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君賤士貴:妙言精對!

陸真


【正見網2016年01月01日】

一、君賤士貴:妙言精對!

戰國時,齊國有個名士叫顏斶(讀觸),很有才能,但不願做官。齊宣王聽說後,就派人去請顏斶。

齊宣王見到顏斶,用十分傲慢的口氣說道:“顏斶,你過來!”顏斶見齊王這般無禮,也毫不示弱,他站在那裡不動,大聲叫道:“大王,你過來!”

齊宣王氣得臉都青了,左右大臣都指責顏斶說:“大王是一國之君,而你卻是個無官無職的文士,大王的地位至尊至貴,可你卻對大王如此無禮,你的膽子也太大了!”

顏斶回答說:“我上前去,不免有巴結國君、畏懼權勢的嫌疑,大王過來,說明大王尊重賢士,與其讓人們說我巴結權勢,不如讓人們說國君尊重賢士。”

齊宣王拍案喝問道:“你還敢狡辯!我問你,到底是國君尊貴呢,還是文士尊貴?”顏斶一點也不害怕,他一字一句地說道:“文士尊貴,國君不尊貴。”齊王說:“好,我要聽聽你怎麼解釋。”

顏斶說:“就拿齊國為例吧,過去秦攻齊,秦軍經過魯國名士柳下惠的墳墓時,秦王下令說:‘有誰要是在離柳下惠墳墓五十步之內毀壞一草一木,立即處死!’攻入齊國後,秦王又下令:‘誰要是殺了齊王,就封他為萬戶侯,並賞金千鎰。’由此看來,一個活著的國君,還不如一個死了的文士。所以我說,文士比國君高貴。”

齊宣王聽了,半天沒話可說。這時,有一個大臣,斥責顏斶說:“你是下賤人中最下賤的,怎麼敢說比國君還要尊貴呢?”顏斶毫不退讓地說:“我聽說大禹的時候,天下有一萬多國,到現在可以稱王的,只剩20餘國,那麼多國家,都滅亡了,原因就是他們那些國家不尊重士人。象那些滅亡的國君,想當我這樣的下賤人,都當不成呢。老子說得好,尊貴以貧賤為本,高大以低下為基礎,所以諸侯王才自稱‘孤’、‘寡人’,這些稱呼,本來都是指低賤的人,而諸侯王用以自稱,難道不是表明禮賢下士、尊重士人嗎?你說是國君高貴,還是士人高貴?”

那個大臣被駁得啞口無言。

齊宣王說道:“唉!有才能的人,是不可得罪的!剛才是我自討沒趣了。聽了您的話,我明白了許多道理,請您收我為弟子,我要好好向您請教。您來做官吧,我保證您出入有車乘,頓頓飯有肉吃。而且您的妻子兒女,也都享受榮華富貴!”

顏斶卻冷冷地說道:“謝謝您的好意,我不想要什麼榮華富貴,也不想得到功名利祿。我有我的志向,我吃不起肉,可以把吃飯時間拖遲一些,餓了吃什麼,都象吃肉一樣;我沒有車子坐,步行時只要安穩舒適,就如同坐車子一樣;我不做官,只要我不做壞事,清白正直,這比做官還要高尚得多,幸福得多。制定命令是您的事,直言盡忠是我顏斶的事,我的事已辦完了,請您讓我回去吧!”

說完,顏斶頭也不回地走了。

二、顏率為周國保九鼎

戰國時,秦國的勢力日益強大,於是秦王便想得到象徵王權的九個青銅大鼎,這九個大鼎保存在周王的宮室裡。秦王派人去要,周王不給,於是秦發兵進攻周王,企圖以武力威脅周王交出大鼎。面對秦的進攻,周王憂心忡忡,大臣顏率,勸周王說:“大王不必擔憂,請派我去齊國求援吧!也許會有轉機。”

顏率來到齊國,對齊王說:“秦國發兵索要九鼎,這也太不講理了。但周勢力弱小,難以與秦對抗,大臣們反覆計議,認為與其把九鼎交給秦國,還不如送給齊國。齊國能夠保護遭受危難的國家,是可以得到九鼎的。您如果出兵救援,周就把九鼎送給齊國。”

齊王聽了非常高興,立即答應出兵五萬,救援周國。秦國聽說齊國出兵救援,怕把事情鬧大,於是就退兵了。

秦國一退兵,齊王立即派人向周王索要九鼎。周王根本不想給,又讓顏率想辦法,顏率說:“大王不必憂慮,我去勸說齊王放棄這個要求。”

顏率來到齊國,對齊王說:“周王依靠您的仗義相助,才保住了性命,所以願意把九鼎獻給您,但不知貴國準備從哪條路,搬運九鼎?”齊王說:“我準備向魏國借路。”

顏率說:“我看不行吧!九鼎是極其珍貴的寶物,魏國也早已想得到它,只是沒有機會罷了。現在您從魏國運鼎,這對魏國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魏王能讓您把九鼎運出去嗎?”

齊王說:“那我向楚國借路運鼎。”

顏率說:“也不行。楚王的野心更大,您從楚國運鼎,就等於把寶鼎送給了楚國,肯定有進無出。”

齊王問:“那麼,我該從哪條路把九鼎運回來呢?”

顏率說:“我一直替大王擔憂啊!那九個大鼎,哪像盛醬醋的瓶罐罐,隨便提在手裡拿到齊國呢?從前周武王滅商,繳獲了這九個大鼎,為了搬運它們,每個鼎用了九萬人牽拉,九個鼎共用九九八十一萬人。如此龐大的搬運隊伍,需要各種運輸器械和生活物資,而保證這些器械物資供應的人員,竟和運鼎人員一樣多。如今大王即使有這麼多人力、物力,可是通過哪條路才能把鼎安全地運到齊國呢?所以我一直為您擔憂啊!”

齊王聽了,很不高興地說:“你每次來都說要把九鼎送給我,可現在還不是同不送一樣嘛。”

顏率說:“我可不敢欺騙大王。請您趕快組織人力物力,決定好運鼎路線,周國隨時都等候著您的命令!”

齊王知道一時無法運鼎,只好說:“那運鼎的事,以後再講吧。”。

三、姐弟二人,義高千古

韓傀(讀歸)在韓國做國相,嚴遂也很受韓君的器重,但他們兩人,卻很不和睦,經常互相詆毀攻擊。有一次,嚴遂在朝廷上公開指責韓傀的過失,韓傀大怒,也當著群臣的面,大罵嚴遂。嚴遂氣得拔出劍刺殺韓傀,幸虧大臣們勸阻,才平息了二人的糾紛。

事後,嚴遂怕韓傀報復,就偷偷地逃離了韓國。他周遊各國,四處尋找可以替自己報仇的人。

不久,嚴遂來到了齊國,他聽齊國人說,軹縣有個叫聶政的年輕人,勇敢無比,又武藝高強,因躲避仇人,而隱居在屠夫中間。於是嚴遂便暗中尋訪,終於找到了聶政。嚴遂給聶政許多禮物,並送給聶政母親百鎰黃金。聶政不解嚴遂的用意,堅決謝絕嚴遂的厚禮,他說:“我和老母親流落他鄉,雖然生活清苦,但我以殺狗為生,還是可以奉養老母維持生活的。我怎麼能無緣無故地接受你的厚禮呢?”

嚴遂把聶政拉到一旁說:“我送給您這些禮物,不過是想讓老人用來買些食物而已。我聽說您是個極重義氣的人,所以很想與您交往。我有個仇人,我一直想報仇,希望您能幫助我。”

聶政說:“我之所以忍沒、屈居市井之中,是因為我要養活老母。老母親在世,我是不能用生命去幫助別人的。”說完,轉身離開了。

過了很長時間,聶政的母親,不幸病死了。聶政說:“唉!我不過是個普通的平民百姓,整天揮刀殺狗,而嚴遂卻是個卿相大臣,他不遠千裡,屈尊來結交我,可我對他卻沒什麼幫助。他曾給我母親百鎰黃金,雖然我沒接受,但這足以說明他是深深理解我的。他曾請我幫助他報仇,我因老母還在,沒有答應他,現在老母已經死了,我沒有理由不為知己的人效力了。”

於是,聶政去找嚴遂,在濮陽見到嚴遂。他說:“以前我不答應您,是因為老母還活著,現在老母已去世,我可以為您報仇了。您的仇人是誰呀?”

嚴遂說:“我的仇人就是韓國的國相韓傀。”接著就把經過情形告訴了他,並為他準備了助手。聶政說:“韓國離這裡不遠,我一個人去行刺足夠了,人太多會走露風聲,那樣會更危險。”於是他辭別嚴遂,一個人前往韓國去了。

正巧韓國在東孟舉行諸侯間的會盟活動,韓君和韓相都在場。聶政瞧准機會,突然闖進會場,衝上台階,拔劍刺殺韓傀,在場的人全都驚呆了。韓傀驚恐萬分,連忙逃到韓君身邊,緊緊抱住韓君。聶政直衝過去,揮劍刺死了韓傀,也刺傷了韓君。聶政大聲叫喊著,一連殺死了幾十人。接著,他用劍刺毀自己的面容,剜出眼珠,剖腹挑出自己的腸子,大笑著,死去了。韓國人把聶政的屍體,陳放在街市上,懸賞千金,招募能辨認屍體的人,可過了很久,仍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聶政的姐姐聽說了這件事,感嘆地說:“我弟弟真是個英雄啊!我不能為了保全自己,而埋沒了弟弟的名聲。”於是,她來到韓國,抱著聶政的屍體哭著說:“英勇啊!這是何等的氣概啊!我知道你怕我受牽連,才這樣做的呀!但我不能為了保全自己,而不顯揚弟弟的英名啊!”說到這兒,她環顧四周圍觀的人,又大聲說道:“這人是我的弟弟,就是軹縣的聶政啊!”說完,她趴在聶政身上自殺而死。

四、“千裡馬很受感動,高聲嘶鳴…”

汗明去拜見楚國的春申君,一直等了三個月,才得到接見。二人談論了很久,春申君非常賞識汗明。汗明還要對春申君說什麼,春申君說道:“我們談了很多,我已經了解先生了,請先生休息去吧。”

汗明很不高興,他說:“我想向您請教一個問題,但又怕問得太淺陋了。我不知道您與堯相比,誰更聖明?”

春申君連忙說:“您這樣說就不對了,我怎麼能比得上堯呢?”

汗明說:“那麼您認為我與舜相比怎麼樣?”

春申君說:“您就是舜啊!”

汗明說:“您說的不對。依我看,您的聖明確實比不上堯,而我的才能也比不上舜。不過,舜幫助堯做事,堯三年後才了解他。現在您傾刻之間就了解了我,那就是說您比堯更聖明,而我比舜更賢能了。”

春申君聽了十分高興,他忙說:“你說得對,太對了。”於是就讓手下人,把汗明登記在賓客名冊上,約定每五天接見他一次。

有一次,汗明對春申君說:“您聽說過千裡馬的故事嗎?有個人曾驅使千裡馬,駕著鹽車,翻越太行山,山路崎嶇陡峭,千裡馬伸著蹄,弓著腿,拚命地蹬地拉車,皮膚磨爛了,全身汗水如雨,可車子還是沒走多遠。這時伯樂路過這裡,他看見千裡馬的樣子,十分心疼,立即從車上跳下來,撫摸著馬頭大哭,他還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蓋在千裡馬身上。千裡馬很受感動,它低下頭,長長地噴了口氣,然後昂起頭,高聲嘶鳴,聲震長空,那聲音就像優美的音樂。它為甚麼要這樣叫呢?這是因為它看到伯樂是那樣地了解自己啊!它是在感謝伯樂的知遇之恩。如今我來拜見您,我這個人才疏學淺,沒什麼大本事,一直過著窮困的生活,沉沒在污濁庸俗的環境裡,難道您不願為我洗除污穢,讓我也能為您高聲嘶鳴嗎?”

春申君說:“我明白了,我會盡力去做的。”

(以上均據《晏子春秋》)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