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4年12月16日】
頤和園,原是作為帝王的行宮與游賞花園,面積達290公頃(4350畝),整座園林,以萬壽山上的佛香閣為中心,依不同的地點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樓、閣、廊、亭等等,精緻而優美。
園林中殿堂廳室、亭台樓閣、廊館軒榭、塔舫橋關,各種建築共有3000多間,幾乎所有古代建築的形式應有盡有。除了木建築以外,還有銅鑄、石砌、琉璃鑲嵌等不同的建造方式。整個園林藝術及配置構思極其巧妙,為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有著顯著的地位。
園林依山面水,園中昆明湖約占全園面積的3/4。除了湖的四周點綴著各種建築物,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也修造六座造形優美的橋。湖中有一座南湖島,系由一座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
坐落在寬闊的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橋,整體橋長150米,寬8米,因由17個橋洞組成而得名,是園內最大的一座石橋樑。它西連南湖島,東接廊如亭,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不但是前往南湖島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區的一個重要景點。
造型優美的十七孔橋,將昆明湖的水面分出層次,千畝碧波盡收眼底的空曠觀感,被此橋的參與,將空曠的孤寂感消弭無蹤,這些都是造園設計者神工巧匠的神來之筆。
石橋兩側的欄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544隻。比起北京石獅子最多的盧溝橋,還多上59隻。觀賞石獅的奇趣造型,別有一番遊興。
「廊如亭」坐落於十七孔橋東橋頭南側,是中國現存古亭類建築中最大的亭子。因此亭是一座」八角型重檐」的建築,所以也稱之為「八方亭」。
十七孔橋上所有匾聯,均為清乾隆皇帝所撰寫。在橋的南端橫聯上刻有「修嗚凌波」四個字,形容十七孔橋如同一道彩虹,飛架於昆明湖碧波之上。橋的北端橫聯則有「靈鼉偃月」幾個大字,又把十七孔橋比喻成水中神獸,橫臥水中如半月狀。橋北端的另一副對聯寫著:「虹臥石樑岸引長風吹不斷,波回蘭漿影翻明月照還望」。此橋的風景,在優雅寧靜之夜遊賞更加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