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削峰能力被高調宣傳 專家指混淆視聽

駱亞

【正見新聞網2020年08月05日】

每次長江上游的洪峰通過三峽大壩後,中共黨媒都要大力吹噓三峽水庫對洪水的削峰作用,近日報導剛通過的三峽的長江第三號洪峰也不例外。水利專家王維洛表示,當初中共許諾老百姓的是,三峽大壩建成將沒有洪水,而不是起削峰這點作用。中共報導是混淆視聽。

「三峽工程攔這麼點洪水,沒有起什麼大的作用」

據黨媒新華社報導,7月27日,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開始通過三峽大壩,當日14時洪峰入庫流量達到6萬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為3.8萬立方米每秒,攔洪削峰達36.7%。按照長江委調度令,三峽工程減輕了長江中下游防洪壓力。

報導稱,28日14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已由峰值6萬立方米/秒降至4.9萬立方米/秒。至此,「2020年長江第3號洪水」通過三峽大壩,向中下游演進發展。

對中共的宣傳,水利專家王維洛對大紀元表示,「現在看看長江中下游的這些水文站的這個水位,南京超歷史最高水位,大通超歷史最高水位……洞庭湖接近歷史最高水位,鄱陽湖達到歷史最高水位……三峽工程攔這麼點洪水,你沒有起什麼大的作用,沒有起到當初答應給老百姓的(防洪)作用,這是關鍵。」

當初中共許諾的三峽工程攔洪能力

王維洛接受大紀元專訪時表示,「我們要看它當時向老百姓許諾的是什麼,不是你說你攔了三分之一(的洪水)。這沒用的。」

他說,看三峽工程防洪作用,首先要看當時中共中央批准三峽工程之前,它是怎麼給老百姓來宣傳三峽工程的防洪功能的,要和現在它所展示的防洪功能作對比,才能看出它為何要建三峽大壩,及現在做到了它當時的多少目標。

他舉例說:「當時李鵬在自己所寫的《大江曲》中宣稱有了三峽工程以後,就沒有長江滔滔洪水,也沒有老百姓悲愁了。」

「當時中共副總理鄒家華給全國人大代表講解三峽工程的防洪效益說,長江河流超過八萬立方米每秒歷史上有八次,最大的1860年、1870年都已經接近十萬立方米每秒,他說有了三峽工程以後,十萬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我們就不怕了。」

「前不久去世的、被大陸稱為『三峽工程』之父的鄭守仁,在當時三峽還在建造之中,也曾於《三峽工程日報》上寫詩表示,三峽有了大壩以後,洪水再也不能逞凶狂,意思就沒有洪水了。」

「三峽總公司總經理陸佑楣當時也對著記者說,如果三峽工程建成的話就沒有1998年的洪水。」

而如今,面對長江流域的滔滔洪水,中共官媒只是大肆吹噓三峽工程對洪水的削峰作用。同時,中共官媒沒有報導,長江第三號洪峰通過三峽後,三峽水庫的泄洪量反而持續增加。

三號洪峰通過三峽後 三峽大壩持續加大泄洪量

根據大紀元記者觀察,黨媒宣稱第三號洪水通過三峽大壩的第二天(7月29日)上午7點,官方未公布三峽水庫入庫量,但出庫量卻高達4.02萬立方米每秒,比第三號洪峰經過時的泄洪量(3.8萬立方米每秒)還大,當日三峽水庫的水位為163.33米。三峽水庫的正常蓄水水位為175米。

大陸長江水文網公布的29日長江流域實時水情,包括三峽水庫的水位和動態流量。(網絡截圖)

次日(7月30日)凌晨2點時,三峽水庫的泄洪量繼續增加,出庫量達到4.03萬平方米每秒,三峽水庫的水位繼續下降,降低至163.07米。


大陸長江水文網公布的30日長江流域實時水情,包括三峽水庫的水位和動態流量。(網絡截圖)

中共官方的數據顯示,當長江第三號洪峰通過三峽向長江中下游演進時,處於安全水位的三峽大壩卻持續加大了泄洪量,令長江中下游防洪壓力增加,而不是如黨媒聲稱的防洪壓力減輕。

三峽大壩在汛期加大泄洪量,有其緣由。在當初三峽工程論證時,泥沙組專家曾說,長江下游的堤防能力強,要利用洪水把泥沙衝出水庫,減少淤積,來解決三峽大壩因泥沙淤積導致大壩安全問題。

前水電部副部長李銳曾在「對歷史負責到底:回憶三峽工程上馬過程的始末」中表示,究竟汛期到來時,三峽水庫是要關閘蓄洪、減輕下游洪災呢,還是開閘泄洪,減少庫區淤積、加重下游洪災?泄洪保了水庫壽命、那三峽水庫實際上就根本沒有防洪能力。

3號洪水又即將形成,使得已位移、變形的三峽大壩防洪或處於更加危險之中。

大陸專家改口 承認當初反對三峽工程的意見

王維洛表示,現在大家引用比較多的是長江水利委員會著副總工程師陳桂亞前不久所說的,三峽工程不能包打天下,也不能說三峽工程能把洞庭湖的這個洪水了給防了。

「但原中共水利部部長錢振英當時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決定三峽工程上馬那次會上說,現在洞庭湖不行了,我們要用三峽工程來取代洞庭湖的功能。」他說。

當時在三峽工程論證過程中拒絕簽字的九位專家之一的陸欽侃先生,他反對建三峽工程的主要的理由就是說三峽工程防禦洪水的效益很低。

陸欽侃先生曾將長江洪水大致分為三類,全流域洪水、上游的洪水及中下游的洪水。三峽工程對中下游洪水它是沒有任何作用,因為雨不在它控制的範圍之內;三峽工程對僅上游有洪水而在下游沒有洪水,下游的河道可以消化這些洪水的情況下起作用,但對這一類型洪水三峽工程只是起了更壞的作用,因為三峽大壩的存在把出水口擡高了,只能增加上游地區的洪水,特別是重慶的洪水。

三峽大壩在降水量不大的年份才一次性攔洪

大陸大壩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日前接受黨媒《新京報》採訪,就為何三峽大壩不能一次性把洪水全攔住問題回應說,實際上,三峽大壩也會一次性把洪水全攔住。

他說,比如在降水量不是很大的年份,三峽大壩通常是全年都不泄洪,這說明所有的洪峰都百分之百被攔下了。然後,通過增加發電流量,才把攔下的水下泄。在降雨豐沛的年份,汛期通常只能實現對每一次洪峰進行削峰作用,而不能將全部洪水攔住。

但對只能實現對洪峰進行削峰作用的三峽大壩的攔洪率的水平,他又稱,「一定要比較的話,可以與美國胡佛大壩比。」而他自己說,美國胡佛大壩攔洪率基本上相當於100%,有能力什麼時候來洪水都可以全部攔下。

三峽大壩是矛盾體 無法同時兼顧上下游大城市的要求

張博庭對三峽大壩攔洪作用的說法自相矛盾,王維洛先生向大紀元介紹,三峽大壩就是一個矛盾體,因為上游和下游要求都是不同的。

王維洛表示,作為武漢它希望三峽閘門給關上,最好一點也不要流進來。那麼三峽它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它放出兩萬五立法米每秒,它要發電、要賺錢,不可能一點水也不往下放的。

「那麼對於重慶主城區的人來說,他希望三峽那個門也不要攔蓄什麼34%,六萬立方米每秒的水就趕緊過去,我的朝天門可能水位就是180米或179米。」

27日,長江三號洪峰,重慶朝天門洞及碼頭都被淹了。(視頻截圖合成)

他表示,「重慶是要求你趕緊把水都給放掉,而武漢對三峽的要求最好把水蓄足,你一點也不要往下放。」

「所以三峽大壩做不到既要滿足重慶、又要滿足武漢,你不可能兼顧兩方面的要求。此前黃萬裡就說你在兩個大城市之間不能建大壩的。」

「27號那天,寸灘的水位已經184米,那個朝天門門洞淹了,朝天門的派出也淹了。」他說,這次災情,海外能看到的都是透過自媒體透露出來的一點點消息,「今年三峽庫區烏山、巴東、萬州等地洪災相當厲害,死的人很多。像萬州不應該死那麼多人,完全是新建的,從地勢上來說也不應該淹的。」

王維洛認為,從三峽工程的論證開始,就知道根本是一個錯誤的工程,這個投入天文數字資金的工程,「根本就是(長江中下游)頭上懸著的一把劍,按照毛澤東說的話意思就是你頭頂一盆水是睡不著覺的。」

他說:「我們在災後必須要學會思考,為甚麼中國的生態環境會走到這樣地步,是不是我們治水政策錯誤一步步到今天。」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