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的地球:4年中的燈光變化

【正見新聞網2017年04月30日】

美國航空航天局 ( NASA ) 不久前發布了2016年地球夜間圖像,並升級了應用平台,讓研究人員和愛好者們能夠更及時地拿到最新圖像。NASA地球觀測站發布的“每日一圖”中就有“夜間的地球”圖片,其中不乏對人類活動和氣象事件的有趣解讀。如下圖,除了韓朝明顯的燈光差距外,值得注意的還有韓國(專題)東南部海域那一大片星星點點的燈光,乍看百思不得其解。但據NASA的解釋,這片長條狀的光其實來自夜間出海的漁船,漁民們很可能在用燈光誘捕日本海魷魚。除了韓國南部海域,阿根廷附近的大西洋海域、印度尼西亞附近的爪哇海海域都曾被拍到漁船夜間活動的痕跡。

  

2016還有一些圖片揭示了人類聚居的有趣現象,如下圖中的埃及,燈光分布如同一條蝌蚪,開羅正是蝌蚪的腦袋。對比一下地圖,才發現蝌蚪的尾巴是尼羅河流域,雖然只占了5%的領土面積,卻滋養著埃及97%的人口。

  

“夜間的地球”項目捕捉到的大多數照明都來自人類聚居的城鎮,因此,對比一下四年內的全球燈光變化顯得十分有趣。哪些地區暗了下去,哪些變亮了?2012-2016年:印度新增“亮燈”區域領跑全球澎湃新聞 ( thepaper.cn ) 基於2012年和2016年NASA提供的前後兩版地圖,畫出了夜間燈光有顯著變化的地區。其中,紫色代表燈光大減,黃色代表照明大增。

  

從全球來看,燈光增幅最顯著的是印度,分布比較平均,其中北部地區最為突出。據世界銀行數據,近幾年印度勢頭良好,GDP增速從2012年的5.5%躍至2015年的7.9%,是目前成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經濟發展和城鎮化趨勢可能是印度燈光大增的主要原因。發展中國家裡,泰國和越南也是亮燈地區大增的國家,從圖中可以看到兩國首都,曼谷和胡志明市的城市輻射範圍顯著擴大,而越南的南部沿海城鎮也基本都是燈光新增地區。

  

與印度和東南亞相反,歐洲總體而言呈現燈光減弱趨勢。這可能受到了避免光污染的環保活動影響,也可能與經濟體收縮、人口減少有關。新照明則出現在了北歐的芬蘭和瑞典,以及土耳其。

  

再把目光轉到美國,可以看到中部燈光減弱,人口向東部遷移。德克薩斯州的Odessa市周邊是燈光增量最顯著的地區。

  

中國:沿海地區燈光增幅顯著中國的燈光多分布在人口密集的黑河—騰衝線(胡煥庸線)以東。和美國相似,2012-2016年間的燈光同樣顯示了人口從內陸流向沿海城鎮的情況。而大城市的燈光雖有消長,但總體的輻射範圍有不同程度的擴大。

  

成渝及西南地區的燈光變化:

  

東北三省的燈光變化:

  

三大城市圈的燈光變化: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