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幼學瓊林》:歲時(七)

紫穹


【正見網2022年04月24日】

【原文】

片晌即謂片時,日曛乃雲日暮。 疇昔、曩者,俱前日之謂;黎明、昧爽,皆將曙之時。 月有三浣:初旬十日為上浣,中旬十日為中浣,下旬十日為下浣;學足三餘:夜者日之餘,冬者歲之餘,雨者晴之餘。

以術愚人,曰朝三暮四;為學求益,曰日就月將。 焚膏繼晷,日夜辛勤;俾晝作夜,晨昏顛倒。 自愧無成,曰虛延歲月;與人共語,曰少敘寒暄。 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厭者,世態炎涼。

【注釋】

曛(xūn):日落時的餘光。

疇昔:往昔,以前。

曩(nǎng)者:以往,從前,過去的時光。《文選》皇甫謐.《三都賦序》:「曩者漢室內潰,四海圮裂。」

昧爽:指黎明。昧,昏暗不明。爽,明亮。《孔子家語·五儀》:「昧爽夙興,正其衣冠。」;陸游《晨出》:「昧爽睡饜足,起扶藜杖行。」

三浣:浣,洗的意思。根據中國唐代定製,官吏每十天(一旬)休息一次,發放俸祿、沐浴洗衣,因每月有上中下三旬,所以三次休息日就叫作三浣。

三餘:《魏略·儒宗傳·董遇》記載,漢末董遇好學,曾對人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朝三暮四:古時有個養猴人,發栗子餵猴,說:「早上三個,傍晚四個。」眾猴皆怒。又說:「早上四個,傍晚三個。」眾猴皆喜。見《莊子·齊物論》。亦載於《列子·黃帝》。後以朝三暮四指用詐術行騙,也指經常變卦,反覆無常。

日就月將:就,成就;將,進步。每日都有些成就,每月都有所前進。形容精進不停,或積少成多。出自《詩經·周頌·敬之》:「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

焚膏繼晷(fén gāo jì guǐ) :夜間點上燈燭,接續日光。褒義詞,形容夜以繼日,辛勤工作或學習。膏,油脂,指燈燭。晷,日光。出自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俾(bǐ)晝作夜:貶義詞,把白天當作夜晚。指晨昏顛倒,常用於形容人不分晝夜地尋歡作樂。出自《詩經·大雅·盪》:「式號式呼,俾晝作夜。」俾:使,把。

虛延:虛度。

寒暄:打招呼時問寒問暖。 暄,太陽的溫暖。

【譯文】

片晌是說片刻,日曛是說日落日暮時分。疇昔、曩者都是從前往日的別稱,黎明、昧爽皆指天將破曉之時。 一個月分為三浣:初旬十日為上浣,中旬十日為中浣,下旬十日稱為下浣;讀書學習要充分利用三餘的時間:夜間是白晝之餘,冬季是一年之餘,下雨天是晴天之餘。

以詐術欺人,就如狙公飼狙的朝三暮四;為學講求日日精進不停,當如詩經說的日就月將。 夜間點燈繼續白天的工作,形容日夜辛勞。俾晝作夜是說晝夜顛倒,恣意作樂。 一事無成自覺慚愧,常自嘲為虛延歲月。與人碰面說些客套話,則稱為少敘寒暄。人情有冷暖,世態見炎涼,只因人易趨炎附勢、嫌貧愛富,這是最可憎惡的。

【故事】

讀書百遍的天機

董遇,字季直。漢末三國時魏國著名的儒宗,就是被讀書人敬仰的儒學大師。可謂學富五車。《魏略·儒宗傳·董遇》裡記載了他的一則勸學故事。他不僅勸人利用三餘閒暇讀書學習,還透露了「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天機。

董遇性格質樸,不善言辭但十分好學。漢獻帝興平年間,因關中遭逢李傕等人作亂,董遇和哥哥便投靠有朋友交情的將軍段煨。當時國難當頭,餓殍遍野,連群臣都在挨餓,董遇和哥哥也只得靠收撿野稻子和打柴來賣錢維生。董遇在這樣的境遇下,卻從未停止學習,每次去打柴他總是隨身帶著儒學書籍,稍有空閒,就拿出來學習,他哥哥常常嘲笑他,但董遇根本不受影響,還是專注地讀他的書。

董遇對《老子》和《左氏傳》都深有研究,他為《老子》作注;還根據心得寫成了《朱墨別異》。有人跟從董遇學習,但董遇不肯輕易傳授,反而勸說道:「必須在授課之前先自己讀(經典)很多遍。」

見人不解,他進一步解釋說:「讀書百遍,它的含義自然會顯現出來。」這時求教者辯解說:「雖然您講的有道理,但我苦於沒有時間。」董遇說:「應當利用『三餘』來學習。」有人問「三餘」的意思,董遇說:「冬天是一年的多餘時間,夜晚是一天中的剩餘時間,而下雨的日子則是時令中多出來的時間。」

其實,他透露給人的,是一個學習的「天機」。 古人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子、孔子等聖賢自古被奉為神,他們留下的經典,含義很深,傳的教的,就是從人到神的各個層次的「道」,這是師者的使命。比如《老子》,蘊含高出常人層次的修道的天機,人只有虔誠地用心不斷讀書,才能領會其中內涵。而且人的根基不同,心態、德行不同,經典給人顯現的也就不同,因此常人中才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說法。當然虔誠的修道者,看到的就更高了。根基差的,想急於求成的,功利心強的,那就可能無法領悟,不給顯現,老師也就無法傳授。所以,過去道家說師父選徒弟,原因就在這裡。

董遇其實是領悟到了學習的真諦,他知道,做學問,其實是在修德修道,有德者必有悟性,所以他留給後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天機。並讓人珍惜三餘光陰,在尋道的路上精進不怠。

朝三暮四

戰國時,宋國有位老人,十分喜歡獼猴,家裡養了一大群。老人和猴子還能溝通對話,因此大家都稱他「狙(獼猴)公」。

狙公每天餵給每隻獼猴八顆栗子,早上四顆,晚上四顆,但養的獼猴太多了,開始尚能應付,長期下去就不行了。幾年後的一天,狙公意識到自己經濟能力有限,不得不限制獼猴的食量了。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於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栗子,晚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猴子們聽了,都覺得早上少了一個,於是一個個就開始憤怒地大叫起來,跳來跳去,極不情願的樣子。

老人見此情形,連忙改口說:「那我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應該可以了吧?」猴子們聽了,只顧及到早上的栗子跟以前一樣,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

這就是「朝三暮四」成語的來歷。今天多指反覆無常的行為。

(故事出自《莊子·齊物論》)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