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真相:乳製品巨利背後的真相

【正見新聞網2014年07月11日】

還在相信牛奶是蛋白質和鈣質的最好來源嗎?面對全球乳製品每年超過75億噸的銷量和隨之而來數百億美元的年利潤,還是看看這巨大利益背後奶製品的真相吧,這可是廣告中從來不會提及的。

在全球,奶製品的年總產量為7億5千萬噸,帶來數百億美元的年利潤。據行業內估算,到2015年,這個數據將超過4,940億美元——怪不得大型乳製品公司和政府遊說人員積極推動醫療產業和媒體宣傳來促進乳製品的消費。我們都見過這樣的銷售口號:“奶製品含鈣,是強健骨骼和牙齒的必需品…..足夠的鈣攝入量能幫助降低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然而,在12歲以上的人群中,有75%以上的人有乳糖不耐症,並且在那些已檢測到的與乳製品相關的疾病中,患病人群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其數量都處於不斷上升的趨勢。我們必須重新檢視宣稱牛奶「健康」的這些聲明。

“乳糖酶”是一種產生於大腸內的酶,讓小嬰兒能夠分解乳糖(乳糖是糖的分子形式,天然存在於母乳中)。當我們到了斷奶的階段,身體開始擺脫對母乳的依賴,體內分泌的乳糖酶也在2歲左右開始減少。最後,我們的身體不再需要奶類食品來幫助成長,也失去了消化奶類食品的能力。在斷奶後仍然飲用其他動物的乳汁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其結果就是:我們成為一系列疾病的受害者。

患有乳糖不耐症和過敏症的兒童和成年人人數不斷增長。乳糖不耐症給消化系統造成巨大負擔,可引發腸胃過敏綜合症。乳糖酶停止分泌之後,乳糖停留在內臟,然後被細菌分解,產生出氣體,導致腹脹、腹瀉、腹痛和小腸傳染病。乳製品過敏是對嬰兒來說最常見的過敏症,其發病率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之間,通常發生在處於哺乳期的母親食用乳製品後,症狀包括耳痛、蕁麻疹、濕疹、嘔吐、腹瀉、疝氣。

除了乳糖,牛奶還含有另一種蛋白質——酪蛋白,以及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母乳中也含有極少量的酪蛋白。若定期地大量攝取這種酪蛋白,會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影響,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由T·柯林·坎貝爾博士(T. Colin Campbell)著作的《救命飲食: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一書中提到,酪蛋白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之間有著強大的關聯,它們都有促進或抑制腫瘤和癌細胞生長的能力。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操控著人體細胞的生長,也刺激著癌細胞的生成,大量的攝入會增加患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腸癌的風險。此外,書中還提到了牛奶與骨質疏鬆之間的關係,其觀點與乳製品行業的宣傳理念完全相反。事實上,乳製品攝入量最多的國家,比如芬蘭、瑞典、英國和美國,骨質疏鬆的患病率也最高。

坎貝爾和許多其他的保健專家都提到過乳製品攝入和一些慢性疾病之間的重要聯繫,比如冠心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乳製品中高含量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增加了動脈中的斑塊,限制了血液和氧氣對心臟的輸送。現如今,很多嬰兒也患上了曾經只發生在成年人身上的肥胖症和糖尿病。

牛奶和其他奶製品並不是日常飲食中的必需品,還有可能給健康帶來極大損害。飲食中應當攝入足夠的蔬菜、水果、穀物、豆類和堅果,還有不含乳製品的大麻仁奶、米漿、豆奶和杏仁露。這些食品富含人體所需的基本礦物質,例如鈣、鉀、鐵、核黃素、鎂和必需脂肪酸。它們所含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數量極低,膽固醇含量甚至為零,能夠提高人的整體健康水平,令你的生活更加美滿。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