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不知所以裁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6年12月01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子在陳(1)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2)狂簡(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論語・公冶長第五》)

【注釋】

(1)陳:古國名,大約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一帶。
(2)吾黨之小子:古代以五百家為一黨。吾黨就是我的故鄉。小子,指孔子在魯國的學生。
(3)狂簡:志向遠大而行事不夠周延、禮節不夠拘謹。
(4)斐然:斐,音「匪」,有文彩的樣子。
(5)裁:裁剪,節制,權衡變通。

【語譯】

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在魯國家鄉的學生志向遠大,而處事不夠周密;雖有文彩能寫成文章,卻還不知道該怎麼做適宜的裁剪。」

【研析】

孔子在陳國說這段話的時候,正是魯國季康子執政,想召冉求回去協助政務之時。孔子當然希望列國能施行仁政,也希望他的學生能「學而優則仕」,所以藉此時機表達了:既希望魯國家鄉的學生們,能實現儒家遠大的志向,回家鄉去福國利民,同時也提醒他們行事禮節還不夠周延謹慎,要懂的權衡變通,要因應人事時地物等各種實際情況去權衡、制宜,早些成熟起來。從這樣的精神要旨可以看出:方方面面都要講個中庸才好,要兼顧兩端,不偏不倚。從大處著眼,也要小處著手,志向儘管恢弘遠大,做事卻要落到實處。

【延伸思考】

常言道:「人練事,事磨人」。熱心承擔責任做事,不僅可以培養處事能力、臨機應變的機智,還可以懂的應對進退的禮節,使人的心性成熟起來。那是因為人的各種心性、思想、言行以及內在和外在、精神和物質等方方面面都沒什麼偏執,那就容易心想事成,一旦哪方面有了什麼偏執,就容易在那方面出現矛盾衝突,反應出的不協調、配合不好,就使事情做不好,而讓人感到煩心、勞累、受盡折磨。想想看:要成就一件大好事,是不是要有很好的品德?古代的太平盛世是不是都有聖明的君主?學而優則仕是不是可以福國利民?品德高尚的人會貪污、玩弄權力嗎?

為人服務時,一定要心存一念,凡事先為人著想,先替我們要服務的對像設想,否則是不是容易讓人覺得粗率莽撞、輕浮無禮?如果不謹慎考慮對方的情況,做出適宜的應對,就算你是好意的,是不是可能不但沒能服務好對方,反而容易使對方起反感或受到傷害?至少我們和對方講的話和做的事,是不是必須得讓對方能理解和接受的呢?不習慣為人服務和太過看重自我的人,是不是很難做到呢?所以有修養的人是不是越懂的服務別人,越能完成好事,越能為人謀福利?真正有修養的人是不是除了要有遠大的志向,還要遇到各種情況都能權衡變通、不偏不倚、為人設想、處理得當的呢?

【歷史故事】

深得民心的清官況鍾

小時候,看過一本小人書,叫《十五貫》,是根據清初戲劇家朱素臣的《十五貫傳奇》改編的。現在還依稀記得書中那個清官的形像。長大後,才知道它是根據明代著名清官況鍾辦案為題材而編寫的。

況鍾,字伯律,號如愚,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出生於江西省靖安縣的崖口龍岡州,因而又號「龍岡」。 他幹練精明,通達事務,而且為人正直、清廉,深得朝廷的器重。明永樂四年(1406年),二十三歲的況鐘被靖安知縣俞益看中,選為書吏。九年後,況鐘被推薦給明成祖朱棣。經面試,朱棣將況鍾破格提升為正六品禮部儀制司主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崩,朱高熾即位,況鍾再次被越級升遷為正四品儀制司郎中。宣德五年(1430年),況鍾又被新任皇帝朱瞻基任命為蘇州府知府。

蘇州當時被認為是全國最難治理的的一個府。那裡官吏奸詐貪婪,賦稅沉重,百姓生活困苦,許多人逃離了家鄉。況鍾到任後,一面照批公文案件,一面私下裡進行明察暗訪。他在詳細掌握了一批奸吏的確鑿罪證後,將他們逐一法辦,並處決了六個最壞的奸吏。頓時,「一府大震」,蘇州老百姓稱為「況青天」。整頓吏治後,況鍾還減輕稅賦,平均徭役,為民興利,勸課農桑。特別是在清理積案、平反冤獄上更是為民所稱頌。據記載,他「每一日輪治一縣事,未期年(一年),勘問過輕重罪囚一千五百二十餘名」。並且常常「折獄明斷」,遇有奇冤者無不昭雪。從此,「吏不敢作奸,民無冤抑,咸頌包龍圖復生」。

況鍾嚴於律己,廉潔奉公,生活簡樸,真可說是「兩袖清風」。史稱他:「內署肅然,無鋪設華靡物」,餐桌上也只是「一肉一蔬」而已,「非公宴,別無兼味」。後來,「卒而歸葬,舟中唯書籍,服用器物」,並沒有其他貴重物品,故「蘇人咸嘆息之」。

在蘇州府,況鍾曾三次離任,都因百姓挽留,繼而復任。宣德六年(1431年),況鍾首次離任,是因母喪而回籍丁憂。他一走,蘇州府便「奸吏無法,故弊叢生」。不久,郡中有三萬七千五百多人聯名上書,請求朝廷召回況鍾。因此,宣宗皇帝便命況鍾「奪情」。況鍾一回蘇州,便使「法紀復振」。宣德八年(1432年),況鍾任期三載後,需進京朝見,於是第二次離任。蘇州人民懷念況鍾,擔心他此去「朝京」而不回。待來年春天,況鍾返回蘇州後,蘇州人民才放下心。民間有歌謠讚頌況鍾曰:「太守朝京,我民不甯,太守歸來,我民忻哉。」況鍾第三次離任是在正統五年(1440年)。是年,他任滿九載,照例應加升一等,便赴吏部候升。當時又有一萬八千餘人聯名上書挽留。皇上見狀,只好升況鍾為正三品官,仍署蘇州府事。況鍾第三次返蘇時,百姓相迎者「不遠數百裡之遙」。可見其在民眾心目中之地位。

況鍾治理蘇州先後達十三年之久,到正統七年(1442年)十二月,終因積勞成疾,卒於任上,享年六十。況鍾死後,不僅「蘇民痛哭罷市」,就連「鄰郡松、常、嘉、湖之民赴吊者」也絡繹不絕。在「歸柩之日」,百姓「傾城出送」,但見「白衣冠兩岸,夾舟奠別」。為紀念「況青天」,蘇州府七縣大小集鎮都建有專祠,歲歲奉祀。百姓家中也懸像祭祀,「比屋無間」。 在蘇州滄浪亭內,一幅況鐘的磚刻畫像,至今猶存,下刻「法行民樂,任留秩遷,青天之譽,公無愧焉」的頌詞,仍清晰可見。

他的墳塋,修建在江西省靖安縣東門外的況鍾園林之內。墓碑上刻著四個顯赫大字:「況鍾之墓」。墓後,豎著一塊三點五米高、六米寬的「墓志銘」,再後就是一座飛檐鬥拱、雕樑畫棟、古樸、典雅的「清風亭」。鐫刻在「清風亭」兩根石柱上的一副對聯,高度讚揚了況鍾這位清官。對聯寫的是:「一肩行李,試問封建官場有幾?兩袖清風,且看蘇州太守如何。」

《明史》中的《況鍾傳》評價況鍾說:「鍾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前後守蘇者莫能及」,明代李贄評價況鍾說:「剛果敏達,不畏強御……廉潔之操,一塵不染。」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