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湯誓(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6年12月24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王曰:「格爾眾庶(1),悉聽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稱亂(2)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3) 。今爾有眾,汝曰:『我後不恤我眾,舍我穡事(4),而割正夏(5) ?』予惟聞汝眾言(6),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7)?』夏王率遏眾力(8) ,率割夏邑(9) 。有眾率怠弗協(10) ,曰:『時日曷喪(11) ?予及汝皆亡。』夏德若茲,今朕必往。」

   「爾尚輔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賚汝(12) !爾無不信,朕不食言(13) 。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14),罔有攸赦(15)。」(出自《尚書.商書》)


【注釋】
  
(1) 格爾眾庶:格,來。爾,你們。眾庶,大家,指參與誓師的人。
(2) 非台小子敢行稱亂:台(音移),我。小子,對自己的謙稱。稱亂,發動戰爭。
(3) 天命殛之:殛(音極),誅滅;討伐。
(4) 舍我穡事:舍,同舍,廢棄。穡(音色)事,農事。
(5) 而割正夏:正(音征),通征;征討。
(6)予惟聞汝眾言:惟,楊樹達曰:「惟,同雖。」汝眾,你們大家。
(7) 夏罪其如台:如台(音移),如何;怎樣。
(8) 夏王率遏眾力:率,語助詞,無義。遏(音竭),竭盡;耗盡。眾力:眾人勞力。
(9) 率割夏邑:割,剝削。邑,城。指都城。
(10)有眾率怠弗協:有眾,大家,指臣民們。率,大多。怠,怠惰。協,合作,和協。
(11) 時日曷喪:時,通是,這個。曷:什麼時候。日,太陽,這裡指夏桀 。
(12) 予其大賚汝:其,將。賚(音賴),賞賜。
(13) 朕不食言:食,吞沒。食言,指不講信用。
(14) 予則孥戮汝:孥(音奴),通奴。孥戮,降為奴隸。
(15)罔有攸赦:罔,無。攸,所。赦,免罪。

【語譯參考】

   王說:「來吧!你們各位,都聽我說。不是我膽敢貿然發動戰爭!實在是因為夏王犯了許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去討伐他。現在你們大家會問:『我們的國君不憐憫我們,荒廢我們種莊稼的事,卻去征討夏王?』我雖然聽到你們這樣的言論,但是夏桀有罪,我敬畏上天,不敢不去征討。現在你們大概會問:『夏桀的罪行到底怎麼樣呢?』夏桀大興土木,耗盡了民力,殘酷剝削夏國都城的人民。民眾大多怠惰不恭,不予合作,並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才能消失?我們寧願和你一起滅亡。』夏桀的德行是如此的敗壞,現在我一定要去討伐他。」

   「希望你們輔佐我,行使上天對夏桀的懲罰,我將大大的賞賜你們!你們不要不相信,我決不會不守信用。如果你們不遵守誓言,我就讓你們去當奴隸,以示懲罰,不會有所寬赦的。」

【研析】

本篇是商湯伐夏桀時的誓師詞,它包含兩個層次:第一段說明要發動士眾討伐夏桀的理由,先強調「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再設問自答,交代非討夏不可的原因;第二段說明承諾和賞罰,全文層次分明,頗能打動人心。

我們都知道夏桀也是歷史的暴君之一,他自比為太陽,是何等自大。他忘了太陽會日升日落,世上沒有不殞落的太陽,果然他的殘暴引起了天怒人怨,眾叛親離,商湯打著替天行道的名義,起兵去伐桀。為了說服大家,以自問自答方式,慷慨激昂的演說,希望引起共鳴。他如同出色演說家一般,先了解百姓心理,用謙和的姿態,再進一步消除大家的顧慮,進一步說服和打動大家,表明自己的決心,最後加上賞罰,獲得大家的支持,所以他成功了。

商湯討伐夏桀成功,也說明了為惡者終不見容於社會,印證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古訓。一個人一旦壞事做盡,德耗損無餘,焉能安然再為王?當然上天的懲罰即從天而降,只是呈現方式,須合乎社會常理,於是讓商湯代表天意進行討伐,加上古人原本就具有敬天的思想,如此一呼四應,當然水道渠成。

【延伸思考】

1、如果你要說服別人幫你做事,你將如何去打動人心?請舉例說明。
2、要推翻一個不得人心的政權,除了發動戰爭,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請說明你的觀點。
3、請各舉中外一個暴君,比較他們的下場,與大家分享。

【參考資料】

1、新譯尚書讀本 郭建勛註譯 三民書局印行 2005年5月
2、新譯尚書讀本 吳 底⒁? 三民書局印行 民國66年11月
3、尚書 錢宗武 江灝譯註 周秉鈞審校 地球出版社 民國88年3月
4、注音尚書 錢宗武 江灝譯註 地球出版社 民國83年7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