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7年01月10日】
平生幸事
一九四二年四月,蔣介石授意夫人宋美齡在《紐約時報》發表《如是我觀》,要求英美廢除對華不平等條約,“過去三個月來,我中國人民以驚奇而難信的眼光,目睹著西洋軍隊處處對敵人屈降,……但我們卻拿起武器來對抗敵人。到了今日,快要五周年之久了。”“我們中國的精神力量使我們會度過最惡劣、最艱辛的難關,希望西洋人能夠了解這種精神力量的價值。”蔣夫人清楚的告訴西方世界:別小看中國人。
蔣夫人的文章,引起美國公眾的共鳴。羅斯福總統認識到,中國與英、美一樣,都是盟軍的台柱。他說服了邱吉爾,一九四二年十月九日,美英宣布放棄在華特權。蔣介石激動不已,在當天的日記中寫:“此為總理革命以來,畢生奮鬥最大之目的,而今竟得由我親手達成,心中快慰,實為平生唯一之幸事。”
在美、英帶領下,法國、加拿大、比利時、挪威、瑞典、瑞士、丹麥、荷蘭等國很快也取消了對華不平等條約。
蔣介石的人格,贏得了國際盟友的尊重。羅斯福在一九四三年三月寫信給馬歇爾說:“我們必須記著,(蔣)委員長經過艱難的行程才成為四萬萬人民無可爭議的領導人。”(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中、美、英三國元首在開羅會面,商討抗日戰略及戰後格局。蔣公提出:“所有日本竊奪之中國一切土地,如滿洲、台灣、澎湖,均應由中華民國恢復之。”蔣公還提出“日本之國體待戰後由日本人民自行決定”及“扶助朝鮮與安南獨立”兩項主張。蔣介石明確表示:“中國對泰國、緬甸、越南等,沒有領土野心。”他表示:“戰後中國不派兵占領日本本土,而由美國獨自占領。”不給蘇聯出兵日本的機會,避免了日本分裂。羅斯福、邱吉爾支持蔣公的立場,並正式寫進《開羅宣言》。
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魏德邁將軍對中國的抗戰由衷欽佩,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開始領會到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中所表現驚人的堅忍與耐力,絕非如史迪威及他那些記者朋友所描述的不願作戰。法國在德國發動攻擊之後六個星期即告屈膝,而在日本發動侵略戰爭七年後,中國在一九四四年仍在苦撐。”(《魏德邁報告》,一九五八)
一九四四年,美國援華空軍“飛虎隊”與中國空軍合作,在中國領空強力打擊日軍。一九四五年初,美國轟炸機開始大規模攻擊日本主要城市。東京也遭空襲。中國陸軍對在華日軍的圍剿也逐步升級。
一九四五年是扭轉乾坤的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墨索裡尼暴斃,三十日,希特勒自殺。五月初,意、德相繼投降,軸心國瓦解,歐戰結束。但日本拒絕投降,積極準備代號為“一億總玉碎”的本土決戰。七月二十六日,美、英、中三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日本哪裡知道,美國十天前剛實驗出一種可怕的武器:原子彈,天皇和他的將軍們無法領悟“迅速完全毀滅”的意思,選擇負隅頑抗。
為了避免更多的流血,杜魯門總統決定,動用原子彈作為殺手鑭,給日本最後一擊。八月六日和九日,美國飛機向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電光雷鳴後,衝擊波掃蕩著大地,蘑菇雲籠罩了天空,兩座城市頃刻間化為廢墟,十四萬日本人死去。八月十五日,日皇裕仁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告無條件投降。
消息傳開,神州薄海騰歡,國人喜極而泣。長沙某商號掛出對聯:“中華中山中正,民族民權民生。”蔣介石的聲望如日中天。
以德報怨
日皇裕仁投降當天,蔣介石發表講話:“我們的抗戰,今天是勝利了,‘正義必然勝過強權’的真理,終於得到了他最後的證明。”“我中國同胞們必知‘不念舊惡’及‘與人為善’為我民族傳統至高至貴的德性。我們一貫聲言,只認日本黷武的軍閥為敵,不以日本的人民為敵。今天敵軍已被我們盟邦打倒了。”“但是我們並不要報復,更不可對敵國無辜人民加以侮辱。”“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覆敵人從前的暴行,以奴辱來答覆他們從前錯誤的優越感,則冤冤相報,永無終止,決不是我們仁義之師的目的。”(《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一九四五)
日本天皇制度的存廢,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西方盟國對此莫衷一是。開羅會議期間,蔣公提出:“發動戰爭的人,只是一小撮日本軍閥,我以為必需的條件是根本鏟除軍閥,不能讓他們再起干政;至於日本的國體應該如何,最好待戰爭結束之後由日本人民自己來決定。由於一時的戰爭而干涉他國的國體,將會造成民族間永遠的錯誤。”(《蔣總統秘錄》)
蔣介石說服了羅斯福、邱吉爾等,保留天皇名義,維護日本領土完整。戰後的日本,政治開明,經濟發達,是抑制共產勢力擴張的健康力量。
蔣介石以德報怨的偉大胸襟,有台灣學者闡述道:“蔣介石之所以對日本寬大為懷,是因為他自始就不以日本國民為敵,反而認為中日兩國本為兄弟之邦,只要窮兵黷武的日本軍閥一滅,中日兩國絕對可以化敵為友。再者,戰後的中國可居亞洲領導地位,日本必會主動來歸。”(黃自進,《抗戰結束前後蔣介石的對日態度:“以德報怨”真相的探討》)
戰爭中,蔣公是日本軍閥的克星,戰後,他成了日本民族的保護神。蔣公逝世後,日本愛知縣設立“中正神社”表達感恩之情。
扭轉乾坤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四日,中華民國與美國、英國、蘇聯和法國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國為五常任理事國之一。蔣公以中國最高領袖身份,成為聯合國創始人之一。
蔣公領導抗戰的功業,連他的對頭也不否認。一九六四年,李宗仁投共後,向周恩來建議造蔣公跪像放置天安門示眾。毛澤東對此很不滿:“這就叫賣主求榮!娃娃們怎麼罵他,我們不管,……他老蔣在北伐和抗戰中的地位還是無法動搖的。”“我們決不能幹這樣的蠢事。”(程思遠,《政海秘辛》)
毛澤東在一九七一年十二月的一次內部談話中說:“蔣介石有幾個優點是客觀的史實,我們講史必須留心,一北伐統一中國,二抗日戰爭,三收復台澎,四開拓海疆。一九四六年蔣從法國手中取回南海諸島嶼,這塊三百七十萬平方公裡的海疆相當於三個外蒙。”(張良善,《毛澤東先生評傳》)
蔣緯國說:“第二次大戰期間,如果不是父親在開羅會議中提出若干正派的戰略指導的建議,恐怕後來的發展會更糟糕。換句話說,世界的局勢雖然很糟糕,可是如果沒有父親在開羅會議中的努力,現在的世界恐怕會更糟糕。但是,父親的努力又被爾後的雅爾達會議破壞,所以,雅爾達會議是造成世界紛亂的根源。”
蔣緯國談到,“當時有一個不可避免的世界大戰即將發生,那就是共產與反共產的戰爭,可惜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獲得了艱苦的勝利,他為了彌補西方人在雅爾達會議中所顯現的自私,提出了以德報怨的方法。本來父親的觀念是世界性的,不但是中國對日本以德報怨,同時也要求歐美同盟國對德國、義大利以德報怨。他的目的就是要將共產勢力阻絕在亞洲北大陸間,不讓共產勢力蔓延至太平洋。他也呼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注意共產主義的發展。歐陸各國曾經做了一些措施,而亞洲則在歐洲人的自私下形成了大亂。麥帥接到了父親的通知之後,相當注意防止共產主義的擴散,諸如保持日本天皇的制度,使共產主義不至於在戰後立即瀰漫於日本;另一方面,由美國獨家派遣占領軍,其他的參與國派遣象徵性的行政部隊,使蘇俄的軍隊無法進入日本本土。”(《蔣緯國口述自傳》)
蔣公逝世後,日本政府發唁電稱:“蔣總統是再造日本的大恩人,蔣中正以德報怨的對日政策,加速了日本戰後重建與復興。蔣總統的逝世對日本國民有如晴天霹靂,有良知的日本國民莫不悲痛萬分。”(《總統蔣公哀思錄》)
同日,前首相佐藤榮作談話稱:“日本將永遠難忘蔣總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給予日本的大恩大德。最令日本人難忘的一件事就是,蔣總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日本以德報怨的恩惠。”
《朝日新聞》社論說:“蔣中正的光榮在領導八年對日戰爭取得勝利時達到高峰,使鴉片戰爭以來遭列強欺凌陷入半殖民的中國,一躍與美、英、法、俄並列五強之一。反對廢止日本天皇制度、反對分割占領日本,並以德報怨,其寬大胸懷,使我們銘感五內。”此時日本與中共建交已近三年,朝野上下感懷蔣公的拳拳之心依然溢於言表。
大韓民國總統朴正熙發表特別聲明:“蔣總統不但對導致二次大戰盟國勝利有偉大的貢獻,而且對韓國的獨立運動,也曾予積極的支持。蔣總統對二次大戰後為奠定世界和平和秩序的基礎,貢獻尤多。他的這些無法數計勳業,將永為韓國人民所難忘……”
他並發表悼辭:“……本人和韓國同胞暨全世界所有崇仰其勳業的人們,敬向蔣總統歷盡艱困而仍固守信仰、堅毅不拔的精神致最崇高的敬禮。”(《總統蔣公哀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