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6年12月03日】
古人云: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驕傲,是古老不衰的東方明珠,婀娜的飛天,靜美的佛雕,輝映出中華民族歷史的璀璨斑斕。敦煌壁畫為人類展現出了一幅幅天象奇觀。後人受敦煌壁畫的絢麗輝煌所震撼,創作了無數敦煌歌舞。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其壁畫藝術的內容為佛經故事,供養人、建築彩畫、藻井圖案、彩色塑像,有佛、弟子、天王、力士等。在諸天部像中,有伎樂天女、飛天、天王與諸天。諸天部眾,都是皈依佛的守護神,天王持武器以護法,飛天則持花捧物,伎樂天則載歌載舞合而成樂。
飛天在佛教藝術中稱「香音神」梵語稱「犍達婆」(Gandhanra)(或譯干闥婆),是能奏樂、善舞蹈,滿身香馥的美麗仙人,身上的飄帶飛舞迴轉,夾花朵與彩雲,飛翔於空中天際,舞姿輕盈飄逸,千變萬化,是傳自印度的佛教藝術,與中國飛仙、羽人造型的結合,極富神幻色彩。
飛天最早見於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據說飛天職責各有不同,一是禮拜供奉,表現形式為雙手合十,或雙手捧花果奉獻佛陀、菩薩;二為散花施香,表現形式為手托花盤、花瓶、花朵,或拈花散布;三為歌舞伎樂,表現形式為手持各種樂器,演奏、舞蹈。
敦煌飛天的造型及特徵大約分為幾個時期:
* 北涼飛天的造型,具粗、重、厚、簡的特徵,形體較為健碩,頗有樸拙可愛的情趣,當時從西域傳來的凹凸法,疊染之法久經歲月的變化,形成一種特別的「小字臉」。
* 北魏、西魏時期,飛天臉型和體形轉為削瘦,所謂「瘦骨清像」,這時的飛天顯然已吸收了當時南朝流行的道教羽人飛仙形像,顯得清秀瀟洒,飄帶飛揚,動感強烈。
*北周時代,三五十身的飛天騰空而起,形成浩浩蕩蕩的歌舞隊伍。隋代是飛天創作最生動的時期,形像豐富而充滿活力。
*到了唐代,飛天才算最具中國特色,所憑籍的主要是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他們神情嫻雅,腳踏彩雲,奔騰自如,動作有的疾馳,有的輕盈,有的跳躍,有的旋轉,甚至出現成對的雙飛天,相互追逐嬉戲,千姿百態。這些優美的形像和韻律,應該是唐代舞蹈藝術的昇華,特別是受到宮廷仕女畫的影響。
連續三屆新唐人晚會都給觀眾帶來精彩絕倫、炫麗奪目的敦煌藝術,如台灣藝術大學演出的《飛天》與《樂舞敦煌》。
《樂舞敦煌》,以持樂器、花朵、長綢供養諸佛菩薩、天人等豐富多變的樂舞呈現,提供了「樂中有畫,畫中有樂」,一種神妙幻化的風韻,擴大了觀賞者的視聽美感與想像空間!
《飛天》意境空靈,舞蹈原創者是李天明教授,經由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專任導師王廣生改編。王廣生表示,《飛天》原名《香音》,造型出自於中國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仙子。為了表達裙帶當風凌空飛舞的感覺,舞者動作必須格外的輕柔,即便是在非常大的動作、跳躍動作,也要感覺好像毫不出力;舞者的面部表情,要帶著菩薩、仙女般柔美祥和的笑容。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