缽溢的黃牛肉製品。專家推測,這也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墓葬中陪葬的肉製品,距今已有2000多年。
肉製品為啥能夠保存2000多年
專家介紹,在這312座墓中,有68座墓葬中陪葬有骨骼和肉製品,其中67座為戰國到漢代的,這些動物肉製品只有該銅敦裡有保存至今的肉製品,其他的均已腐爛,只能看到骨骼。
為何該銅敦裡的“肉製品”能保存完好呢?胡松梅推測,這可能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由於銅敦封閉嚴實,從而使肉製品雖然已碳化,但仍能用肉眼看到一根一根的肉絲,保留的腱膜還有彈性。二是因為該墓為土坑墓,一般土坑墓要比洞室墓人骨架保存要好,這和早期墓室內空氣隔離有關。此外,可能是該肉製品經過處理,可能是風乾的或是臘肉,以至於能保存2000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