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學《貞觀政要》筆談(十九)

劉如


【正見網2019年01月31日】

日本漢學者守屋洋在其《帝王學講義》中,對《貞觀政要》的論述,總結了一句話:「修己治人」。他認為這是儒學的核心,也是日本先祖學到的要領:治國的關鍵在於修正自己。該思想出自孔子的​​教導。

修己治人 切中要害

從前邊幾篇講到的《論政體》來看,《貞觀政要》即使是講治國的政治體制,其要領也落在君臣如何重德,如何做人上。這是為了告訴後人,貞觀之治的空前繁盛,來自其根本政要——君主仁愛兼聽,臣子敢於直進忠言,君臣自始至終各盡其責,彼此達成了最為理想的德政。全書所有政要的論述都是緊扣首篇《論君道》的德政主旨。在唐太宗的具體施政中,充分證實,他們君臣的的確確在每件事情的討論中,都基於德政的宗旨在做事,處處都在注意修正各自的不足,以此為基點展開具體的國政。

也就是說,修正自己,提升道德品質,就是治國的要道。日本學者對於帝王學的領悟,的確切中要害。他所講的治人,不是現代中國黨文化扭曲的想辦法讓別人屈服,把別人踩在腳下的含義,是安天下,歸正天下的意思。這正是《貞觀政要》作者的思想,當時儒生對治國的根本認識。

來自孔子的「修己以安人」

日本從德川幕府開始,全國普及孔子的儒家教育,他們之所以有修己治人的說法,源自他們熟讀孔子在《論語·憲問》中的一段師徒對話,也就是孔子對弟子子路的教導,原文如下: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譯文】 子路問什麼叫君子。孔子說:「修正自己,以恭敬的態度待人。」子路說:「這樣做就夠了嗎?」孔子說:「修正自己,以此安撫身邊的人們。」子路說:「這樣做就夠了嗎?」孔子說:「修正自己使天下的百姓都得以安享太平。修正自己使天下的百姓都得以安享太平,堯舜(上古聖王)還為此憂慮呢!(怕自己德行有虧不自知,時時憂心,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呢。)」

君子之道的具體運用

這段話講的是如何做君子,但是其角度最後卻落在如何治國上。原因在於孔子教育弟子,從來都是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弟子的性情,不足和具體志向,來引導他們。這裡是針對子路的志向來說話的。子路以輔佐君王治理國家、安定百姓為志向,因此孔子要導正他,就要針對他將來主要面對的治國的工作和他的不足來進行啟發引導。因此,不同場合,不同弟子,對於君子的含義,孔子就會給出不同的具體內容。這也是日本古代教育,為何酷愛研讀孔子學問的原因。不同階層不同角度如何做人,這樣做人能起到何種作用,都講得很實際很具體。基本上,人在世上遇到的不同場合的具體難題,該如何具體應對,孔子都基本上論述到了。因此,無論是為君為臣,還是個人獨處和持家交友,也無論是政治還是經商,都給出了具體的指導。

所以,我們申明一點,儘管孔子講了治國要領,那是針對子路這樣的從政的人物講的,並不是說,孔子就喜歡講治國,治國只是儒家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的學問而已。對傳統教育來說,君王和臣子的教育關係到天下百姓的命運,關係到人的道德教化和根本的太平,因此才擺放到很重要的位置。

從這段話中,我們也看到了,這裡教給弟子的,就是治國的關鍵,並且是上古帝王堯舜的核心要領,每一句話,都以修正自己開始,強調的,就是修自己,最先學會的是敬他人,要擁有謙恭的態度,這裡孔子不強調上下尊卑,講的是對任何人都要謙恭對待,雖然君臣百姓之間父母子女之間在恭敬的對待方式上,具體禮敬的形式不同,須符合各自身份,但是道明了人與人之間必須相互尊重。唐太宗身居上位,給臣子賜坐,也是君對臣的敬的一種表達。不管具體如何不同,敬待他人,就能感動人,是善行中最先需要做到的,人被看重,才會心服,矛盾自然化解,爭鬥從何而來呢?所以,孔子教果斷有才,謹慎不足的子路以敬重他人為先。被人怠慢則心生怨恨,別說安天下治理國家,連家庭朋友這些身邊的人,你都無法擺平。

所以,修正自己傲慢的態度,敬重他人,就可以安置好身邊的家人,管理好親族,也能得到朋友的信任與幫助。進而就能安定天下的百姓了。一個人懂得敬天下人,當然就會得到天下的人才,得到賢才的輔助,得到百姓的愛戴。一個敬字,最難做到,尤其是有才智的人,所以,孔子教的,就是有才者,最容易忽略的地方,這個不足,能夠修正,就不愁治不好國家了。三句話,從自己立身講到安置好身邊的人,最後才到治國,可見後世曾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源頭就是孔子的思想,是孔子對上古堯舜等聖王教導的傳承。

孔子「古之學者為己」的真義

孔子對子路的教導,很明顯,三句不離修己,向自己的內心找出不足,修正後,起到的作用,一層比一層大,這就是君子修德後的作用,只要你不斷修正自己,無論你將來是從政,還是經商務農,都能應對自如,一個修己,勝過千條智謀。你可以是政治家,也可以是文學家,做何種工作,何種職業,那不過是具體內容不同,道理都是一樣的,所以古人一般都是全才,什麼教育家、哲學家、歷史家、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等等,可以集合現代劃分的多個學術頭銜。原因就在於,古代的教育,是修養的教育,人生的教育,正確做人的教育,以此指導人生,運用於不同的職業,就是不同的具體領域的學問。

因此,孔子才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 憲問》)這句話可不是說,古人學習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自己的仕途。而是說,古代的學者,也就是孔子時代的周朝以前的古代,那時候的學者學習為的是修正自己不斷提高修養,而今天,也就是孔子的春秋時代,道德下滑了,諸侯國之間開始征伐不休,此時的學者,學習各種知識和本事,為的是與別人相爭,得到高於別人的榮華富貴​​。真的是一針見血,道明學問開始走偏。學習目的開始不純。因此百家學說湧現,爭鳴不休,魚龍混雜,正邪同在。孔子在給人指出明路,守住本質。

從這句話,更加清楚,孔子的教導,核心是修正自己的品德。這是古代教育的本質,為政以德,只是針對從政者的教導,是做人為核心的教育中,其中一個角度的學問,也是比較關鍵的領域。僅此而已。

因此,《貞觀政要》站在儒學的角度,是唐太宗帶領下的君臣對孔子教導的完美實踐。不斷在國政的處理中,踐行修己的要領,修正自己的不足和錯誤,恭敬待人,以身作則,愛民如子,上行下效,天下大治,正是「修己以安百姓」的實證。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