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8年03月30日】
二. 猶太人首度以耶路撒冷為都城:大衛築城、所羅門建殿(約3,000年前)
1. 「以色列」的由來
《雅各與天使角力》;古斯塔夫‧多雷木刻畫,1855年作品。(公有領域)
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Jacob)有天晚上獨自在曠野,突然出現一人要與他角力,二人纏鬥了一整夜,無法分出勝負。那人眼見即將黎明,急於離去卻被雅各纏住,無法脫身,便摸了雅各的大腿一把,雅各的腿因此扭傷,無法再戰。
此時雅各已經知道對方是天使了,便祈求天使的祝福。天使將他改名為「以色列」(Israel),意思是「與天使搏鬥者」,這就是「以色列」一字的由來。此後雅各的後代也稱為以色列人,他們在歷史上建立的國家,就命名為以色列王國或猶太王國。
由於荒年的緣故,以色列帶領全族70人到埃及去依附兒子約瑟(Josef)。約瑟是以色列最鍾愛的兒子,因而遭到哥哥們的妒忌,將他賣到埃及當奴隸。約瑟憑著智慧與能力獲得法老的倚重,在埃及當大官。在他的保護下,以色列人在埃及安居樂業,從遊牧轉為農耕。在生活穩定、糧食充足的情況下,人口逐漸增長。經過大約400年的繁衍生息,以色列人從雅各帶來的70人增加到超過200萬人。
2. 摩西率眾人出埃及
《摩西》,米開朗基羅,1515年。(Blorg/Wikimedia Commons)
人多勢眾的以色列民族讓埃及法老感到威脅,開始施以繁重的勞役,進而將以色列人視為奴隸,並採取殘酷的殺男嬰的手段來控制人口的繼續增加。這可能是猶太人在歷史上首次遭受到的歧視與迫害,時間可能長達數十年。在這個背景下,摩西(Mose)展現神跡,迫使法老答應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然後帶領以色列人穿越紅海,往故鄉的方向前進。此時大約是公元前1,260~1,250年左右。
《出埃及記 The Israelites Leaving Egypt》David Roberts,1828年。(公有領域)
在返鄉的途中,以色列人由於旅途的艱困以及對前途的惶然,而對神的信心產生了動搖,引起耶和華的憤怒,懲罰以色列人在遭受瘟疫和戰敗外,還必須在各地流浪40年後,才能回到他應許給他們居住的迦南地,而摩西也因為沒有遵照耶和華的吩咐,而無法帶領眾人踏入故土。
《摩西摔碎十誡石板》摩西因為眾民瀆神,憤而將刻有十誡的石板摔碎。林布蘭特,1659年。(公有領域)
以色列人為了使神的誓言失靈,在之後的40年間,頻頻向當地部族發動攻擊。然而一切一如神所預言,以色列人能攻占約旦河東岸的土地,卻無論如何也不能戰勝西岸,也就是迦南的部落。他們真的就在外地輾轉漂泊了40年,直到當初不信神的那一代全數死去,流浪的刑期也即將屆滿為止。
以色列人在約旦河的東岸,準備渡河攻入迦南的前夕,摩西離世,的確如神所言,未能帶領眾人回到故鄉。據《聖經‧舊約》記載,耶和華將他葬在約旦河東岸的山谷中,至今無人知道位於何處。
歷經千辛萬苦回到故鄉後,以色列人仍舊過著遊牧的生活,12支派的後代散居在迦南各地,並未形成國家。遊牧民族經常為了爭奪地盤而互相攻擊,以色列人也不例外,經常和周圍的部族發生衝突,也曾經試圖攻占撒冷,但沒有成功。一盤散沙的情況直到200年後,第一個王掃羅(Saul)出來領導全族一致對外才發生改變。
3. 大衛王:奠定以色列盛世的英雄
《大衛》米開朗基羅,1504年。(Jörg Bittner Unna/Wikimedia Commons)
掃羅在位40年,戰死後由大衛(David, 約公元前1040~970年)繼任為王。大衛年輕時曾經用石頭擊殺巨人歌利亞(Goliyat),成為國王后統一以色列、打敗周圍部族、攻占耶布斯人(Jebusites,據說是諾亞之孫迦南所生之子耶布斯的後裔)的堡壘,定都於此,命名為耶路撒冷,意思為平安、和平。這是耶路撒冷第一次作為以色列人的首都,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
大衛高舉巨人歌利亞之頭 David raises the head of Goliath as illustrated by Josephine Pollard,1899年。(Fæ/Wikimedia Commons)
大衛擴建堡壘為都城,將放置摩西《十誡》的「約櫃」搬到耶路撒冷供奉。如此一來,這個城市既擁有象徵上帝所在的亞伯拉罕祭壇石,又迎來了神為她的子民所定戒律的信物,從此以後耶路撒冷成為猶太人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大衛原本計劃蓋一座殿堂來供奉約櫃,但被先知阻止,因為這個使命是被安排由他的繼任者所完成的。從現代考古的研究來看,大衛只修築了耶路撒冷的城牆與部分的宮殿,或許也是因為大衛時期的以色列王國還只是個小國,並不具備大興土木的能力。大衛修建的地方被稱為「大衛之城」,位於聖殿山的南邊一壠狹長的小丘上,也的確沒有太多的發展空間。從考古研究的想像復原模型來看,大衛之城與其稱為城市,毋寧說是防禦性的城堡還比較恰當。
大衛之城復原模型。聖殿山在圖的上方。(Ariely/Wikimedia Commons)
大衛30歲為王、70歲去世(公元前970年),葬在耶路撒冷。在位40年間,他使以色列統一、王國走向強盛,讓耶路撒冷成為信仰及政治中心。從他在世時一直到現代,大衛都是以色列人最崇拜的英雄,他是一名勇敢的戰士,也是一位詩人。猶太文化的標誌,也就是現在以色列國旗上的藍色六芒星,即被稱為「大衛之星」。
《大衛王譜寫聖詩 David Composing the Psalms》, Paris Psalter 10th century。(公有領域)
以色列國旗的藍色六芒星,即被稱為「大衛之星」。(公有領域)
4. 所羅門王:開創以色列王國的黃金時代
所羅門(Solomon,公元前970~931年在位)是大衛的兒子,在大衛死後繼任為王,以具足智慧、財富與權勢聞名於世,留名於史。在他的統治下,以色列強盛富庶,耶路撒冷也不斷擴建,各方民族前來朝貢,甚至包括遠從東非而來的衣索比亞女王(這段因緣使衣索比亞至今依然信仰基督教,沒有改信在非洲普遍信仰的伊斯蘭教)。
《所羅門王在王位上 Solomon at his throne》, painting by Andreas Brugger, 1777。(公有領域)
所羅門聖殿想像復原圖(公有領域)
所羅門用了10年的時間建造聖殿,地點選在大衛之城北邊的山丘上,也就是千年前亞伯拉罕獻祭以撒的那座山。從想像復原圖來看,所羅門所完成的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供奉約櫃的聖殿是整個建築群的核心,四周圍繞著堅固的城牆。這座聖殿維持了將近400年,在公元前586年被巴比倫人所毀。由於猶太人後來又在這裡重建了一座聖殿,所以將所羅門所造的聖殿稱為第一聖殿。
俄羅斯人繪製的所羅門王手持聖殿模型的畫像 (18th century, iconostasis of Kizhi monastery, Russia) 。(公有領域)
所羅門聖殿結構想像圖,殿門朝東以迎接日出,約櫃放置在後殿。(Mattes/Wikimedia Commons)
至於所羅門聖殿是否就蓋在那塊亞伯拉罕時作為祭壇的磐石之上,則眾說紛紜。因為這座聖殿早在2500年前就已經毀滅了, 數千年來聖殿山上先後興建又拆毀的建築不計其數,遺址互有重疊。若要運用現代考古挖掘的方式來進行確認,以當今耶路撒冷在信仰、社會及政治上的特殊性與敏感性,恐怕一時間還無法開展(詳見本系列第九部分「考古形塑的耶路撒冷」)。
(未完,待續。)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