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8年07月28日】
——讀日本腦科博士山嶋哲盛《百年賢腦 ・ 健康法》(6)
人體由大約60兆個細胞組成,包括腦細胞在內的所有人體細胞的細胞膜,其主要成分就是脂肪酸,而脂肪酸也就是油脂的主要成分。如果我們每天攝入的是通過化學溶劑抽取法精製的色拉油(又稱沙拉油,人們普遍食用的精煉植物油),這些有毒的溶劑和幾次高溫加熱所產生的被稱作猛毒的神經毒4-羥基壬烯醛,必然使得人體變成容易發炎、過敏的體質。而脂肪占60%的腦細胞,更易受損。
這一次,我們集中分析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兩種油:菜籽油和大豆油,看其製作法,到底毒害有多大。
用來提取色拉油的〝有毒化學溶劑〞
現代化大批量生產色拉油的大手企業,它們使用的抽油法,普遍屬於化學溶劑(烷,有毒物質,日語:ヘキサン,來自石油)抽取法。根據日本著名腦科專家、醫學博士山嶋哲盛在書中所提供的資料,這種化學溶劑毒性極大。他把日本專門生產這種溶劑的廠家網頁上如實記載的公開信息,轉述如下:
〝不慎吸入人體時:要把受害者移至空氣流通處,以容易呼吸的姿勢,讓受害者休息;如果感到很不舒服,請就醫接受治療和處理。
沾到皮膚時:要把污染的衣物脫下來,趕緊用大量的水和清潔劑洗淨皮膚;如果皮膚出現刺激反應,或者身體感覺不舒服,請接受醫生的診斷,並進行處置;被污染的衣物,再度使用前,一定要清洗乾淨。
進入眼睛時:用水小心地清洗數分鐘,如果使用隱形眼鏡,能夠簡單取出,請把隱形眼鏡取出來,之後繼續清洗眼睛;如果眼睛的刺激一直得不到緩解,或者身體很難受,請趕緊就醫處置。
誤飲進入體內時:趕緊漱口,就醫處置。
可能出現的急性症狀和遲發症狀:眼睛、鼻子、喉嚨受到刺激;引起欲睡、頭痛、運動協調機能障礙;皮膚如果長期受到刺激,皮膚會出現脫脂、龜裂、以及皮炎症狀。〞(日文可參見廠家網頁)
人們很難相信,如此危險的化學毒物,為何會被運用於食用油類的生產製作。也許有人說,會不會這些毒物,到最後,會被高端技術全部清除?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菜籽油和大豆油的製作過程。
食用油內殘留溶劑的量,是否構成危害?
山嶋哲盛說,日本使用菜籽油最多,原因在於:它含有60%的油酸,比較不易氧化,對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疾患的預防非常有益,跟世界公認的橄欖油成分相似。
不過,跟橄欖油不同的是,它含有22%左右的亞油酸。這種亞油酸,原本是有益的。然而,卻容易因加熱、見光而迅速氧化,是造成動脈硬化、炎症、過敏症的原因之一。不僅如此,亞油酸經過高溫加熱,還會嚴重毒害神經細胞的毒素,4-羥基壬烯醛。
對於菜籽油,日本使用的抽油法有兩種:一種是機械壓榨法(成本高,無法長期保存,價格較貴),一種就是普遍使用烷這種化學溶劑抽取法。菜籽的原料被溶劑溶解後,就會含有大量的毒物;為了去除這些有毒化學溶劑,不得不高溫加熱,過程中產生大量神經毒素。這還不止,無論如何清除,總會留下少量的殘留溶劑。
山嶋說,有大手企業曾公開這些數據,最大殘留量達到5ppm(百萬分率),這數據是否可怕呢?
據日本殘留農藥基準,米是0.2ppm,圓白菜是0.5ppm,那麼相對色拉油的5ppm,可謂驚人的差別。即使殘留農藥量如此低,人長期食用,也會讓人體積攢毒素,有致癌風險,何況5ppm,絕對不容忽視。這些大量生產、保存期長的色拉油,雖然不容易腐敗,省了麻煩,卻多了讓人看不見的危機。
大豆油經過三度高溫加熱,神經毒激增
而大豆油的製作,幾乎都是化學溶劑抽取法,原因在於,大豆與菜籽和橄欖不同,即使將大豆打成粉末,也不會輕易出油,如果用低溫壓榨法,很難抽出油來。為降低成本,普遍採用化學溶劑。
首先,用60度左右的溫度,將大豆片狀化;第二步,投入化學溶劑烷,抽出原油;第三步,將原油精製。同樣的,為了清除油中投入的有毒溶劑,要高溫蒸發,這就跟菜籽油一樣,很可能殘留了不少的溶劑。此為一個危害。
之後,原油裡還含有臭味,還要高溫250度左右,進行脫臭處理。也就是說,整個過程,不僅留下了殘留溶劑,還經過了三度加溫。然而,大豆油裡含有的半數的成分,都是最怕加熱的亞油酸,每一次都會產生大量的神經毒,三度加熱,尤其後兩次的高溫,產生的毒素,不知有多少,至少比菜籽油危害更大。
這些油,在日本經常被用在油炸食品中,且都是兩年左右的保質期,即使擺在貨架,不再加熱,就因為光線的作用,都很容易氧化;加上幾度加熱,激增的神經毒,已經非常可怕;買回家中,再次加熱,就是第四次高溫加熱!何況飲食店鋪的油炸物,長期反覆加熱的油,對身體來說,會是什麼樣的傷害,已經難以想像。
看看今天越來越年輕化的失智症、健忘症、腦瘤,還有憂鬱、自閉、暴躁、無端殺人等精神方面的疾病,山嶋說,其中一個要因就是這些色拉油。它所含有的毒素,無聲無息地引發腦神經細胞中毒。此外,到處聽到的過敏症,肝炎和大腸癌等,也與這些油脂有關,應該引起人們的警惕了。
今天的很多現代病,是飲食造成的。食用油每天都在使用,千萬要謹慎對待。儘量選擇天然壓榨法製作的植物油。
關於玉米油和紅花油
此外,日本還有玉米油和紅花油,玉米油雖然含有優質的抗氧化物質,但是其含有的亞油酸比大豆油還要大,加熱十五分鐘,一樣產生大量的神經毒素。而紅花油,原料大多來自美國和中國,據說其亞油酸的含量居植物油之首,雖然某些特殊品種例外,但是為安全起見,在無法分辨的情況下,加熱料理最好不要使用它。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