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與「差太多」

粒子


【正見網2022年08月09日】

我們修煉人都知道,學法是很難的。哪怕天天背《轉法輪》,背的再熟,過一段時間也會忘記一些,讀法時容易出現多字、漏字的現象。最近集體學法時,一位同修讀法時多了一個字,別的同修指出後,他立即改正,但又隨口說了一句:「其實都差不多。」他是說雖然多了一個字,但並沒有改變這句話的意思。當然從漢語造句中看,確實有這種情況,比如說「其實這很難」和「其實這很難的」,意思差不多,不會產生歧義,但是,這是常人中的情況,適用於修煉人嗎?

同修的話讓我想到了自己。和同修一樣,以往我讀法時也儘量做到一字不差,不多字不漏字,錯了立刻糾正,但那只是出於對師父的尊敬,我也和同修一樣,認為有時候多個字或漏個字,只要不改變這句話的意思,就沒太大區別,差不多。直到閱讀了一些傳統文化故事之後,才對這「一字之差」有了更深的理解——不是差不多,是差太多。

印象最深的是《大紀元》刊登的文章《測字玄機 吳三桂造反之兆怎樣被拆穿?》,文中有一段 「三人同測一字、結果卻不同的故事」。

現摘抄如下:

乾隆丁卯年,福建舉行鄉試之後,有個應試的讀書人叫謝廷光很想早點知道結果,就想找人問問看自己能不能上榜。他聽說洪山橋有善拆字的先生,就偕同友人去拜訪。

謝廷光到了那裡,拈出「因」字,詢問這次鄉試能否上榜。
測字先生說:「國內(口)一人(大),君將中今科榜首——解元。」

一旁,同來的友人也躍躍欲試,說:「本人也就用這個因字問同樣的事。」
測字先生說:「恐怕君在此科中是無緣上榜了,之後的恩科,可望得志。」

友人問:「為何同一字測得不同結果?」
測字先生說:「他的 『因』,出於無心;君之因,出於有心。」這一來,「因」得一心,即是「恩」,所以測字先生說他應試恩科時可望得志。志也是心的表現也。

這時,廳中還有一年輕人,聽得津津有味,就握著手中摺扇一指那個「因」字說:「在下也就這個字,來一問前程。」

豈知測字先生聽他這一問,蹙著眉頭說道:「君手中的那把摺扇剛好加到因字之中,就成了「困」象了。君的前程,將以青衿之身告終吧?」(青衿指舊時學生士人的服飾)

後來,三人的前程果然都被這個測字先生拆測中了。

看過這個故事後,我就想,為什麼三個相同的字,測字先生能測出不同的結果?

實質上,人的一生是定好的,師父告訴我們:「我們還看到這樣一種情況:當一個人降生的時候,在一個特定空間當中都有他一生存在的形式,也就是說,他生命到了哪一部份,該干什麼,那裡邊都有。」[1]

生老病死的信息從一個人出生時就已經是隨身攜帶了,他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中都展露著這些信息,只不過常人用眼睛看不到,而測字先生經過神傳文化培訓後,有這個技巧將它捕捉破譯出來。不同的人攜帶的信息不一樣,所以測同樣的字,結果就不一樣,這是根本的原因。

如果是一個本領更高的人,比如有功能的修煉人,能夠解讀破譯的就更多,從那人說的或寫的一個字,就能看出他有多大的業力,生生世世的情況。一個字就可以。

那麼讀法時,如果多了一個字,那個字不是師父說的,是自己說的,那個字的背後是什麼?是自己的全部信息,包括未消去的業力。而師父的每一個字背後,是層層疊疊的佛道神,是師父的法身,是宇宙真理的展現。把自己的字摻進去,是亂法。當然我們不是有意亂法,所以只要改正就好。但如果認為這不算什麼事兒,不重視,甚至放縱,就不是個小問題了。

原本是非常嚴肅的問題,為什麼我會不在意,認為差不多呢?向內找,發現是自己習慣了當人,凡事只看表面,表面上看差不多,就得出了「差不多」的結論。其實是沒有跳出「眼見為實」的觀念束縛,還是用人的思維、人的觀念看待一切,而不是把自己當作一個神,學著用神的思維方式去思考。

師父在多次講法中都談到過神怎樣看待事物、怎樣處理問題,神和人的區別,開天目的同修也詳細描述了另外空間的各種情況,包括正念除惡、萬物有靈,輪迴轉生等。這些其實已經足以使像我這樣關著修的大法弟子擺脫對肉眼的習慣與依賴、學習用神的眼光去看待問題了。比如看到一切物體,都會「看」到它是靈體,是生命,可以溝通,需要珍惜;看到一個人,哪怕有不好的言行,也會「看」到他來自遙遠的宇宙大穹,經歷千萬年的坎坷,是值得珍惜與尊敬的生命,不好的言行只是來自於低層的污染,不是本質;看到網路遊戲,就會「看」到它背後群魔亂舞;看到常人中的小說、電視,就會「看」到它背後有著作者、甚至操縱作者的靈體的全部信息,是黑色不潔的……

不看表面,看另外空間,看本質、看歷史,縱深的看,全面的看,就不會迷於人中。人的表面太複雜,似是而非的東西太多,象個迷宮,陷進去很難拔出來。而跳出來看事物呢,就極簡單,因為抓住了本質,越本質越簡單。說白了,要把自己當成一個神,時時刻刻、一思一念都這樣要求自己,「修在自己,功在師父」[2] ,有這樣成神的願望與努力,師父就會幫助弟子去掉人的那層殼,一切都是師父在做,一切都來源於師父與大法的賜予。

個人所悟,如有不當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合十。

註:
[1] 李洪志師父著作:《轉法輪》
[2] 李洪志師父著作:《轉法輪》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大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