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玉

【正見新聞網2021年09月26日】

歡迎回到馨香雅句,我是雅蘭,上期我們和大家談到古人的芳香生活,古人除了芳香生活之外,還有很多配飾,比如像玉,提到玉,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從皇帝到平民,很多人都很喜歡玉,不管從身上佩戴的,還是家裡擺設的,中國文化中也有很多關於玉的描述,比如我們形容一個女子很美麗叫亭亭玉立,形容一個男子很瀟洒叫玉樹臨風,還有很多人的名字裡也會帶玉,像賈寶玉、林黛玉等等,中國文化裡為什麼和玉有這麼深的聯繫,中國人為何這麼喜歡玉呢,今天我們來和大家探討一下。

1、祭祀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玉字的本身,你知道嗎這個玉字原本不是這樣寫的,秦朝之前,玉字沒有這一點,是個「王」字。後來當「王」字出現了之後,為了區分,就把原本代表玉的「王」字加上一點,成了「玉」字。整體看起來,就像繩子上串了三片玉,而三表多數,象以繩子將許多塊玉片串聯。和玉相關的還有一個「禮」字,「禮」字上半部,在古文字當中上面是兩串玉石,下面是一個祭祀的器皿,意思是在一個祭祀的器皿上放了兩串美玉,用來祭祀神明,所以玉最早是用來祭祀的,為什麼玉能用來祭祀呢?

漢代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者。」也就是美麗的石頭,玉藏於石頭當中,經過上億年千萬年才形成,古人認為它們吸收了天地的精華,也被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玉也被稱為石之王,也就是石頭中的王,所以用「石之王」來祭祀神明,和神明進行溝通。

考古中發現了大量的玉器,我們說兩個地方一個是紅山文化,一個是良渚文化,良渚文化中發現很多玉器都是用來祭祀的,比如像一些玉琮、玉璧,到底是怎麼來祭祀的呢?

《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為什麼要用蒼璧祭天呢,我們知道這個壁它是外圓內圓的,因為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所以就用圓的壁來祭天,用方的琮來祭地。

而且在顏色上也有講究,古人會用不同顏色的玉,來祭祀不同方位,之前我們和大家分享過五行金木水火土對應五方,東方屬木對應青色,所以用青玉祭祀,南方屬火,對應紅色,所以用紅色的玉祭祀,西方屬金,對應白色,所以用白色的玉祭祀,北方屬水,對應黑色,所以用黑色的玉祭祀,中間對應五行的土,屬黃色,所以用黃色的玉去祭祀。

古人除了用玉來祭祀神明之外,還會用玉來安頓靈魂,比如我們在墓裡會發現很多的玉器,這些玉器是干什麼用的呢,比如有一次我在博物館看到圖片顯示,有個墓主人周圍布滿了玉石,這麼多玉石到底有什麼象徵意義呢?

鄭玄注《周禮》中說:「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璧在背,琮在腹,蓋取像方明神之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墓主人身邊擺放玉器的方法,也是按照祭祀當中,祭祀天地四方的方位所設定的。

商朝武丁他的妃子叫婦好,在婦好墓裡就出土了很多玉器,是迄今所發現商朝玉石最多的一個王室墓,裡邊有很多玉琮、玉圭。

還有我們會在墓裡發現很多玉蟬、玉豬,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蟬的生命歷程,其幼蟲在地底下生活幾年甚至十幾年,然後從土裡鑽出來退殼成為蟬,象徵人希望他能儘快往生,很多墓主人手裡還會握著玉豬,豬象徵著財富,在中國文化裡最高規格的就是金縷玉衣了,把上千片的玉片用金絲連在一起,裹住全身,古人認為這樣可以保護屍體不腐化。

2、禮器

玉除了用於祭祀,也會用於禮器,周朝的時候很注重禮樂教化,會用編鐘和磬來演奏樂曲,夏、商、周祭祀時所使用的樂器磬就是玉石做的,玉磬發出來的聲音非常清脆悅耳,再和銅製的編鐘敲擊聲相合,也被稱為玉振金聲。

另外周朝的時候,天子和諸侯相見他們都會持玉圭,不同的身份地位拿的玉圭長度也會不一樣,周朝時有專門管理玉的部門,稱為玉人,玉人的職責就是製做不同形制的玉,給天子、公侯伯子男不同的社會階層使用,目的是用玉來區分身份的不同。

還有玉器也常用作禮器來代表和平友好,古代兩國之間有了紛爭不希望有衝突,便會「化干戈為玉帛」,相互之間贈送玉器,來代表和平友好溝通。

還有玉也象徵著皇帝的信譽,因為從秦朝到清朝,皇帝的印章都是玉石做的,叫「玉璽」。最早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秦始皇命人把一塊玉刻成傳國璽,又命李斯在上面刻了八個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秦亡後,這個玉璽就傳到了漢高祖劉邦,後來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歷經隋唐到五代十國的時候,相傳這個玉璽就失去了蹤影,到了宋朝明清的時候,皇帝的玉璽有了更多不同的形制。

3、比德與玉

玉除了用於祭祀和禮器之外,君子會比德與玉,因為玉石很溫潤,質地美,色澤美、觸感美,聲音清脆悅耳,很符合東方的審美,後來玉石逐漸從貴族走入人們的生活,在中國文化裡,玉也成為君子的化身。

《詩經﹒衛風》中有一首詩中寫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說這位君子非常文雅,他的性情就好像經過玉石的切、磋、琢、磨一樣,溫潤有修養。

《詩經》中還說:「言念君子,溫其如玉。」這首詩是說一個女子愛慕一個男子,這個男子的性情就像玉一樣溫和。

玉石怎麼和君子有了聯繫呢?《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這段話意思是玉溫和潤澤,就像人的性格溫順寬和,有仁愛之心,這是玉代表的第一種德行—仁;第二玉有較高的透明度,從外面就可以看到內部的結構和紋理,就像君子表裡如一,內外一致,這是玉代表的第二種德行—義;第三優質的玉可以做成樂器,玉質地堅硬細膩,所以敲擊出來的聲音清揚而舒展,能夠傳到很遠的地方,就像君子有智慧並能傳達給周圍的人,這是玉第三種德行—智;第四玉雖然硬度不高,但它寧可碎也不彎曲,有寧折不曲的特性,就像君子堅貞不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是玉代表的第四種德行—勇;第五古人說玉「銳廉而不忮」,就是說玉雖然有斷口,但是並不鋒利,不會傷人。就像君子一樣,潔身自好,不去傷害他人,這是玉代表的第五種德行—潔。

「玉」的五德:仁、義、智、勇、潔;將玉特有的自然屬性,演變成君子道德的比擬、人格的象徵,所以玉自古以來得到人們的偏愛。《禮記‧玉藻篇》中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

意思是君子佩玉在身上,如果無特殊情況不會把玉摘掉,玉成為君子品格的象徵,君子也以玉來自我提示,要像玉一樣修養自我的品行,所以古人都會佩玉。

玉器佩戴發出的聲響還能使人保持美好的儀態,西周時玉器的佩戴就出現了組佩,組佩就是兩塊以上的玉組合一起佩戴,《禮記》中說「行步則有環佩之聲」 ,就是走路的時候,能聽到玉佩之間互相碰撞發出的叮叮咚咚的聲音,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古人認為當一個人內心很安定從容的時候,他的步伐也會從容而安定,身上的玉珮便會發出有節奏的聲響,非常悅耳好聽。而當一個人內心慌亂的時候,他的言行也會慌亂,這時候玉器碰撞的聲音也會顯得雜亂,這時的玉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物質,它還融合了中國文化裡修身養性的內涵。

詩詞中說「聞麝蘭之馥郁聽環珮之鏗鏘」也是說一個人還未看到她,就聞到她身上發出的麝香蘭花香,聽到她身上環珮叮咚的聲響,所以這個人的出現不僅是視覺上的美,還有嗅覺上的美,還有聽覺上美,中國文化裡玉也成為君子文質彬彬的象徵。

因為中國文化裡玉和人有這麼緊密的關係,所以在傳統文化裡,男孩一出生就和玉有關。直到現在這個文化還在沿用,我們先和大家說個故事,國內某著名演藝圈人士,一天他給朋友圈裡發了條簡訊,意思說「今日有弄璋之喜,請大家某日小聚。」很多人收到之後就納悶,弄璋之喜是什麼意思,有人說璋是玉這我知道,弄璋之喜是什麼意思呢,老王家是新弄了一塊玉嗎?「弄璋之喜」出自於《詩經.小雅》「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古代王侯貴族上朝的時候都會拿一塊玉圭,古代君子都會在衣服上佩一塊玉佩,所以從西周開始,誰家生了男孩就給他拿著玉去玩,希望這個男孩長大之後有像玉一樣美好的品格修養,並且能貴為王侯。這就是「弄璋之喜」的由來。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中國文化中玉石被稱為山川的精華,它經過億萬年的沉澱,形成溫潤美麗的質地,最早用來祭祀神明,後來成為禮器,再後來化為君子所蘊含的高貴品行,或許正是因為這些淵源,才讓中國人心中玉占有如此獨特的位置,關於中國的文化還有哪些,我們下次和您接著分享。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