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說意識可能是一種物質狀態

【正見新聞網2015年12月10日】

共振計劃(Resonance Project)研究主任Nassim Haramein說:“尋找大腦的意識就像到電台尋找播音員。”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提出量子力學迄今已逾一百多年。他認為意識是根本,物質是從意識衍生而來。我們談論的萬物,視為存在的一切,都假定是意識。

他基本上是說,無形“物質”的意識直接與我們認為是實體的物質世界以某種方式、形狀或形式交織在一起,也就是意識是物質存在的必要條件,而在有意識之後它才會成形…。而且,相信此說的物理學家不只他一人。

身兼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尤金·維格納(Eugene Wigner)說:“不參照意識,就不可能以完全一致的方式制定量子力學定律。”

由於今日主流科學界充滿科學欺詐和受企業及科技保密的影響,科學家一直希望開放心胸,對現實的真正性質以更寬闊的視野面對。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說:“科學開始研究非物質現象時,就會在10年內取得比過去幾個世紀存在的更大進展。”

不久之前,國際知名科學家聚在一起,強調這項事實,以及主流科學界是如何忽視這項事實。這是“後物質”科學,學習處理“非物質”領域,挑戰主流科學主導的現代科學世界觀。認為物質並非真實的想法終於開始獲得一些重視。這份在後物質科學國際高峰會提出的報告摘要可以在這裡找到。

後物質主義科學宣言中提到:“現代科學世界觀主要是基於與古典物理學密切相關的前提假設。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唯一的現實,也是其論劇的假設之一。分割論是其中一個相關假設,認為可以將複雜的事物分割成相互作用的部份、更簡單或更基本的東西,如微小物質的粒子而理解。”

麻省理工學院理論物理學家Max Tegmark,是其中一位最近試圖解釋意識是物質狀態的一種。他認為,意識產生於一組特定的數學條件,而且有各種程度的意識,如同某些條件下才會產生不同狀態的水蒸氣、水和冰。PBS強調,“將意識的功能視為物質的獨立狀態,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我們感知世界的方法。”(來源)

Tegmark描述此為“perceptronium”,並定義為可以有主觀感受自我意識的最普通物質,不僅能夠存儲資訊,也可以一個統一、不可分割、整體的方式儲存。

Tegmark說:“問題是為什麼我們認為半古典三維世界的宇宙如此熟悉。我們看一杯冰水時,即使液體和冰塊是緊密相連同屬一個系統,我們還是認為他們彼此獨立。這是怎麼回事?從所有可能的結果來看,我們為什麼認為是這種答案?”(來源)

過去幾年,關於意識的新思考方式已經快速瀰漫整個物理學界。現在定義物質要有質量,而意識卻沒有的事實,那麼認為意識是物質的一種狀態,將會是天翻地覆。不過,意識所做的就是對實質物質世界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而科學的下一步是盡力延伸其影響。

量子雙縫實驗是經常用來檢視意識如何與我們的實質物質世界交織在一起的實驗。紀錄意識因素如何與實質物質世界以某種方式連結是一個很好的例子。Dean Radin博士發表在專家審查期刊Physics Essays的論文,提及已經多次使用這個實驗探索意識在塑造實際現實特性中的作用,而這個經驗的潛在啟示是,“觀察者創造了現實。”

研究發現,意識相關因素與預測雙縫干涉模試的干擾“顯著”相關。

“觀察不僅干擾受測物,還製造干擾。我們迫使電子到特定位置,是我們自己產生了測量結果。”

對於物理學家來說,拒絕下述事實將面對嚴酷的批評、不解甚至憤怒。這項事實就是儘管量子理論的實證成功,甚至暗示其所描述的現實可能是真的,他們都必須理解意識,以提升和了解我們現實的本質已經不是過去所常見者。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天文物理教授R.C. Henry在2005年自然期刊436期29頁的文章“心理宇宙(The Mental Universe)”中提到:“新物理學的基本結論也承認,觀察者創造了現實。身為觀察者,我們都親自參與創立自己的現實。物理學家被迫承認,宇宙是一種‘心理’的建設。先驅物理學家James Jeans爵士寫道:‘知識的流向正往非機械性的現實前進;宇宙看起來更像偉大的思想,而不像偉大的機器。心靈不再像是偶然進入物質領域的闖入者,我們不如說它是物質領域的創造者和統治者。克服它,接受這個不容爭辯的結論吧!宇宙是非物質、心靈和精神的。’”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