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的奧祕 可以自然修復牙齒

【正見新聞網2015年06月01日】

常常聽到坊間傳聞牙齒不好是鈣質不足,多吃鈣片可以鞏固牙齒健康。這樣的訊息基本上是有問題的,或許有證據顯示幼兒鈣質不足會影響未來牙齒健康,但當牙齒萌發出來時基本上就算是發育完成,此時就算吃再多的鈣片也沒辦法補充到牙齒上。

牙齒最外層的琺瑯質(牙釉質)有96%~99%由氫氧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p)等(鈣、磷)無機礦物所組成,因為其高度礦化的特性,成為人體最堅硬的組織。

雖然牙齒(的牙釉質)是如此堅硬,但其實很不耐酸,根據研究顯示當牙齒暴露在pH 5.3 ~ 5.7 之間時便會有齲齒的可能性(Krasse, 1984),原因是牙齒的去礦化(demineralization)速度會大過牙齒的再礦化(remineralization)速度,流失的比較多、回復得比較少久了當然就會蛀牙囉!

什麼是去礦化?什麼又是再礦化呢?

當牙齒處在酸性(pH < 7)環境時,牙齒的鈣磷離子就會一點一滴的流失到外界(口水),稱為去礦化。那為什麼我們的牙齒不會一天一天地縮小呢?原因是口水具有再礦化能力,口水中含有過飽和的鈣磷離子,根據結晶動力學顯示,過飽和的物質會在能量障礙最小的地方釋放出來,也就是結晶或再結晶。能量障礙最小的地方在哪裡呢?就是牙齒本身,所以口水中的鈣磷離子在分分秒秒中不斷地回到牙齒的結構中,修復牙齒的微結構。

既然口水可以修復牙齒那為什麼還會蛀牙呢?

如同前面所說的,當牙齒暴露在pH值小於5.8的環境時,去礦化的速度會開始大於再礦化的速度,因此當口腔中的酸性物質不移除,牙齒的齒質就會不斷的流失。當口水的再礦化能力無法維持牙齒最表面結構完整性時,也就是最後的防線失守時,一旦牙齒表面被破壞形成蛀洞,一切就來不及了

牙齒可以自然修復的最底線是牙齒表面必須保持完整,一旦牙齒產生蛀洞,快去找你的牙醫吧,請牙醫快點救救你的牙齒。因為牙齒內層的象牙質(牙本質)僅70%的鈣化程度,被酸及細菌侵蝕的物度將會更快,一旦產生"痛"的感覺時,往往都已經侵蝕到牙髓,就要進行根管治療(抽神經)了。

附帶一提,日常大眾喜愛的飲料其實都相當的酸,例如可樂、柳橙汁、維他命C水、紅酒及果醋等,其pH值大都界在2 ~ 3之間。是不是遠低於牙齒所能忍受的酸鹼值呢!想想,牙齒將會如何?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