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二十年投稿】艱辛尋法路——佳人之殤

大陸大法弟子


【正見網2021年11月14日】

葉小鸞,明末才女,字瓊章一字瑤期,文學家葉紹袁,沈宜修的小女兒,著有文集《返生香》死時年僅十七歲。她的死因是後人的一個謎。後世有人懷疑她是自殺,沒錯,她確實是自殺,為什麼自殺,其心路歷程請聽我慢慢說。

小鸞出生才六個月,就以家貧乏乳為由讓舅舅沈自征撫養。真實的原因是,舅媽生的小孩一再夭折,剛生了小孩又夭折了。一是給舅媽一個安慰,更是希望小鸞的到來能給舅舅家帶來好運。不敢奢望男孩,希望以後能生個女孩。因此取乳名鸞,望能招來鳳。小鸞的名字含義就是招妹,後用作大名。這一臨時的措施,因為小鸞的無能,什麼都沒招來,結果小鸞一待就是十年,把自己變成了舅舅家的獨生女,獨享了父母的百般寵愛。在小鸞的心目中,舅舅、舅媽才是真正的父母。這不難理解。舅舅沈自征是文學家,舅媽張倩倩則是才貌雙全的才女。在這環境中,小鸞三四歲便開始認字讀書了,又是天生的讀書的料,因此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功底。

風流瀟洒的爸爸瀟洒完了家裡的祖產,沒辦法就去了北京,謀得幕僚一職,留在了那裡。十歲那年,父母以小鸞定親為由接回家中居住。真實的原因是舅舅家太窮了。對於不諳人事的小鸞來說,回親生父母家是一時的旅遊,忐忑而興奮。尤其跟著親生父親住在了南京,充滿了好奇與幸福。

《春日曉妝》

攬鏡曉風清,雙蛾豈畫成。 簪花初欲罷,柳外正鶯聲。

一個無憂無慮的女孩躍然紙上。幸福的極點之後便是痛苦的深淵。那個愛說愛笑,滿腹故事,才情曠達,神仙一樣的媽媽離開了人世。小鸞的家沒了。旅遊成了漂泊。能拴住這顆漂泊的心的只有遠方的爸爸。她有一首悼念媽媽的詩。「十載恩難報,重泉哭不聞,年年春草色,腸斷一孤墳。」寥寥幾個字勾勒出的不是傷心欲絕的少女,而是飽嘗痛苦過後無言的老婦。此時的小鸞被突如其來的痛苦催熟了。面對親人的死亡,思考著人活著的意義。這一人類千古無解的疑問從此縈繞在她心頭。

冷眼看著人世的現狀,一代人出生,長大結婚生孩子,把孩子撫養大後自己老了死了。一代一代循環往復。從古至今不曾停歇。過程中無論是窮困潦倒,還是榮華富貴。到最後都是一杯黃土。人生意義何在?

她不知道她在人世中要什麼,但非常明確的知道她不要這樣的虛妄無常的人世生活。由此埋下了極度厭世的種子。遂有了懷仙之志,對神仙世界充滿了嚮往。神仙世界對別人來說是神話,對小鸞來說那是真實的存在。只是苦於找不到到達神仙世界的途徑。對神仙世界的嚮往成了她一生的主題。她的心理遠超於她年齡的成熟。在遊覽西湖時留下這樣的詩句「堤邊飛絮起,一望暮山青,畫楫苼歌去,悠然水色冷。」對於人世的繁華,冷的不是水,而是她的心。在她的一次夢裡寫的五首詩詞中充分的表達了她的理想。

《鷓鴣天 壬申春夜夢中作》

《五首之一》
一卷楞嚴一炷香。蒲團為伴世相忘。三山碧水魂非遠,半枕清風夢引長。
依曲徑,傍迴廊。竹籬茅捨盡風光。空憐燕子歸來去,何事營巢日日忙。
(人啊,為何象燕子一樣,空忙於人世的生活呢。忘記人世間的一切吧,打坐入靜,神仙世界並不遙遠。)
《五首之二》
春雨山中翠色來。蘿門攲向夕陽開。朝來攜伴尋芝去,到晚提壺沽酒回。
身倚石,手持杯。醉時何惜玉山頹。今朝未識明朝事,不醉空教日月催。
(練副元神的氣功狀態是那麼舒服。)(主元神修煉一點也不舒服)
《五首之三》
野徑春來草放齊。碧雲天曉亂鶯啼。紫笙吹徹緱山上,清磬敲殘鷲嶺西。
紅馥馥,綠萋萋。桃花楊柳共山蹊。遙看一抹煙雲處,帶雨春帆近日低。
(練氣功後的心境如此高遠)
《五首之四》
雨後青山色更佳。飛流瀑布欲侵階。無邊藥草誰人識,有意山花待我開。
閒登眺,莫安排。嘯吟歌詠自忘懷。飄飄似欲乘風去,去住瑤池白玉苔。
(自由自在飛往瑤池仙境)
《五首之五》
西去曾游王母池。瓊蘇酒泛九霞卮。滿天星鬥如堪摘,遍體雲煙似作衣。
騎白鹿,駕青螭。群仙齊和步虛詞。臨行更有雙成贈,贈我金莖五色芝。
(仙境太美好了,回來的時候,一個叫雙成的仙女還送我一個五色靈芝。)

她的思緒一直在神的世界中飛揚,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風度。事實上,人世間,除了琴棋書畫之外別無所求。遙望著神仙世界的美好帶給她的是出世的幸福美景。

《浣溪沙 書懷》
幾欲呼天天更賒。自知山水此生遐。誰教生性是煙霞。
屈指數來驚歲月,流光閒去厭繁華。何時驂鶴到仙家。

念念不忘的是「何時驂鶴到仙家。」

這段時期的生活是幸福快樂的,偶爾從心底泛起的厭世愁緒總能被美好的理想覆蓋。

轉眼到了婚嫁的年齡,平靜的日子迎來了危機,幸福的美景被即將到來的現實打破。在她的認知中,結婚就進入了那個人生的毫無意義的死循環,對人世的極度厭惡與對神仙世界的極度渴望,強烈的心理衝突這時達到了頂點。引爆它只需一點火星。她極力抗拒結婚,婚期一推再推。這一年,她滿腹的心事無人訴說。

楊花 近作
春來卻疑雪,點點送春歸。
豈若瑤台下,瓊葩伴月飛
(人世間紛亂的楊花啊,怎比仙界自在的瓊花)

蓮花瓣
一瓣紅妝逐水流,不知香艷向誰收,
雖然零落隨風去,疑是凌波洛浦游。
(飄落的蓮花瓣,可能是隨著流水去了仙境,可我的歸宿在哪裡?)

 《秋暮獨坐有感憶兩姊 近作》
蕭條暝色起寒煙,獨聽哀鴻倍傖然。木葉盡從風裡落,雲山都向雨中連。
自憐華發盈雙鬢,無奈浮生促百年。何日與君尋大道,草堂相對共談玄。
(人生苦短,得度的大道何時才能遇到?)
 浣溪沙 送春近作
春色三分付流水。風風雨雨送花休。韶光原自不能留。
夢裡有山堪遁世,醒來無酒可澆愁。獨憐閒處最難求。
(人世間,何處有我容身的清靜之地)
 《浪淘沙 秋懷近作》
青女降枝頭。已解添愁。暮蟬聲咽冷箜篌。試看夜來多少露,草際珠流。
身世一浮鷗。歲月悠悠。問天肯借片雲遊。裊裊乘風歸去也,直上瀛洲。
(天啊,借我一片雲,帶我飛往仙界)

身在午夢堂遙望著瑤台仙境,咫尺天涯。卻是人神之隔,對尋求大道的渴望和尋大道不得的惆悵。是千萬年來凝結在她骨子裡的憂傷。

此時她在人世的唯一願望是不結婚,一個人靜靜的尋覓得度的大道。而她的選擇,她的父母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毋庸置疑,父母是愛她的,只是他們的思維已經不在一個頻道上了。解決矛盾的共同希望都寄托在遠在北京的爸爸身上。她父母是知道養父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踏莎行 憶沈六舅父》

枝上香殘,樹頭花褪。紛紛共作春歸恨。十年客夢未曾醒,子規莫訴長離悶。
回首天涯,愁腸縈寸。東風空遞雙魚信。幾番歸約竟無憑,可憐只有情難盡。

他們要用小鸞對爸爸的親情打動小鸞。而小鸞對爸爸對自己的愛堅信不疑。爸爸一定不會不要我的。在小鸞的心中。那個風流倜讜、行俠仗義又對她呵護備至的爸爸一回來,就能把她藏在身後,不許任何人傷及她一根毫毛。她牽著爸爸的衣袖,跟爸爸飄然離去。對親情的依賴和期望換來的是夢幻的破滅。她等來的不是爸爸,而是舅舅。媽媽死了還有爸爸,現在,爸爸也死了。失去了最後的避風港。人世間已無容身之地了。把她栓在人世的最後紐帶,根本是不存在的。沈自征又能怎樣。他面對的不再是那個牽衣繞膝的小姑娘了。自己的女兒長大了,已經還給親生的父母。除了勸慰,又能為她做什麼。他把自己退回到舅舅的位置上,他無法為她提供她要的清靜。這樣選擇對他來說是理性的,對小鸞來說是無情的。無意中他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只需一點火星就能引爆的危機,遇到的是本身就可毀滅一切的大火。至此,小鸞已經生無可念了,生命進人倒計時。如果人生找不到得度的大道,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小鸞死意已決,決心一下反而沒有了痛苦。木然的任由父母安排結婚事宜。人世間的任何事都與她無關了。善良的本性使她不願傷及任何一個人,她幼稚的想在慢慢減食中餓死自己,造成自然死亡的假象,以減少親人的痛苦。提前的婚期打破了她的計劃。她毅然而平靜的服毒自盡了。為了家族聲望和小鸞的名譽,死因被父親刻意隱瞞了。小鸞死了,死於她尋求人生意義而不得的痛苦。死於她理想和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死於幻滅的親情。她本想靜靜的離去,可身後留下的是無盡的苦難。

把小鸞當成女兒般疼愛的長姐,從父親那裡知曉了死因,受不了打擊三月後離世。

母親忍著巨大的悲痛為她寫了傳記《季女瓊章傳》,三年後,當得知她鍾愛的女兒竟然是自殺而死時,吐血而亡。

小鸞的絕筆詩:「風雨重陽日,登高漫上樓。庭梧爭墜冷,籬菊盡驚秋。陶令一樽酒,難消萬古愁。滿空雲影亂,時共雁聲流。」老淚縱橫的父親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都要結婚了哪有什麼愁呢?」

小鸞死了。留給人間的是才情橫溢,不食人間煙火飄然而去的美麗背影。而在天地間多了一個漂泊尋覓的靈魂,這靈魂幾經輾轉,今世飄落在江南的一個小城。轉生成了現在的我。一樣的厭世,一樣的嚮往著神仙世界。困擾她的萬古愁緒千古謎題。終於在《轉法輪》中找到了答案。漂泊的靈魂有了歸宿。時間是一九九七年。從此我明了了人生的意義,一掃過去的陰霾。四百年前那一世沒找到大法而絕望死去,今世得到大法珍惜萬分。

修煉中的某天,我知曉了那一世的因緣。沒忍住,去了吳江午夢堂遺址。遺址還有幾塊湖石,一株臘梅。同去的還有那世的生母和未曾謀面的未婚夫。剛好趕上滿樹盛開的臘梅花,站在樹下,香氣撲鼻。可「未婚夫」怎麼也聞不到。我笑對梅花說,「我的死不怪他,不要為難他。」然後他聞到香味了。我問守花人,這梅花有結果嗎?他說這花年年開,但從未結過果。我既驚訝它對小鸞的痴情,又遺憾不能帶些種子回家種作個紀念。 這一念促成了幾年後的再見,再次相見讓我驚詫的是樹上掛滿了果實。我信手採了幾顆。回家種在花盆裡。有一顆種子發芽了。每當看到它,思緒就回到了四百年前。

太執著了,當我知道做錯了事的那一刻。沒有猶豫的處理了那顆發芽的種子。「對不起,我有三件事要做。沒有時間陪你回憶過去。」

不是小鸞有幸成為今天的大法弟子,而是從遙遠天國帶著誓約使命而下世,來尋覓大法的大法授記弟子,在尋覓大法的過程中轉生過小鸞。

得法不易。願沒得大法的都能得法,得了法的萬分珍惜。

總想對因我自殺而被傷害的生命道個歉。謹此說聲:「對不起」,那時,真的不知道自殺是有罪的,對神對人對自己都是有罪的。

也想感謝那世的養母,您用您短暫悲情的一生,提醒我不要迷於紅塵而忘記尋覓大法。可以告慰您的是,今世我已沐浴在創世主的浩蕩洪恩中。

在此,遙望美國俯身叩拜,深深的感恩師父的慈悲苦度。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生命探索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