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4年06月11日】
第二部分: 戰國“統一霸業”下的七國爭戰(公元前476年―前221年)
春秋中後期,各諸侯國的經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政治形勢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經過不斷的兼併和鬥爭,許多小國消失了;而且重要的是諸侯國內部卿大夫的勢力逐漸發展起來,著名的如魯國的三桓,齊國的田氏,晉國的六卿。他們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控制和瓜分公室,並互相爭鬥,以擴充領地。晉國的六卿爭鬥到最後,剩下韓、魏、趙三家。而處於邊境的秦和後起的燕國,發展強勢不減。以三家分晉為界限,歷史走入了戰國時代。天下強國主要為燕、齊、趙、韓、魏、秦、楚七國。戰國時代的形勢是:楚在南,趙在北,燕在東北,齊在東,秦在西,韓、魏在中間。韓、魏疆土相對較小。當時,這七個國家隨著國勢的強大,皆想凌駕於諸侯之上而稱王,並實現統一的願望。而這時的周王室連名義上的共主地位也沒有了,也更加不被諸侯放在眼中,但仍在洛陽一帶勉強維持。
在這七個大國中,沿黃河流域從西到東的三個大國秦、魏、齊,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勢的力量,而後期則是秦國為天下最強。據統計,從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戰爭二百三十次。戰爭打起來,雙方動輒出動幾萬至幾十萬人。西漢末年的劉向,將有關這段歷史的各種資料編成一本書,取名《戰國策》,因此,人們都將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戰國時期。而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殘酪法則再一次得到了淋漓的展現。
除了這一段各國間的攻伐相當頻繁外,各國的外交活動也是空前的活躍,出現了合縱連橫的外交策略,辯論之風也十分盛行。此外,雖然強者為王、弱肉強食的法則得到了進一步強化,但這段歷史依舊在驗證著以前曾經說過的道理:仁德之君才會使國家強盛,人民安居樂業;而導致國家衰敗甚至亡國的是那些不聽忠言、荒淫暴虐、無道的君王。賢明仁德的君主能勤奮聽政、結交賢才、集思廣益、兼聽兼信、實行改革,國家政治自然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因此而出現盛世。反之,昏庸的君主無視政事、尋歡作樂、暴虐無道、偏聽偏信,國家政治自然昏暗,百姓遭殃。戰國時強大的國家大多出現了依舊能夠施行德政的君王,不過,這時的“利益”而非德行成為了大多數君王追求的首要目標。本篇側重敘述各國的興衰史,並從中探討興亡的原因,中間史實或有交叉,但側重點會略有不同。
魏國的興亡史
* 魏國的祖先
魏氏的祖先是畢公高的後代。畢公高和周天子同姓。武王伐紂之後,高被封在畢,於是就以畢為姓。他的後代中斷了封爵,變成了平民,有的在中原,有的流落到夷狄。他的後代子孫有個叫畢萬的,侍奉晉獻公。晉獻公十六年(前661),趙夙駕車,畢萬為車右護衛,去征討霍、耿、魏,把它們都滅了。獻公把耿封給趙夙,把魏封給畢萬,二人都成了大夫。獻公死後,晉國內亂。而畢萬的子孫越來越多,隨他們的國名稱為魏氏。畢萬生了武子。魏武子以魏氏諸子的身份侍奉晉公子重耳。重耳即位為晉文公後,讓魏武子承襲魏氏後代的封爵,升到了大夫的地位,他的官府設在魏邑。
*文侯仁德興國及魏國的強盛
後來晉國公室衰微,六卿掌握大權。到魏桓子時,他和韓康子、趙襄子一起討伐除滅了宗室知伯,並瓜分了他的領地。桓子的孫子是文侯魏斯。魏文侯和韓武子、趙桓子、周威烈王同時。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從魏文侯(前445年-前369年在位)開始至公元前四世紀中葉,是魏國獨霸中原的時期。
魏文侯是戰國初期頗有聲望的國君。他禮敬賢人,以子夏、段干木、田子方為師;重用賢士,文臣有李悝、西門豹,武將有軍事家吳起。魏文侯首先任用李悝進行改革,盡地力之教,建立武卒,並重用吳起、西門豹等人治理地方,發展經濟,國內清平安定,並成為戰國初期第一個強國。秦國曾想進攻魏國,但有人認為:“魏君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意思是說“魏君對賢人特別敬重,魏國人都稱讚他的仁德,上下和諧同心,不能對他有什麼企圖。” 文侯因此得到諸侯的贊謄。
文侯三十二年,魏軍攻伐鄭國。在注城打敗了秦軍。三十五年,齊軍攻占了魏國的襄陵。三十六年,秦軍侵入魏國的陰晉。文侯三十八年,魏軍攻秦,在武下敗秦,俘虜了秦將識。這一年,文侯去世,子擊即位,這就是武侯。
魏武侯時,吳起受魏相公叔排擠,離魏至楚。武侯七年,魏軍進攻齊國,打到了桑丘。九年,狄人在澮水打敗魏軍。魏侯派吳起進攻齊國,打到了靈丘。這時齊威王剛剛即位。武侯十一年(前376),魏與韓、趙三國瓜分了晉國領土,消滅了它的後代。十五年,魏軍在北藺打敗趙軍。武侯十六年,魏軍進攻楚國,占領了魯陽,武侯去世,兒子即位為惠王。
* 魏惠王爭利而致失敗
魏惠王將國都遷至大梁,招徠士人,發展水利,並對外用兵,圖謀吞併周圍國家。他在位三十六年,前十八年靠文侯打下的基礎,與諸侯交戰互有勝負;後十八年則連連敗績。一次是伐趙,被齊國派田忌、孫臏用計大敗於桂陵;再一次是伐韓,又被田忌、孫臏大敗於馬陵;另一次是被商鞅率秦軍打敗,盡失河西之地。這幾次大敗使魏國兵力耗盡,國力空虛。惠王屢次遭受軍事上的失敗,就用謙恭的禮節和優厚的禮物來招納賢人,鄒衍、淳于髡(kūn,昆)、孟軻都來到魏國。惠王說:“寡人沒有才能,軍隊三次在國外受挫折,太子被俘,上將戰死,國內因而空虛,以致使祖先的宗廟社稷受到羞辱,寡人非常慚愧。老先生屈尊親臨敝國朝廷,將用什麼方法使我國得利呢?”孟軻說:“君主不可以像這樣談論利益。君主想得利,那麼大夫也想得利;大夫想得利,那麼百姓也想得利,上上下下都來爭利,國家就危險了。作為一國君主,講仁義就行了,為什麼要講利呢?”意思是魏惠王的失敗是只顧爭利,不施仁義的結果。
* 魏國的爭霸戰
惠王三十六年去世,他的兒子襄王即位。襄王五年,秦軍在雕陰打敗魏國龍賈率領的軍隊四萬五千人,並圍困魏國的焦城和曲沃。魏國把河西之地割給秦國。襄王六年,魏王與秦王在應城相會。秦軍奪取魏國的汾陰、皮氏和焦城。魏軍征討楚國,在陘山打敗了楚軍。七年,魏國把上郡全部給了秦國。秦軍占領了魏國的蒲陽。八年,秦國把焦城、曲沃歸還魏國。襄王十二年,楚軍在襄陵打敗魏軍。各諸侯國的執政大臣與秦相張儀在齧(niè,聶)桑相會。十三年,張儀任魏國宰相。秦軍攻取了魏國的曲沃、平周。十六年襄王去世,他的兒子哀王即位。張儀又回到秦國。
哀王在位期間,先後攻打齊國、燕國和衛國,未果。哀王九年,魏王與秦王在臨晉相會。張儀、魏章都歸附魏國。魏國宰相田需去世,楚國唯恐張儀、犀首或薛公做魏相,便派蘇代做說客,使魏王沒有任用上述三人為相。十八年,魏國與秦國聯合攻楚。二十一年,魏軍與齊軍、韓軍聯合在函谷關打敗秦軍。哀王二十三年,秦國又把河外之地以及封陵還給魏國,同魏國講和。哀王去世,他的兒子昭王即位。
昭王元年(前295),秦魏國之戰,互有勝負。昭王十年,齊國滅了宋國,宋王死在魏國的溫邑。十二年,魏國與秦、趙、韓、燕共同攻伐齊國,在濟西把齊軍打敗,齊湣王出外逃亡。燕軍單獨進入臨淄。魏王與秦王在西周國相會。昭王十九年,昭王去世,他的兒子安釐(xī,西)王即位。
安釐王元年(前276),秦軍攻下魏國兩座城。二年,又攻下魏國兩座城,陳兵大梁城下,韓國派兵來援救,把溫邑讓給秦國求和。三年,秦軍攻下魏國四座城,斬殺四萬人。四年,秦軍打敗魏軍和韓軍、趙軍、殺死十五萬人,趕跑了魏將芒卯。魏將段乾子請求把南陽讓給秦國求和。安釐王九年,秦軍攻下魏國懷邑,十年,在魏國作人質的秦國太子死了。十一年,秦軍攻下魏國的郪丘。
齊、楚兩國聯合起來攻魏,魏國派人到秦國求救,使臣絡繹不絕,可是秦國的救兵卻不來。魏國有個叫唐睢(jū,居)的人,九十多歲了,對魏王說:“老臣請求到西方去遊說秦王,一定讓秦國的軍隊在我離秦之前出發。”魏王再拜,就準備好車輛派他前去。唐睢到秦國,入宮拜見秦王。秦王說:“老人家疲憊不堪的遠路來到秦國,太辛苦了!魏國來求救已是多次了,寡人知道魏國的危急了。”唐睢回答說:“大王既然已經知道魏國的危急卻不發救兵,我私下以為是出謀劃策之臣無能。魏國是有萬輛戰車的大國,之所以向西侍奉秦國,稱為東方藩屬,接受秦國賜給的衣冠,春秋兩季都向秦國送祭品,是由於秦國的強大足以成為盟國。如今齊、楚的軍隊已經在魏都的郊外會合,可是秦國還不發救兵,也就是依仗魏國還不太危急吧。假如到了特別危急的時候,它就要割地來加入合縱集團,大王您還去救什麼呢?一定要等到危急了才去救它,這是失去東邊一個作為藩屬的魏國,而增強了齊和楚兩個敵國,那麼大王您有什麼利益呢?”於是秦昭王馬上就發兵援救魏國,魏國才恢復了安定。
* 魏國的衰落和滅亡
魏王因為秦國曾經援救的緣故,想要親近秦國,攻伐韓國,以便收回原來的土地。頗有賢德之名的信陵君無忌對魏王說:“秦人和狄戎的習俗相同,有虎狼一樣的心腸,貪婪兇狠,好利而不講信用,不懂得禮義德行。如果有利,連親戚兄弟也不顧,好像禽獸一樣,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他們不曾施厚恩,積大德。所以太后本是秦王的母親,卻由於憂愁而死去,穰(ráng,陽平“讓”)侯是秦王的舅父,功勞沒有比他大的,可是竟然把他驅逐了;秦王兩個弟弟沒有罪過,卻一再被削奪封地。這是對親戚尚且如此,何況對仇敵之國呢?如今大王與秦國共同攻伐韓國就會更加接近秦國的禍害,臣特別感到迷惑不解。大王不懂此理就是不明,君臣沒有來向您奏聞此理就是不忠。
如今韓國靠一個女人輔佐一個幼弱的君主,國內有大亂,外邊要與秦魏的強兵交戰,大王以為它還會不亡嗎?韓國滅亡後,秦國將要占有原來鄭國的土地,與大梁相鄰,大王以為能安寧嗎?大王想得到原來的土地,就要依靠和強秦的親近,大王以為這會有利嗎?秦國不是一個安分的國家,韓國滅亡後必將另起事端,另起事端必定要找容易的和有利的目標,找容易的和有利的目標必定不去找楚國和趙國。這是為什麼呢?如果越大山跨黃河,穿過韓國的上黨去進攻強大的趙國,這是重複閼與那一仗的失敗,秦國一定不會這樣的。如果取道河內,背向鄴城和朝歌,橫渡漳水、滏水,與趙軍決戰於邯鄲郊外,這就會遇到知伯那樣的災禍,秦國又不敢這樣做。進攻楚國,要取道涉谷,行軍三千裡,去攻打冥覬關塞,走的路太遠,攻打的地方太難,秦國也不會這樣做的。如果取道河外,背向大梁,右邊是上蔡、召陵,與楚軍在陳城郊外決戰,秦國又不敢。所以說秦國一定不會進攻楚國和趙國,更不會進攻衛國和齊國了。韓國滅亡之後,秦國出兵的時候,除去魏國就沒有可進攻的了。從前,合縱沒有成功,是由於楚、魏互相猜疑,而韓國又不可能參加盟約。如今韓國遭受戰禍已有三年,秦國使它屈從同它媾和,韓國知道要亡了可是不肯聽從,反而送人質到趙國,表示願做天下諸侯的先鋒與秦國死戰。楚國、趙國必定集結軍隊,他們都知道秦國的貪慾是無窮的,除非把天下各諸侯國完全滅亡,使海內之民都臣服於秦國,它是絕不會罷休的。因此臣願意用合縱的主張報效大王,大王應儘快接受楚國和趙國的盟約,挾持韓國的人質來保全韓國,然後再索取個地,韓國一定會送還。這樣做軍民不受勞苦就可得回舊地,其功效要超過與秦國一起去進攻韓國,而且沒有與強秦為鄰的禍害。保存韓國、安定魏國而有利於天下,這也是上天賜給大王的良機。開通共城、寧邑到韓國上黨的道路,讓這條路經過安成,進出的商賈都要納稅,這就等於魏國又把韓國的上黨做為抵押。如果有了這些稅收就足能使國家富足。韓國必定要感激魏國、愛戴魏國、尊崇魏國、尊崇魏國、懼怕魏國,韓國一定不敢反叛魏國,這樣,韓國就成為魏國的郡縣了。魏國得到韓國作為郡縣,衛、大梁、河外必然能安定。如果不保存韓國,東西二周、安陵必定危險,楚國、趙國大敗之後,衛國、齊國就很害怕,天下諸侯都向西奔赴秦國去朝拜稱臣的日子沒多久了。”
但是安釐王並不聽信陵君的話。安釐王二十年,秦軍圍困邯鄲,信陵君無忌假傳王命奪得將軍晉鄙的軍隊去救援趙國,趙國得到保全,無忌也因此留在趙國。二十六年,秦昭王去世。安釐王三十一年(前246),秦王政開始即位。安釐王三十四年,安釐王去世,太子增即位,這就是景湣王。景湣王元年(前242),秦軍攻下魏國二十座城,設置為秦國的東郡。二年,秦軍攻下魏國的朝歌。衛國遷到野王。三年,秦軍攻下魏國的汲邑。五年,秦軍攻下魏國的垣地、蒲陽、衍邑。十五年,景湣王去世,他的兒子魏王假即位。魏王假三年(前225),秦軍水淹大梁,俘虜了魏王假,終於滅了魏國,設置為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