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初之光挑戰宇宙起源

蕭路

【正見新聞網2018年03月02日】

2018年2月28日,《自然》雜誌刊登了一則令人興奮的消息—天文學家可能發現了宇宙最早的恆星,堪稱宇宙原初之光。

研究者們通過射電望遠鏡探測一種特殊的21厘米波輻射。目前理論認為,由於最早的恆星的紫外線加熱氫原子,被加熱的氫原子會吸收微波背景輻射中的21厘米波的輻射。因此,如果發現了微波背景輻射中有21厘米波部分被吸收,這說明了宇宙最早期恆星的形成。

研究者們在澳洲偏遠的沙漠中架設了一台小型射電望遠鏡試圖觀測微波背景輻射中的21厘米波的吸收光譜,並成功發現了一段吸收光譜。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初期一片黑暗,是由各種高能粒子、光子、暗物質等等混合在一起的一團漿糊。隨著宇宙演化進一步膨脹,遠古恆星形成,第一次帶給宇宙光明。這次發現的21厘米波輻射光譜便是因為這些遠古恆星激發氫原子導致的。

然而這次的發現有兩點非常奇怪。一方面,這個吸收光譜對應的宇宙恆星形成時間比理論預計大幅提前,在宇宙大爆炸後1.8億年就出現了。也就是說,現有理論對宇宙初期演化的認識很可能不對,甚至可能動搖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根基。另一方面,這個吸收光譜比理論預計至少寬兩倍。天文學家們經過仔細研究後發現,只有假設暗物質在宇宙初期能夠和一般的物質粒子相互作用,才能解釋這一現象。然而目前理論認為,暗物質幾乎不和正常物質粒子相互作用。這次發現的原初之光無疑是對宇宙起源及演化理論的巨大挑戰。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