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氣」與「水」-氣的大合唱

【正見新聞網2015年11月09日】

我們如何選擇研究中醫的方向

在中醫診斷中的望聞問切,西醫都有了。西醫的望,不僅用眼睛望,也用X光望骨頭,用核磁共振看結構、甚至分子組成,用正子發射影像看新陳代謝,用內視鏡看胃、腸、子宮……各種身體的內腔道,用超音波看形狀、密度。這些方法、儀器仍在不斷進步之中,不知比中醫二千多年前的老方法進步了多少。

聞,包括聽聲音、聞氣味。西醫所有血液成分分析、痰液成分分析、大便分析、小便分析等等,都在用機器聞。而聽則用聽診器,不止直接聽,還可以取下音頻信號後用電腦分析;用外力敲打,由骨頭髮出聲音來聽,用超音波去敲打器官、組織,聽其反應的聲音……不一而足。

問:西醫早有標準問的表單、操作程序,而且分科分診。雖然直接的電腦問診並不十分成功,但是其巨細靡遺的表格也在不斷的進步中,如此看來,只剩下切了。西醫也用切脈,直接的使用來量心跳次數,並進一步研究心頻變異,而使用最為廣泛的就是量血壓。

說來還真費解,中醫由《內經》以降,經過二千多年,都沒有開發出以切來偵測血壓的高低。二十八脈中或許洪脈、實脈、弦脈勉強與高血壓扯上一些關係,即使到了溫病大師們,如葉天士等提出陰虛陽亢或肝風內動,雖然知道如何診斷風,也知道內風能引起中風(包括腦中風),但是始終沒有提出高血壓的觀念,以及如何測量高血壓。

而切在西醫的開發上,可能因為好幾位血液流體力學的大師,在多次嘗試,以血流理論出發,始終找不出門道之後,就認為中醫之脈診,所宣稱的一些神奇診斷能力,恐怕只是個神話,而告終止。

我們就在這個中醫飽受打擊,許多西醫甚至挑明的說:“中醫全是安慰劑效應,所治好的病,即使不治療,自己也會好!”在這個最壞的時刻,也是最好的時刻,我們全力投入了切的研究。

在詳細的閱讀了幾百篇血液流體力學論文,以及五、六本專書後,我們始終弄不懂這些大師們究竟在說些什麼。大家引用了一大堆複雜的方程式,但是方程式是怎麼解出來的,卻是到處找不到。所有由許多教科書與論文中拼湊起來的解題過程,充滿矛盾。而其使用之邊界條件,可像牛皮糖一樣東拉西扯。更奇怪的是,每一個實驗,不論是管子的模擬,動物的研究,人體的實驗與各種理論的誤差,都大得不合理。可是所有的論文幾乎都把誤差一致歸咎於一個沒有人知道從那裡來,也不知如何產生的“反射”。

我們想著、念著,念著、想著,西醫在這裡好像有些錯失。換言之,如果中醫要有機會,如果中醫是正確的,這可是一條明路。可是這麼複雜的血液流體力學不知從何下手。要研究它,你至少需要先懂一些“流體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生理學”等等基礎科學,更不要說複雜的心、血管系統及心、血管疾病。再加上各有所長的各類量測工具,雷射(雷射)測速器、超音波測速器,電磁測速器、壓電壓力計、壓阻壓力計,不一而足。

我們決定以簡馭繁,學著張無忌的口訣。“我只一口真氣足”,一切由氣入手—只研究壓力波在血管中的各種特性,而視血流為由壓力傳送而產生的必然結果。也就是以壓力為主、流量為從。

我們一面仔細盡力閱讀這些相關的書籍,一面開始設計最簡單的實驗。

由氣看藥性

由氣與共振的角度來看中醫,的確為我們找到了“中醫理論”的特色,這裡西方醫學、生理學好像沒有走對路,而誤入了血流研究的迷宮之中,走不出來。但是這個“中醫理論”的特色,果真可以為中藥做一個有效的定義嗎?

我們隨意選一本《實用中藥手冊》(孔增科編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一九九○年,頁八十),打開一頁,看到黃芩。

這裡最有中醫理論特色的有四項:

一、 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肺、膽、脾、小腸、大腸經。
二、功效及應用:有清熱燥濕……。
三、配伍。
四、代表方劑。
而有西醫特色的為:
五、化學成分。
六、藥理作用。

如果要找中醫理論之特色,就該用一、二、三、四項減去五、六後所剩下的內容,尤其是一、二兩項與第六項來當作探索的重點。

先由功效與應用來看,也就是中醫理論常說的“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肺熱咳嗽,濕熱下痢,常用治療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氣管炎、急性菌痢、腎炎等。這些功效可由第六項藥理作用中的抗菌、抗炎來了解,因為有殺菌的藥效,所以可以消炎、清熱、解毒。這與西藥抗菌藥或抗生素是相同的藥效,是西醫容易了解的。而止血、安胎、治療血熱妄行等功能,也可與降壓、鎮驚、解除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做些連結。

吃了此藥後,會經過消化道,最後排出體外,所以對急性菌痢、濕熱下痢有療效。而排出體外之途徑,也可經由腎而尿出去。所以可以治腎炎,也都不難理解。

這個功效與應用(第二項)與藥理作用(第六項),不能用西醫的理論來解釋,而必須用中醫理論來解釋的是:為什麼“肺熱咳嗽”“呼吸道感染”或“氣管炎”也是主要功效?為什麼是肺及呼吸道呢,而不是口腔、肌肉、骨頭、脾……其他的器官或組織呢?

這裡就要就教於第一項——性味與歸經了。黃芩:苦寒,歸肺膽……黃芩的主要歸經是肺。

由此來看,性味與歸經,尤其是歸經,才能解釋為什麼黃芩主治“肺熱咳嗽”及“氣管感染”。

由這一味藥的仔細分析,我們已能看出中醫理論的特色了。你只要拿任何另一味藥,同樣的做功效及應用,與西醫藥理作用做相關性的分析,你將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現,“原來中醫理論的特色是躲藏在性味及歸經之中”。其實這個秘密,《神農本草經》在二千六百年前就已經告訴我們。

而由血液流體力學二十七年來的研究,同樣發現,氣與經絡是中醫理論的特色。與由藥性、藥理來分析中藥:依據中醫理論指導的天然藥物,最後得到相當一致的結果。

黃芩是性與用都有的藥物。性味與歸經是:苦寒,歸肺……而用則主要為殺菌、清火、消炎。以用來說,殺菌、清火、消炎,是與西藥消炎藥、抗生素一樣的,但是其性味與歸經又是什麼意思呢?

歸經的研究

由這個分析可知:要知道中醫理論的特色,要由性味與歸經去找,這類的研究我們做了五年多。老鼠為主,也做了一些人吃藥後,脈的反應。

中藥中補脾的藥最多。我們用老鼠測試了十餘種,這些藥物的共同特性為老鼠餵食後,第三諧波的能量,都比餵食前提高。也證明了,這些歸脾經的藥物的確都有補脾的效果,也就增加第三諧波的能量,因而增加進入脾及脾經的血液供應。

雖然這些藥物都增加第三諧波的能量,但是對第四諧波、第五諧波或第六諧波的能量之增減並不一樣。所以這些入脾經的藥物並不是相等的。除了補脾的功能相同之外,對其他經絡仍有不同的功能,所以藥物常常不止歸一經而已。而且也不是因為溫性,而對脾肺胃膽都是同樣的補,有些補脾瀉胃,有些補脾瀉膽,也就對脾是溫藥,但對胃或膽卻是涼藥。

當我們把同樣的藥給人吃的時候,結果大同小異,也都是第三諧波能量於服用後增加。但是經常跟隨著的是第六諧波也增加,第九諧波也增加。老鼠的脈波,到了第七諧波就很小了。第八諧波及第九諧波幾乎量不到,我們也曾因此推論老鼠只有七個經絡,沒有大腸經、三焦經。第九諧波是全身的共振頻,可能是人以兩腳站立之後才發生的,因為三焦經對應的器官是全身的腠理,人類可能是有了這個全身的防護網,也就是所謂的衛氣,才脫去了毛,而變成沒有毛的“猿猴”了。也因為以兩腳站立,而非四腳定在地上,身體因為固定點少了,而容易產生共振,才有這個全身的共振頻。

練氣功時,要二腳平開與肩同寬,可能就是誘發這個全身共振能量的最佳姿式。

中醫學者經常認為,中醫是大量人體實驗之結果,所以臨床特別重要,不能像西醫一樣用動物實驗來研究。前面所說的這個歸經研究,其實是部分的證明了一些中醫學者的看法。老鼠在高頻諧波對中藥的反應上,的確與人差了很多,老鼠沒有第八諧波大腸經,也沒有第九諧波三焦經。如要研究頭痛藥或是腦中風的藥,老鼠的數據恐怕不能全體適用,但是如果只是五臟的歸經或療效,老鼠的實驗還是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畢竟老鼠已有了七個經絡。這七個經絡的歸經,還是可以先用大量的老鼠作為先鋒。先了解一下大略情況,甚至毒性、副作用。都安全了,再以少量人體實驗來做些小修正,這恐怕才是安全、經濟又有效的研究方法。

當我們用中藥——中醫理論指導之下的天然藥物當作研究對像,就發現了《神農本草經》提出的性味及歸經,就是指導這些藥物使用的理論,而這些理論是西藥所沒有的,也不能經由西藥藥理研究、成分分析等手段來推論其藥效。

下一個問題是,這個歸經是如何產生的?到目前的研究,我們所能回答的是,氣與經絡。因為不論是由血液循環理論或中藥之藥理分析,都得到一致的結論,就是氣與經絡是中醫及中藥一以貫之的特異點,也是今後研究中醫、中藥最特殊、最有效的著力點。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歸經的了解只能證明,歸經是存在的,這個歸經由於氣的推動血液而在經絡表現。所謂入經的藥在進入身體後,改變血循環系統內各諧波的能量分配,如為入肺經又是溫或熱的藥,就是增加第四諧波在血壓脈波中的能量。因而可以增加流到肺中去的血液,進而增加對肺的補給,提供更多的營養及氧氣,同時排除廢料,讓肺更健康、更強壯。這個增加補給清運廢料的工作,系由送來的血液完成的,所以如果血液中多了更多肺需要的養分(可由其他藥物提供),那麼對肺就更補了。

這個歸經的現象是通過“氣”來完成的,也就是經過調整心血管整個系統來達成的。至於是那一個成分?如何作用的?作用在那裡?等等進一步的問題,對黃芩而言,我們仍是一無所知。對於這個歸經的了解,我們至今只做了現象學上的研究,已確定其存在。如果要重複驗證其存在,一定要用整隻動物。不能用離體心臟來研究是否補心;離體腸子來研究是否補腸;離體肺來研究是否補肺……一定要用整隻動物或整個人,在沒有麻醉或以沒有干擾循環系統的藥麻醉、也未服用其他藥物,不受非生理性的環境狀況,如太熱、太冷、太吵、太濕或五花大綁等因素干擾之下,就可以迅速的重複各藥物的性味及歸經。

其實這個現象學上的成果,也可以反過來應用,以做為中藥材的檢定。所有的中藥材都可以經由動物實驗,按照其性味,歸經特性,不僅辨別真偽,也能分辨其品質的良莠。這恐怕也是中藥研究上非常重要的工作。

最近我們在高血壓使用的西藥上,也發現歸經的現象,這是非常有趣的。這些藥物已是純成分,但是也入肺經,而且是溫性。經由此例可以推論:“歸經可以是廣泛的藥物作用”,並不限於中藥。這個歸經的研究,不僅可以解開中藥五千年來的絕世秘辛,更可能成為開發新藥的新方向及指南針。

由以上對單味藥的了解,已知道性味及歸經是中藥之特色,其實也就是中醫常說的性。而西藥研究方法可以了解的,都可經由藥理作用或是中醫常說的用來分析。中醫的大師們認為西藥多為單一用處,因為以用為其功效,所以西醫重藥輕方。很少有複方或幾味藥同時服用以求相互支援的效果。而中醫重方輕藥,每個方子有一定的功效,但此功效不是由一味藥或兩味藥來達成。要利用配伍的結構,落實治法,為治法服務。而相同的藥,在不同的配伍環境,就能發揮不同的功效,為不同的治法服務。

這個論點,中醫在養成教育就一再耳提面命,而西醫則認為不可思議。

作者簡介:王唯工 

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了史丹福及耶魯而選擇了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經科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

曾聘任中山大學物理系創系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於台大電機系醫工組任職,在中醫學院中醫所授課五年。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國科會傑出獎,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經濟部發明獎。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