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3年04月07日】
【典故出處】
語出《周書.卷四.顏之儀列傳》:
宣帝崩,劉昉、鄭譯等矯遺詔,以隋文帝為丞相,輔少主。之儀知非帝旨,拒而弗從。昉等草詔署記,逼之儀連署。之儀厲聲謂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沖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賢戚之內,趙王最長,以親以德,合膺重寄。 公等備受朝恩,當思盡忠報國,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之儀有死而已,不能誣罔先帝。」於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儀署而行之。隋文帝後索符璽,之儀又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於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將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為西疆郡守。
【典故參考】
或見於《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列傳》:
檜遣使捕飛父子證張憲事,使者至,飛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既而閱實無左驗,鑄明其無辜。改命万俟禼。禼誣:飛與憲書,令虛申探報以動朝廷,雲與憲書,令措置使飛還軍;且言其書已焚。另可參考:《北史.卷八三.文苑列傳.顏之推》。
【釋義】
竭盡忠誠,報效國家。
【典故說明】
出自教育部國家語文資料庫「成語典」(進階版)網站:
據《周書.卷四.顏之儀列傳》載,北周宣帝過世後,臣子劉昉、鄭譯等人假借宣帝臨死前所頒布的命令,任命後來的隋文帝楊堅為丞相,輔佐少主靜帝,並且逼顏之儀在草擬的詔書上署名。但顏之儀知道這不是宣帝的旨意,加以拒絕,而且還嚴厲地斥責說:「宣帝剛死,即位的靜帝年幼,執政的大官應由皇族中最為傑出的趙王來擔任。你們受到朝廷極大的恩惠,應當要『盡忠報國』,如今竟然企圖將帝位交給別人!縱使你們要取我的性命,我也不能因此毀謗誣陷先帝。」劉昉等人知道無法讓他屈服,只好代他簽署。「盡忠報國」這句成語由此而來,意思是竭盡忠誠報效國家。
而「盡忠報國」另一個較廣為人知的典故是《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列傳》中所載記岳飛的事跡。宋朝名將岳飛被捕入獄後,何鑄受命前來審問他,他撕裂衣服露出背上刺的「盡忠報國」四字,以證明自己對國家的忠心不二。文中,「盡忠報國」同樣是指竭盡忠誠,報效國家之意。
【名詞解釋】
資料來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教育百科|教育雲線上字典)。
忠:
[名] 盡心誠意待人處事的美德。如:「盡忠職守」、「效忠」。《左傳.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
[動] 盡心做事。如:「忠君愛國。」
忠義:
1.做人做事能盡心力、合義理。唐.崔融〈西征軍行遇風〉詩:「夙齡慕忠義,雅尚存孤直。」《三國演義》第四回:「今感公忠義,願棄一官,從公而逃。」
2.忠臣義士。《後漢書.卷五八.臧洪傳》:「將軍舉大事,欲為天下除暴,而專先誅忠義,豈合天意?」《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雖有忠義之佐,脅於暴虐之臣,焉能展其節。」
【評註】
成語「盡忠報國」還有一條參考詞語「精忠報國」,出自明末清初作家馮夢龍編撰的小說集《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詩》:「岳飛精忠報國,父子就戮。」 還有一處就是清朝錢彩創作的話本形式章回小說《精忠岳傳.第二二回》:「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字。」 此外,宋高宗曾御書「精忠岳飛」,並製成錦旗一面,賜予岳飛作為軍中張掛的大纛。
從語義方面分析,精忠是評價和褒獎的用法;盡忠則是對行為方式的要求和勉勵。如果將精忠用在行為方式要求上,可能會導致偏離中庸之道的極端情形出現。
【評析】
從忠字語義上看,所指是盡心做事、盡忠職守、知無不為。盡忠報國釋義為竭盡忠誠,報效國家。忠義二字常常組合在一起使用並作為一種對人的褒獎,意思是做人做事能盡心力、合義理。這裡的義理指的是「道德公理」。所以,對「盡忠報國」完整的理解為合乎道德公理(善和中庸及五常)的盡忠職守,知無不為,義無反顧,竭盡忠誠以報效國家。
岳飛曾以東漢末三國時期關羽、張飛自勉:「一死何足道,要使後世書策知有岳飛之名,與關張輩功烈相仿佛耳。」(《金駝續編。卷二十八》)宋寧宗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儒略曆1206年),金章宗寫詔書招降吳曦時說:「且卿自視翼贊之功孰與岳飛?飛之威名戰功,暴於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叄夷之誅,可不畏哉!」(且你自己評價一下自身能否比得上岳飛?岳飛這樣的威名戰功,南宋北金之人全都知曉;結果有朝一日被宋廷猜忌,就被殺且連累親族,難道這還不可怕麼!)金國皇帝於此直接承認岳飛的戰力和威名。何鑄與万俟禼在面對構陷岳飛的冤案中就做出了不同的良知選擇,所以說,盡忠只是事情的表面,真正拷問的還是人對良知的堅守。
隨著人類道德水準的下滑,對忠的理解發生了較大的偏移。不再是以道德公理作為衡量事情或行為的基準。有這樣一種說法:以立場定是非,還是以是非論立場?更多是站在利益角度去考量得失。有非議者說這是愚忠,其實不然。作為朝廷重臣,按照道德公理去做是真正的忠,因而盡忠職守、一心一意抗擊外敵;當自己被莫須有的猜忌面臨危險時,堂堂正正的義無反顧、臨危不懼。對那種因個人利害而改投敵國或起兵作亂的行為,或者為虎作倀、助紂為虐的偽忠,僅從個人道德方面論也是偏離了傳統的價值觀。
歷史就如一集集、一幕幕的連續劇,每個人都在其中出演一個現實中的角色。事情和劇情的發展演繹都有一定的安排,個人也無力改變,作為獨立個體的人所能秉持和堅守的就是忠於善和中庸的價值觀,對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盡忠職守,盡心盡力;對可能遇到的福禍不迎不拒,「一蓑煙雨任平生」。這部歷史劇總有終場的時候,只有守住良知和道德的人,才會迎來黎明的曙光(佛法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