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米蘭周六兩場一票難求 歐盟官員贊完美

【正見新聞網2022年06月12日】

6月11日,神韻紐約藝術團在義大利米蘭阿爾欽博第劇院(Teatro degli Arcimboldi)的第八和第九場演出再爆滿,一票難求。神韻藝術家們精湛的「舞藝」和善良真誠的笑容,打動了眾多的義大利觀眾,當天很多人專程從羅馬、瑞士等其他地方趕來看演出。

美聲唱法始於16世紀的義大利,用於義大利歌劇。很多義大利人具有很高的鑑賞力,當他們聽到神韻男高音的歌唱時,既驚且贊。

房產管理公司老闆Giovanni Pollone說,「我從來沒有聽過男高音用義大利語以外的語言演唱,真令人好奇,我喜歡他的聲音和伴奏的鋼琴家。」前伺酒師協會主席Giuseppe Vaccarini表示,「看到一位中國的男高音,我非常吃驚,他唱得非常好;而歌曲中還有神性方面的內涵,這更令我驚喜。」

歐盟官員: 神韻演出完美無缺

Philippe Loudyani是法國人,在歐盟委員會的「聯合研究所」擔任項目負責人,他和義大利建築師Elisa Pozzi一起觀看了當晚的第九場演出。

「真是完美。」Loudyani說,「舞蹈演員的手勢非常細膩,服裝多姿多彩。」

神韻藝術家們弘揚「真、善、忍」的基本價值,他表示「這對於當今世界真的特別重要」。

他向藝術家們表示祝賀,並說:「我們真的很陶醉,這對於我們來說是特別的一個夜晚。」

Pozzi贊聲連連,「 舞蹈家們十分完美,舞蹈動作豐富,他們的彈跳能力很強,非常棒!」

神韻致力於復興中國傳統文化,Pozzi認為中國文化引人入勝,「對我們歐洲人來說,能了解不同的文化真是太好了,中國文化很吸引人。」

知名伺酒師:神韻在我心中激起特殊情感

「我喜愛神韻,演出在我心中激發了一種獨特的情感。」義大利知名伺酒師、前伺酒師協會主席Giuseppe Vaccarini欣賞了下午的第八場演出後如是說。

Vaccarini稱讚神韻演出的水準很高,與他曾經觀看過的中國舞蹈很不同,「神韻演出更典雅,更具表現力。」

他吃驚於神韻藝術團擁有自己的現場伴奏樂團,「現場樂團為整場演出增添了額外的層次感,這是演出的附加值,當然也為演出營造了一種更有品味﹑更具吸引力的環境。」

神韻節目中有吟唱生命意義的歌曲演唱,他說:「看到一位中國的男高音,我非常吃驚,他唱得非常好。我喜愛那首歌曲所傳遞的神性信息。」

神韻用中國古典舞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Vaccarini表示,「非常喜愛中國傳統文化,因為她非常富有情趣」。

他因此為神韻遭到中共的打壓而無法在中國大陸上演的現實感到遺憾,「這對於中國人而言,絕對是一個恥辱,但是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神韻,這令我們非常高興。」

最後他說:「我將帶著一段美好的回憶回家,我回去後會告知朋友們,這是他們必須觀賞的演出,他們絕對不能錯過觀賞神韻的機會。而我自己如果有機會,也會回來再觀賞。」

40人組團旅行200公裡 兩年終得觀神韻

6月11日下午,一個40人的團隊專程從220公裡外的Vicenza坐大巴而來看演出。他們在兩年前即已訂票,但因為疫情,如今方得觀演。眾人心滿意足,每人都面帶微笑。有人稱讚演出給予社會積極正面的作用,有人希望神韻永遠演下去,也有人表示要推薦這個偉大的演出。

建築測量師Daniele Fortuna表示,印象最深的是藝術家們的技巧,「演出的技術水平非常高。我真的很喜歡那些能夠垂直分叉雙腿的舞蹈家,我也很喜歡那個長袖舞,像蝴蝶飛舞一般。」

神韻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他認為這對於很多義大利人來說是新的概念,「這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的文化概念。神韻加強了我們對這個文化的認識。」

他表示,演出所呈現的「真、善、忍」原則應該存在於每個生命個體中, 「這是非常積極的價值觀,如果我們意識到並應用這些價值原則,自然而然的,對每個人的生活都會有好處。」

Madga Morgana是ASA Thiene e Altopiano公司的總裁。她認為神韻演出「很美妙」, 對中國傳統文化十分著迷,「思想和哲學不同凡響」。她希望神韻藝術家永遠演下去,「以便傳承不輟,因為中國文化真的打動人心。」

電影布景設計師Jonny Fina從神韻演出中獲得藝術創作的靈感,「神韻傳遞了一個真正觸動人心的和平信息,真的很美。演出的一切對藝術創作都有幫助,很有創意。」

他稱讚天幕設計「很漂亮」,「加上對視頻的創新運用,實在是太漂亮了,是我以前從未見過的。」

他也非常喜歡神韻樂團中的民族樂器、傳統樂器,「精彩的二胡演奏,讓人十分震撼,帶來的信息非常美妙。」

旅遊團公司Caliba Viaggi總裁Patrizia Leonardi介紹,他們一行人等了兩年半,得到了充分的回報。「演出的質量﹑舞蹈家們展示的技能﹑台上飄動的顏色……這是一種令人震撼到毛髮都豎起來的滿足,我要推薦這個偉大的演出。感謝神韻,好樣的!」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