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黑洞不斷「打嗝」它們多年前吃掉的恆星

莫心海

【正見新聞網2023年09月09日】

【編者注】宇宙的浩渺對人類永遠是個迷,無從知道其實質。現代天文學所認識到的只是用現代高科技捕捉到的天體在人類空間能觀察到的變化瞬間,科學家抓住這一刻的觀測數據,提出理論,假說,象盲人摸象,難以窺探到整體和其本質所在。如果只在人類這個空間去探索宇宙的奧秘,終歸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希望讀者從現代天文的發現中,能思考宇宙、人體、生命的真正意義何在。

據太空網(space.com)2023年9月6日報導,天文學家花了數年時間觀察黑洞潮汐破壞事件(TDE)中後發現, 黑洞在吞噬恆星後,多達一半會在數年後「打嗝」吐出部分恆星殘骸。

黑洞潮汐瓦解事件示意圖,黑洞撕裂併吞噬了一顆恆星。(圖片來源:Sophia Dagnello,NRAO/AUI/NSF)

當恆星過於靠近黑洞時,就會發生潮汐瓦解事件。這些宇宙怪物的巨大的潮汐力,拉伸和擠壓恆星——這個過程被稱為義大利面化。潮汐瓦解事件中的不幸恆星在幾小時內就會被撕裂或「解體」,其信號是可見光中強烈的電磁輻射閃光。

被摧毀恆星的一些恆星物質被拋離黑洞,而其餘的則在其周圍形成薄薄的飛盤狀結構,稱為吸積盤,逐漸將這些物質餵入黑洞。在早期,吸積盤不穩定,物質四處晃動並撞擊自身,導致無線電波可檢測到的物質外流。但天文學家過去一般只會在潮汐瓦解事件後的幾個月內觀察這些吞噬恆星的黑洞。

然而,在這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對潮汐發生事件中涉及的黑洞進行了數百天的觀察,發現在高達 50% 的案例中,黑洞在潮汐事件發生數年後「咳出」恆星物質。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該公司的研究員伊維特·森德斯(Yvette Cendes)表示:「如果你幾年後觀察,這些早期沒有無線電發射的黑洞中的很大一部分實際上會突然『開啟』無線電波。」我稱其為『打嗝』,因為我們遇到了某種延遲,這種物質直到比人們預期的晚得多才從吸積盤中出來。」

24個黑洞中有 10 個在恆星毀滅事件發生後的兩到六年內重新發射了這種物質。但是塞德斯和他的團隊不知道是什麼導致黑洞在多年後「開啟」。

根據黑洞潮汐瓦解事件的計算機模型,潮汐膨脹通常會在恆星毀滅後幾周內終止。新的研究表明,模型需要更新,以捕捉黑洞的這些最意想不到的行為。

例如,有兩個黑洞發射的無線電波顯示兩個峰值,先是達到峰值後衰減,然後再次達到峰值。

森德斯說:「出現了第二個峰值,兩個黑洞重新變亮,這是全新的、出乎意料的。」 「人們認為會有一次流出,然後就結束了。所以這一觀察意味著這些黑洞可以『開啟』,然後再次『開啟』。」

森德斯表示,該團隊將繼續監測所有引起 TDE 的黑洞,特別是其中一些黑洞仍在變得越來越亮的情況下。

參考資料

https://www.space.com/black-holes-burping-stars-astronomers-stumped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