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7年01月19日】
2017年1月18日下午,神韻紐約藝術團在美國南加州的艾斯康迪都加州藝術中心(CA Center for the Arts, Escondido)上演了第二場,票房繼續火爆,觀眾滿場。舞台上流光溢彩,演員們儀態萬千,帶領現場觀眾神遊文明古國,獲得觀眾的滿堂采。神韻晚會的節目或者趣味橫生,或者引人深思,層次豐富,內涵深邃。中華五千年博大精深的神傳文化,以一場文藝演出的形式重現人間
當天下午的演出吸引了很多藝文界人士前來觀賞,包括音樂家、畫家、作家、文學教授等。雖然從事的文化藝術門類各自不同,但是他們均為神韻高超的藝術成就而折服,並表示藝術是相通的,他們從神韻的節目中得到了啟迪。因為各自的專業背景,很多藝術家觀眾對於舞台表演質量頗為挑剔。但是欣賞完神韻後,他們表示神韻的節目挑不出任何破綻。
著名油畫家:神韻對色彩的運用恰到好處
John Modesitt是位著名的油畫家,從事創作超過40年,其畫作被多國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並定期在歐亞美洲頂級的拍賣行出售。他曾代表美國繪畫界參加世界性畫展。他和日裔太太Toshiko Modesitt觀看了神韻藝術團於當天下午的演出。
作為畫家,Modesitt先生對神韻的色彩搭配讚不絕口,“很多對比色的運用,比如軟色調搭配硬色調、冷色調搭配暖色調。”他以今年神韻海報的設計為例,“把紅色跟綠色搭配,效果就非常好,給人一種動感,反差強烈。”Modesitt太太也稱讚神韻對軟色調的運用,“感覺很舒服,淺淺的色調,非常美。”
Modesitt先生表示,神韻給他以後的繪畫創作提供了靈感。“藝術有共通性,那種引人入勝、讓人身臨其境的藝術活力、能帶來同樣的靈感。”他認為,繪畫是靜態的,而舞蹈和音樂是動態的,“要麼動、要麼靜,其實裡面有相通的地方。”他覺得神韻將音樂和舞蹈的最高藝術形式融合在一起。
神韻的音樂也讓他大為稱讚,“音樂很棒,有點不同,因為既是中國的,又是古典的,合而為一,二者在這裡找到了交匯點。”
“舞蹈十分完美,找不到任何破綻”
談到神韻的舞蹈,Modesitt說起一個有趣的理論。作為畫家,他有一個習慣,對於任何整齊劃一的事物,他都會忍不住要尋找其中的破綻。“如果一個東西原本凌亂不堪,你也不會覺得怎樣。但當其接近完美的時候,只要有一小點破綻,你立刻就會注意到。”
在觀賞神韻的舞蹈節目時,他不由自主地在尋找任何一個演員在任何時刻發生的任何破綻,“可是他們完完全全地合為一體”,他沒有看到任何的破綻。
夫婦二人最喜歡的舞蹈包括傘舞和美猴王的舞蹈。太太喜歡傘舞中舒緩的音樂和演員們俏皮的動作,先生則欣賞其中對色彩的運用。美猴王的節目妙趣橫生,也讓二人忍俊不禁。
神韻的演員們對自己的藝術追求充滿熱情,也讓二人感嘆不已。“我們從節目中能感受到這種(熱情),這正是現在的年輕人所缺失的,我們缺乏這種東西。”這也從側面給他以激勵和啟迪。
“神韻之美只能親身體驗,無法用言語表達”
神韻節目中深邃的精神內涵讓他們印象深刻,Modesitt先生說,“我喜歡佛家的東西,不是那種作為裝飾的佛像等等,而是真正深層的東西。佛家的核心是善,其討論的很多都圍繞著善,這也是我希望在畫作中呈現的。”
他從神韻節目冊中了解到,神韻藝術團正在通過藝術的形式,將一種古老的文化重現人間,“這也是我想做到的,於我心有戚戚焉。”
他認為神韻的美無法賦予言表,“無法描述,你必須親自去看。這裡有太多東西,我不想說,因為你必須自己去看。”
資深小提琴家兼制琴師對神韻樂團讚不絕口
Carlos Romero是一位資深的小提琴家和制琴師,他從6歲開始演奏,音樂生涯已超過60年,先後跟很多樂團合作演出。同時他又是一位優秀的制琴師,多年從事提琴的維修。
因為自己的職業習慣,Carlos Romero非常注意神韻樂團的演出。“精彩,真是精彩!當然我在聽小提琴,他們有不少高難度的,節奏很快的部分,他們表現得非常優異,讓我吃驚。這些優秀的音樂家們技藝超群,從小提琴開始,小號家們令人難忘,打擊樂手,再配合舞台上的表演,太棒了!我簡直稱讚不完。”
神韻的原創音樂融合東西方元素,他認為處理得天衣無縫。而音樂家為了達到這種效果而付出的巨大努力,也讓他感動,“這是一種完全的、一輩子的付出。”
Romero稱讚神韻樂團各個樂器組“合而為一”。他說,“在聽(其它樂團)演出時,你經常能聽出不同的樂器組,卻沒有融為一體,好像一個樂器組開始一個音節,另一個樂器組又跳到另一個音節。這裡沒有(這個問題),(神韻樂團)好像大家都聯通起來了,太棒了!”
樂團的指揮,以及樂團和舞蹈的配合無間,也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我以前經常為歌劇伴奏,指揮可是要身兼多職。大家不太懂,以為指揮像這樣比劃比劃指揮棒就行了。可不是那樣,指揮需要對樂譜瞭然於胸,還得知道音樂如何配合舞蹈的節奏,他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他(神韻樂團指揮)做得非常棒!”
觀看神韻,也讓Romero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中國的傳統文化,激發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他說回去後會進一步閱讀這方面的資料,希望能學習更多相關知識。
第一次觀賞神韻,已經讓Carlos Romero難以割捨,他期待明年再來觀賞神韻晚會。
文學教授:神韻歌詞如古詩 打動人心
Mary Millet原是Palomar College的英語和文學教授,她和在海軍基地教授英語的女兒一同來欣賞了神韻。神韻給她們帶來了視覺上的震撼,“我們喜歡其中明亮的色彩”。
Millet教授表示,“舞蹈很美,音樂也很動人。女演員們儀態萬方,男演員們莊重得體,武藝高強。我特別喜歡人物從天幕到舞台上的樣子,太酷了,時間上分秒不差。”
女兒Millet小姐則傾倒於神韻講故事的方式,“故事中飽含著情感。演出前我們已經看了一遍節目冊,以便心中有數。表演非常精彩,看錶演還是比讀故事有趣多了”。
主持人解釋“神韻”的涵義,讓她們非常認同,她們也喜歡晚會中傳達出的精神內涵。Millet小姐表示,“我認為那詮釋了人們如何珍視過去的文化傳統,以及至今仍存在於他們文化中的神性。(神韻)音樂之美打動了我的心弦。我非常尊重他們對神性和文化遺產的展現。”
Millet教授對小舞劇《老子出西關》印象深刻,“我比較熟悉道教,曾經讀過《道德經》,所以與演出有共鳴。沒人知道老子來自哪裡又去了何方,我們甚至不確定他到底是誰。所以我覺得節目表現了他的神秘感,恰如其分,他就是來做他要做的事,然後飄然而去。”
作為文學教授,Millet教授很喜歡神韻的歌詞,“非常古典,歌詞打到天幕上是個好主意。讓我真正印象深刻的是好幾首歌詞採用了古典詩歌的形式,很古典,視覺上很動人。還有背景、編舞,還有歌詞和音樂,都採用一種古典的形式,我覺得非常有意思。”
神韻音樂中使用的中國樂器讓她們非常驚喜。女兒Millet小姐對二胡獨奏大加讚賞,在聆聽二胡的獨奏時,她仿佛沉浸於其中,令人回味無窮。母親Millet教授則更加鍾情撥弦的琵琶,“我沒聽夠,還想再聽聽”。而神韻原創音樂在晚會中高潮迭起,也讓Millet教授驚喜連連。
藝術家感佩神韻展現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
Karin Swarbrick女士是一名織品藝術家,1月18日下午她與母親Erika Swarbrick觀看了神韻紐約藝術團在美國聖地亞哥北郡加州藝術中心(CA Center for the Arts)的第二場演出。
觀賞演出後,Karin Swarbrick說,神韻演出的節目安排就好像一個美麗的編織品,“我看到有各種不同的背景的節目,從頭到尾穿插交織,安排得非常有序,有藏族舞、蒙古族舞,還有小和尚的故事和長袖舞,各有特色,又形成一體。”
她說,“我以前做過舞台背景設計,神韻的動態天幕令我吃驚,我覺得她將舞蹈藝術完美地結合起來了。”
Erika Swarbrick則是對有關赤壁之戰的舞蹈有很深的印象,她說,“這是一種獨特的呈現歷史的方式。”
作為織品藝術家,Karin Swarbrick很欣賞神韻服裝的用料和設計,她說,“神韻的服裝用料一定有許多真絲,看上去那麼輕飄飄的。我尤其喜歡蒙古族頂碗舞,這個舞蹈的服飾做得恰到好處。藏族鼓這個舞蹈也是,舞蹈演員一邊跳舞,一邊打鼓,這個震懾力很大。”
對於節目的精神內涵和中華文化的精髓,Karin Swarbrick女士也有獨到的見地。她提到,“我對佛教和道教的理念都比較熟悉,我覺得神韻節目能夠表現共產黨毀壞文化這一主題,是要有很大的勇氣的,我很佩服神韻的勇氣。我知道在當今的中國,想做出這樣的節目是不可能的。”
她說,“而我們回頭看看中國的歷史,很重要的一點是共產黨的出現是最近八十年到一百年,但是中國有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是在精神方面很有神性的一個文化,這些對中國文化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在過去的一百年裡,這個文化被毀壞了。所以我很高興得知神韻總部在紐約,能夠自由地表達中國文化的精華。”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