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7年03月03日】
編者註:地球的年齡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對科學家來說一直都是謎。其實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大師在他的著作中早已開示,告訴我們了這個謎底。這裡恭錄李洪志大師去年發表的《二零一六年紐約法會講法》中的一段講法。相信大家讀後,會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再讀下面的新聞也就知道其局限之所在。
“這個地球是一億年的歷史。有人說,怎麼會是一億年呢?科學家發現說二十幾億年、四十幾億年。造地球啊,不是無中生有的,是從宇宙各處拿的東西,也就是集中各種宇宙的殘渣碎塊。有用的、地球上需要的,就拿過來,可是那個東西原來就有了,組合成地球。你怎麼測定吧?你一測定它,它是以前的那個時間。人就是人,他總是局限在人的那種想法中。這個地球的真正年齡就是一億年,不能超過一億年。超過一億年,它的資源就全部不行了。”
*** *** ***
地球上是何時出現生命的?科學家一直嘗試解開這個謎團。
《自然》 3月2日登載研究報告說,科學家在加拿大魁北克的努夫亞吉圖克(Nuvvuagittuq)的鐵質沉積岩中,發現一種存在於37.7億~42.8億年前的微生物化石。
據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3月2日報導,參與此研究的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生物化學家杜德(Matt Dodd)說:“這些岩石是迄今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岩石中有很小、很特別的結構,科學家推測那是由微生物形成的結構。
杜德描述這種結構的岩石像“黏糊糊的肥皂變成的海綿狀的東西”,經過分析得知其中的化石含有大量的碳和磷元素,因此推斷其來源於生物體。
杜德強調,這些化石的特點讓他們非常確定幾十億年前即有微生物存在,而且根據化石所處的海底裂縫這樣的惡劣環境,可以想像火星等其它星球也會存在這樣的微生物。
國家公共電台說,其他研究者並不贊同杜德等研究者的推測結果。麻省理工學院的地質生物學家博薩科(Tanja Bosak)認為:“最大的問題是,怎樣理解岩石中所形成的這些簡單結構。”
博薩科解釋,在海底裂縫處存在各種地質活動,極可能形成這些結構的不是生物而只是某種運動。
博薩科說:“我們還沒有很好地理解那些結構特徵,其形成的條件以及是否確實與微生物有關。”而且,岩石的年齡不能反映生物化石的年齡,因此也不能確定那些形成化石的微生物所生存的具體年代。
近年來,不斷有研究報告指出,發現最古老的生命證據。《自然》2016年8月報導,格陵蘭南部伊蘇阿(Isua)的岩層中發現37億~39億年之久的微生物化石;2013年1月報導,澳大利亞西布的皮爾巴拉地區(Pilbara)發現34.9億年的細菌化石。
生命究竟有多久遠?或者說,生命起源於何時、何處?這是科學家一直在探討的問題,但是始終未找到明確的答案。
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SRI) 2016年9月28日說,試驗發現,無法確定與生命相關的基本分子RNA和DNA出現的先後次序,說明流傳已久的“RNA世界假說”(RNA world hypothesis)很可能是錯誤的。該假說設想RNA先出現之後轉化為DNA,進而DNA指導蛋白質合成。實際上,RNA和DNA兩種基本分子很可能同時出現,而且有各自獨立的變化過程。
此前,美國著名化學家托爾(James Tour)博士在他所著的《一位合成化學家的點評》(Animadversions of a Synthetic Chemist)之中論述,科普在誤導大眾,沒有講述學術界的真實情況。人們以為生物學家明白生命起源的分子機制,人們被灌輸“科學家了解生命起源”、“進化論”的錯誤概念。
事實上,科學界的很多人包括那些諾貝爾獎得主,都知道生物進化的假設是可笑的謬誤。生命起源一直是科學界無法解開的謎團。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