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6年01月06日】
中醫學用針、灸、藥各種方法治病。可是我們都知道,用藥是專家的事情,針灸也是專家的事情;如果,不是專家能不能學習做針灸呢?赤腳醫生,古時候就存在, 他們要學習找穴道的方法不簡單,於是古時的聖人就教一些簡單明了的方式找穴,把針灸的最精微之處,用各種簡單的方法教給了一般的人。
一般的人只要對醫術有興趣,就可以很快的跟師父學到針灸的一招半式,也可以治很多的病。這樣子呢,名醫的工作量便可以減輕了。如此代代相傳下來,也傳出了一些很特殊的找尋穴道的方法。
找到了穴道,可以用艾草去灸、用針去扎、或用手指去按摩,許多的病也都很快可以治好了。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一個穴道叫做“阿是穴”,阿是穴是唐朝孫思邈在他的《備急千金要方》裡頭所記載的。
什 麼叫“阿是穴”呢?就是有病的時候,在病灶的周圍附近,可以用手指壓按而找到一個特別痛的點,用手指壓到的這個點痛點就是“阿是穴”。因為用手指壓按到那 個痛點的時候,病人會叫:啊…啊…啊…是…是,因此就特別把它叫做“阿是穴”了。阿是穴又叫做“天應穴”,為什麼叫“天應”呢?就是有了那個病,相對應地 就出現了那個穴的意思。
很妙的,人生了病,在身上就相應地出現一個可以把病治好的穴,所以,算做是老天爺給的吧,就把它叫做“天應穴”了。
除了阿是穴以外,還有一些要用比較麻煩,但是一定找得到穴道的方法尋找。《針灸大成》選了一些《醫學入門》的穴道,例如四花穴、膏肓穴、騎竹馬穴、灸勞穴等。
·【崔氏取四花穴】
尋找四花穴的方法,稱為“崔氏取四花穴”。“四花”顧名思義,就是有四個穴。怎麼取呢?
先 講個解剖的位置,膝蓋後邊的軟肉稱為“膕”,膕的中間有個穴叫“委中穴”。拿根繩子從腳的大趾經過腳底下,量到腿後跟,繼續將這根繩子的另一頭拉到膕,量 到委中穴,就利用繩子的這個長度。拿著這個長繩子,取它的中間點,放在脖子上,喉頭處的天突穴位,然後把繩子往身體的後邊垂放下去,吊在後頭,兩個點所交 會的地方,用墨筆畫個記號。另外再取病人的嘴長度,也就是一個“口寸”,可以令病人坐好,把嘴閉起來,嘴不要用力,量嘴的最左嘴角到右嘴角的長度,用尺或 蔑片,量度的長度,剪成一個方正的紙,從紙的中間穿個洞,洞就放置於剛才用墨點做的記號上,紙的四個角所碰觸的位置即是四花穴。
中國早期的女人有綁小腳的習俗,如果是綁小腳的,就不能用這個方式量的長度了。針灸家還有另外的方法度量。從肩部鎖骨與手臂之間的“肩(骨禺)穴”,量到中指的尖端,用這個長度也可以。筆者自己曾經試過,兩個長度一樣。
四花穴用來干什麼呢?它可以治療“五勞七傷、氣虛血弱、骨蒸潮熱、咳嗽痰喘、尪羸痼疾。”
五 髒中的任何一髒生病,因為病程拖久了還不愈,就成了難治的慢性病,稱為“勞”病。“肝、心、脾、肺、腎”都可能得勞病,就是“五勞”。人的情緒不良可以致 病,太過度時,就能致“虛損”;虛損會傷到“精、神、魂、魄、智、意、志”等,叫做“七傷”。四花穴就可以被用來治療“五勞七傷”。
四花穴還可以治氣虛血弱、骨蒸潮熱、咳嗽痰喘。得了慢性的勞病,就會氣虛。尤其是陰虛的病人,常會有下午發燒的現象,叫做“潮熱”,用溫度計量出來的溫度並不很高,可病人自己卻會覺得非常熱,好像從骨頭裡散出來似的,所以叫“骨蒸”。
勞病的人,以肺部為最多,過去常叫“肺勞”,肺勞的人,一般都有潮熱骨蒸與咳嗽痰喘的毛病。
四花穴也可以治“尪羸痼疾”,尪羸,就是人病了,很瘦、很弱,多半和他的慢性的、久而不愈的病有關。
用以上方法量度,找出四花穴後,以它們灸治疾病。依照針灸的臨床,這四花穴就是“膽俞”和“膈俞”。膽俞長在第十椎兩旁各一寸半,膈俞就在第七椎旁開一寸半,一共四個穴。
·【膏肓穴】
再來介紹一個用簡單方式找“膏肓”穴法。“病入膏肓”是用以形容非常難治的病情,而“膏肓”穴,就在第四椎的脊柱旁開三寸,在肩胛骨的旁邊。
讓病人坐在地上,把兩隻腿捲曲起來,膝放在胸前,再用手圍住自己的膝,可以把背部肩胛骨這位置打開,就可以在脊椎上觸摸,摸到第四椎後,再往下一分,也就是第五椎向上兩分那個地方,用墨把它點個記號,然後從這個點往旁開約三寸的位置,就是“膏肓”穴。
在膏肓穴用力壓按,病人會感覺到手指頭很痛,就是真正穴位的所在。在這兒可以灸百壯到千壯。做一個比米粒還小的三角錐狀艾粒,在上面以火燒灸,每灸一炷艾粒叫“一壯”,膏肓可以用艾粒灸百壯到千壯。
因為膏肓穴在胸口的後方,灸了以後可能會覺得氣壅盛往上,可灸氣海、足三裡,火就會從上面被引下去。氣海穴在肚臍下面,而足三裡在膝蓋骨的下方。
膏肓穴可用以治療陽氣極度不足的現象,叫做“陽氣虧弱”。還能治“諸風痼冷、夢遺上氣、呃逆噎膈、發狂”。
古人講灸膏肓穴後,切不可縱慾,性方面的接觸不要太過度。
·【騎竹馬穴】
再講一個很特殊的穴道,叫“騎竹馬”穴。
男左女右,用竹蔑從臂肘彎處的橫紋量到中指的長度,截斷竹蔑。又用竹蔑量度同身寸一寸。同身寸就是男左女右,手中指捲曲起來所形成的兩個橫紋,兩個盡頭的距離長度。
讓 病人脫去衣服而且象騎馬一樣,跨騎在一根竹杆子上。跨定後,兩個人慢慢的抬起竹杆,讓病人的腳離地約三寸,兩旁還有兩人將他扶定,用前面所量的長竹蔑,貼 定竹杆,並且豎起來,從尾骶骨貼著脊柱量到蔑的盡處,再用筆墨點個記號,從這個記號向兩旁各開一寸(半),就是穴道的所在,灸七壯。這個穴依照《針灸聚 英》說,應該是一寸半,為膈俞和肝俞穴道才是。
這個“騎竹馬”穴,被用來專治瘡癰和頸脖子處的淋巴結核等病:“癰疽惡瘡、發背癤毒、瘰癧諸風”。
·【灸勞穴】
再來看一個叫“灸勞”的穴道,勞就是拖延很久很久也不愈的病,也就是長期的慢性病。“灸勞穴”可以治療手腳心熱、盜汗、精神困頓、骨節疼痛、先發咳嗽漸漸吐出膿血、肌瘦面黃、吃的少而且無力等等。
讓 病人坐正直,用一根長長的草或一根繩子,男左女右從腳的中指尖,量過腳心下,向上到“委中”穴,截斷那根草或那根繩子,之後用這根草從鼻尖量,經過頭正 中,分開頭髮,量到脊,草的盡頭處用筆墨點個記號,再用另一根草一條,量一個口寸,用這個口寸的長度挨著墨點向兩旁開的盡處就是灸勞穴道。在這個穴道灸, 隨著病人的年紀加一的壯數,例如病人三十歲,就用三十一壯,說是很有效呢。這個穴應該就是心俞穴,心主血,所以灸之有效。
中醫古時候的智慧,不需要什麼大道理,也沒有什麼知識的框架,由民間慢慢的傳下來,多麼有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