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6年11月19日】
科學家在水星上發現長1000公裡的大峽谷,認為這顆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正在發生劇烈的地質活動。
科學家表示,這條大峽谷長1000公裡、寬400公裡、深3公裡,延伸至水星上規模最大、形成時間最短的一個區域——倫勃朗盆地(Rembrandt basin)。倫勃朗盆地是水星上第二大撞擊坑,直徑為715公裡。
據科技時代11月17日報導,科學家認為,這是首次發現水星發生劇烈地質活動的證據。
科學家根據目前的星球理論推測,水星的地殼只有一個岩層,而地球有許多岩層。幾十億年前,水星發生地質收縮活動,岩層向高處凸起,形成目前所見的大峽谷。
另外讓科學家驚訝的是,這種地質收縮活動還形成斷層崖,以及倫勃朗盆地。
信使號水星探測器(Messenger)自2011年至2015年環繞水星進行拍攝,不斷發現水星的新地質構造。天文學網站“地球空間”(Earth Sky)11月17日報導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的地球及行星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湯姆斯·瓦特(Thomas R. Watters)表示,信使號探測器在2008年第二次飛近水星時,首次獲得林布蘭撞擊坑的影像。
瓦特解釋,在林布蘭撞擊坑的邊緣有水星的最大地質斷裂帶“企業懸崖”(Enterprise Rupes),其分布一直延展至撞擊坑底部,而結合信使號後來獲得的更多高清晰數據,判斷這些結構形成一條巨大的峽谷。
今年9月,科學家藉助信使號水星探測器的觀測數據,發現水星地層目前不僅有活躍的造殼運動,而且正在進行收縮活動。
他們在信使號的照片中發現新的斷層崖,而這些地質構造規模相對很小,因此科學家認為其形成年代很短,表明火星正在進行活躍的地質活動。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吉姆·格林(Jim Green)說:“科學家一直認為水星僅在很久遠的古代曾有過劇烈的地質活動,但現在看到這個小星球仍在進行活躍的造殼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