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佳句賞析:此心安處是吾鄉

王舍微


【正見網2023年03月24日】

【原文及出處】

出自宋·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背景及注釋】

原序: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定國南遷歸,余問柔:「廣南風土,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因為綴詞雲。

 「天應乞與」一作:天教分付;「盡道」一作:自作。
蘇軾的好友王鞏(字定國)因為受到蘇軾「烏台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其歌妓柔奴隨行。公元1083年(元豐六年)王鞏北歸。

【賞析】

古詩詞中「心安」一詞出現的次數還真是不少,由此可見古人對心安的重視程度。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初出城留別》中的名句對這種心境的表現十分經典:「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對於如何獲得或達到心安的境界,對此各有不同的認識和途徑。

從唐代開始,很多詩人都在詩詞中表現「無住」和「放下」的禪意境界。例如王維的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以寫景致來表現抒發自己心態的放下,蘊含著「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還有李白的《山中問答》:「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詩中表現出了一種無住的輕鬆澹然,放下的寧靜幽遠。

唐德宗至唐昭宗年間,寒山、拾得、豐干隱居於天台山國清寺,被譽為「國清三隱」。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詩句使得蘇州寒山寺聞名天下,就是這位寒山寫過一首禪詩《一住寒山》:「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閒於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繫舟。」也是講放下滾滾紅塵中的慾望羈絆,象一隻小船隨風飄蕩、隨緣自在。再看唐代的另一位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其中講到擺脫名韁利鎖和滾滾紅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裡雖然講到「不經一番寒徹骨」,但是,實際上禪師都是脫離紅塵遁入深山或寺院中,脫離了世間的煩擾,並未經受世俗中各種名利和複雜的人心的魔煉和考驗。

人在這個世上,一生中的很多時候都在經歷坎坷和吃苦,人都希望獲得幸福和減少不幸。一是希望通過個人努力和奮鬥試圖改變;二是在精神領域尋找支點求取心靈的慰藉而心安。在世間的迷中,誰能真正的找到心安的方向?

蘇東坡的《虔州八境圖(其六)》倒是點出了問題的所在:「卻從塵外望塵中,無限樓台煙雨濛。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尋孤塔認西東。」在贛州的煙霧迷濛中,人迷失了向背的方向,只能通過城中賀蘭山上的郁孤台(高於世間層面)來辨識方位。向東是迎著朝陽走向光芒;向西則是背對陽光,越走陰影越長。其實,心安的秘訣就是這麼一個通俗而簡單的道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歷代詩人和禪師都未能遇到在世間修煉的佛法陽光的普照,只能是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同時「一蓑煙雨任平生」。

倘如人類知道了真相,人類社會的發展和變遷都是高層生命安排和控制的,人的一生福份大小取決於自己生生世世攜帶的德和業的大小,那麼,人真正的就能心安了。人所能做的就是向善背惡,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就會走向光明的未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