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一先(18):晦肯負國 質願親賢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4年01月13日】

【原文】

huì kěn fù guó , zhì yuàn qīn xián 。

晦肯負國 , 質願親賢 。

ㄏㄨㄟˋ ㄎㄣˇ ㄈㄨˋ ㄍㄨㄛˊ, ㄓˊ ㄩㄢˋ ㄑㄧㄣ ㄒㄧㄢˊ 。

晦肯負國 , 質願親賢 。

【注釋】

(1) 晦:徐晦,字大章,號興勝,晉江潘湖鄉徐倉人,為人正直而厚實。唐德宗貞元年間進士,是歷史上泉州第一位狀元,也是福建第一位狀元。
(2) 負國:對不起國家。
(3) 質:王質,字子野,北宋人,進士及第,與范仲淹同朝為官。仁民好善,生活簡樸。
(4) 親賢:親近賢人,愛慕賢才。

【語譯】

徐晦肯為恩人犯難,李夷簡知其必不負國;王質寧願親近賢者,世人更加敬重其才德。

【人物故事】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五中記載:徐晦進士及第,授櫟陽尉,皆由楊憑選拔及推薦。後來楊憑獲罪,從京兆尹被貶為臨賀尉,要前往遙遠的南方就任,親朋摯友沒有一個敢出面為他餞行。唯獨徐晦一路送到藍田,與他話別。那時,當過宰相的權德輿和楊憑交情最深,知道徐晦要去送行,就對他說:“今天你送他去臨賀,真的是情深義重了,但你就不擔心被連累嗎?”徐晦說:“我還是平民百姓時就受到楊公眷顧,現在他正面臨流離遷徙,我怎忍心默默的不去與他話別?如果哪天您被奸人讒言所害,失意地流離在外,我豈能就此與您輕易別離?”權德輿讚許他的真誠,在朝中大大讚揚他。沒過幾天,御史中丞李夷簡請求讓徐晦當監察官。徐晦對李夷簡說:“我不曾登門拜見過您,您如何能信任而提拔我呢?”李夷簡說:“聽說你不惜冒著被連累的風險去送楊憑,這樣的人會辜負國家嗎?”徐晦因而聲名顯揚於世。

《宋史》中記載:北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天章閣侍制、權知開封府范仲淹上《百官圖》給仁宗皇帝,指宰相呂夷簡用人不公,和漢朝奸臣張禹一個樣。呂夷簡大為惱怒,斥責范仲淹不該越權論事,並說范仲淹為爭權奪利、排除異己而勾結黨派、離間群臣。范仲淹因此被貶降到饒州(今江西波陽)。當時追查結黨的行動又急又猛,士大夫們畏懼宰相的權勢,大多不敢為范仲淹送行。集賢校理王質,卻豪不猶豫地載著酒去為范仲淹餞行,其他送行的人離開後,王質單獨留下來,跟范仲淹談了好幾晚的話。有人責怪他,在查辦朋黨的鋒頭下自找麻煩。王質說:“范公是賢者,被認為跟他一黨,那真是我的榮幸!”

【說明】

《舊唐書》說徐晦“性強直,不隨世態”,可見他認定是正的、對的,就堅守不動,不與世浮沉;將仕途的得失,置之度外。楊憑被流放的賀臨在現今廣西一帶,由北至南,必須翻越有“天下大阻”之稱的秦嶺,而越過秦嶺只有幾個險道,藍田武關道是其一,道途遙遠,布滿險阻。楊憑從一個京師所在的首長突然被下放到邊陲當小官,境遇非常慘重,所以連最好的朋友權德輿都擔心受累而不敢去送行,徐晦卻一路送到秦嶺的入口才回頭。他回報楊憑賞識之恩的真心實意是非常珍貴難能的。他“強直”、“守正”不為所動的特質,的確非常適任“監察”之官,御史中丞李夷簡推薦得對。

據《宋史》所記,王質是個謹慎篤厚、純樸簡約的人,為官能愛民行善,自奉卻簡素有如寒士。這與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利民優先的作為非常相近。范仲淹因上書皇帝得罪宰相呂夷簡而遭貶謫,送行者畏於權勢多所顧忌,唯有王質堅定地載酒送行,陪著范仲淹說了幾天幾夜的話。王質能親所當親,為所當為,不因名利得失而轉移,是個親賢的賢者!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