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9年07月08日】
──司徒雷登《隱居隨筆》
司徒雷登(1876~1962)是一位出生在中國,又在中國生活了五十年的美國傳教士,他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他創辦了一所名校──燕京大學,為中國培養了近萬名優秀的知識份子。
他同時也是一位外交家,在國共雙方交戰的關鍵年代臨危受命,擔任了美國駐華大使,試圖挽救中國局勢,可惜力有未逮。
晚年的他身染重病,在人生的最後,完成了著作《司徒雷登回憶錄-在中國五十年》,內容除了敘述一生在中國的見聞外,更提及共產主義的本質及目的,在今日細細品獨,不禁令人感佩他在半個世紀前對中國及共產黨的真知灼見,筆者謹精選其隱居隨筆(回憶錄結語)篇章,供讀者參閱:
司徒雷登(左)與蔣介石(中)、馬歇爾(右)合影。
隱居隨筆(回憶錄結語 節錄)
有三件影響了我一生:就是信仰、教育和中國,我覺得,我對這世界唯一有意義的貢獻,就是將我在中國所經歷的那一切寫出來。
我對中國人民的同理心很早就被喚起,我在很早就反對外國對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以及外國人在中國所享受的那些不該有的特權。我與中國民眾同樣抱著那種要民族富強的心願,我似乎與中國人有種同樣的心理,這心理影響我的態度及生活。
我深信一個獨立、強大、不對任何外國有怨恨、懼怕的中國是太平洋地區穩定的基石,甚至更進一步的說:中國可以成為世界和平的寶貴資產。中國古聖先賢的傳統遺訓與人類進步的共同目標是一致的,中國並非一個生物的或種族的單位,而是一個文明的統一體制,保持中國的自由、獨立與領土的完整與全世界的和平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我的一生就是致力於這種事業。
英國哲學家羅素博士在他所寫的《中國之問題》提到貪婪、軟弱和無情是中國人最大的弱點,但我反而認為,妒忌心還有懷疑是中國人更容易犯的毛病。這毛病源自於這個民族的儒家文化,它與世界其他民族的弱點成了一個對比,但是整體而言,中國人的優點實在是多過於他們的缺點,我也是因為這樣喜歡上了中國的文明……
中國人的心就像中國人的家庭是一樣的,他一般不對外人開放,一如在北京城裡面有很多古老傳統的美麗住宅,一個普通的旅客無法看到建築的全部。那住宅外面完全被圍牆遮蓋,金漆的大門老是關著,縱使有一個客人到訪了,也只能看到住宅外的一個部分,但是哪些住宅深處卻有著一連串的院子,有許多古樸的房舍、深邃的門洞,蜿蜒的走廊、山水、池塘……那些賞心悅目的點綴。
中國人雖然總是在外人面前擺出一副無感覺的假面具,但是如果這道假面具被打開,那展現的就是一種信賴的好感,我們就可在那房屋內享受到最優渥的招待,就像我的秘書傅涇波先生,他是我燕京大學的學生,當我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人關押時,他就一直想要救我逃出,之後我們一直持續了三十多年的友誼,他就像我的兒子一樣,我在四年前生了重病,他對我更是充滿了愛護與忠誠,他對我照顧得無微不至,甚至將一家人搬過來與我同住,之後他們全家人輪流照顧我,這也是我能恢復健康的主要原因。
就任大使時的司徒雷登(攝於1946年)。
我這一生過了兩次隱居的生活,第一次是被日本人囚禁了三年半,第二次則是我近年的臥病期間,這二次經驗幫助我了解了今日世界人們所遭到的苦難,尤其是那生活在中國的人們。我已七十八歲,綜觀這世界有一場偉大的戰爭仍在持續著,這場戰爭與每個人、每個國家甚至全人類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那就是,我們是否要讓那堅持無神論、沒有靈魂、集權的共產主義征服並控制世界???
我們美國一直堅持著個人的民主自由,對神的信仰,對人類尊嚴的尊重。我們自由世界與共黨的理念絕對是不能並存的,共產黨已經宣布了他的社會目標,但卻採取了不擇手段的邪惡原則,他們將欺騙發展成最高藝術,依賴著武力、謊言作為手段。那怕它們能看出將人類推向地獄的深淵能有利於它們的目標,它們仍會豪不猶豫地進行下去。很多年前中共的領導人毛澤東告訴我,他將不惜一切代價讓世界走向共產化!!共產黨的手段常常變更,戰略也可能修正,但主要目標是永遠不變的。
位於杭州天水橋耶穌堂弄的司徒雷登像。
共產黨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它們的信仰與價值觀與我們有不同的標準,很明顯的,它們認為:反對他們一切的革命活動就是最大的罪行!它們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是所向無敵的。我真的巴不得我們自由世界對於我們民族的信仰也像他們這樣的狂熱,我從來不相信這種建立在唯物主義以及壓制一切反對批評的政權能夠長久的存在,我真的希望民主世界的人們都能成為反共的人,只有堅持道德與對神信仰的價值觀,才能獲得希望與力量……
最後我想提及過去在中國創立燕京大學的校訓──「因真理 得自由 以服務」,這是出自於聖經的名言,我們必須明白真理,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才能得到自由,我已暮年,我一直認為有信仰的人越多,這世界才會有進步,人類才會有幸福的生活。我畢生都將堅守這理念及信仰,那怕時局如何混亂,我都始終堅信在這混亂的背後有一個未知的強大力量在看護著我,神永遠的愛著我們。
參考史料:
《司徒雷登回憶錄-在中國五十年》司徒雷登著 新象書店發行 198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