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6月15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原文】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1),膚受之?(2),不行(3)焉,可謂明(4)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不行焉,可謂遠(5)也已矣。」 (《論語・顏淵第十二》)
【注釋】
(1) 浸潤之譖:譖,音zèn,讒(音「蟬」)言,誹謗他人的言語。指讒言如水的滲透,不易察覺而暗中慢慢發揮作用。
(2) 膚受之?:膚受,親身感受。?,音「素」,誣告。指親身感受著疼痛那般的誣告,即直接、惡毒的誹謗。
(3) 不行:行不通,指不為所動。
(4) 明:心思明智。
(5) 遠:境界高遠,超凡脫俗。
【語譯】
子張問怎樣才是明智。孔子說:「像水的滲透那樣暗中慢慢發揮作用地說你壞話,像親身感受著疼痛那般直接、惡毒地誹謗你,在你那裡都行不通(你都不為所動),那你已經稱得上是明智的了。像水的滲透那樣暗中慢慢發揮作用地說你壞話,像親身感受著疼痛那般直接、惡毒地誹謗你,在你那裡都行不通(你都不為所動),那你已經稱得上是境界高遠、超凡脫俗的了。」
【研析】
人如果能實實在在修心性,自然會愈來愈明理,愈來愈能看透世間的表象,久了和不修心性的人會拉大差距。內在可能變得:心思清淨明智,境界超遠脫俗,明白世事的因由,接觸到真相本質,悲憫寬容生命等;而外在可能是:不為表象人事物所動,能忍人所不能忍,說真話,做正事,善待他人等。文中孔子可能意在針對子張的情況,勉勵他踏實地修心性,真正提高心性和思想境界,這樣才能堂堂正正面對小人的惡意和誹謗言語,才能充耳不聞,不再心動或受制約。
【延伸思考】
人的想法往往決定著命運,面對同一件事,想法不同的人,可能結果有很大不同。換句話說,就算左右不了事件的發生,我們也可以轉變面對事件的態度和想法,這個轉變能力,可能就是我們不為人事物所動,不受制於人事物的轉機,也是一個人能提高境界、活得自在的原因。
想想看:轉變想法、態度和修心性、昇華自己是不是關係很大?內在心性和表象事件之間是不是存在著有趣的關係:心不正,按照因果關係,會出現麻煩事;提高心性,就能出現轉機,不受制於麻煩事?試試看:在生活中體察自己的心思和遭遇的事件之間有沒有關係。
人有一種思維慣性,總是想用看得見的外在具體方式解決外在問題,也常在具體觀察得到的外在找問題的根本原因,常常忽略了人看不見的精神、內在,也忽視了精神、內在和外在問題的聯繫。
想想看:人對於精神、內在沒有自知之明,是不是會使人陷入具體問題之中,無法根本解決問題?人類和方方面面的領域是不是存在很多問題?政治、法律、教育、醫療等有沒有解決根本問題?一大群人陷在黑暗摸索和問題之中,這是不是眼前的大憂患?是不是唯有看透眼前一切問題的根源是道德人心,並從提高心性著手才是最明智最實在的解決之道呢?
【歷史故事】
以正行坦然面對辱罵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境界,人世間傑出的人物與修煉中的人通過加強自身的修養和修行通常可以到達很高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生生世世的因緣關係,人們很難完全避免被惡意的辱罵、恐嚇、中傷、嫉妒或指責等,當面對辱罵時以什麼樣的心態和方法去應對,那就因人的思想境界高低而全然不同了。
據史書記載,宋代名臣富弼年輕時就很有度量。有人罵他時,他充耳不聞,專心致志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好像什麼也沒有聽到。有一次遇到一個非常兇悍的人,無緣無故的對他進行謾罵。旁邊的人對富弼說:「他正在罵你呢!」富弼嫣然一笑說:」恐怕他是在罵別人。」旁邊的人又對富弼說:「他正在指名道姓的罵你呀。」富弼卻說:「天底下同名同姓的人多得是,未必富弼就是我呀!」那個破口大罵的人聽到富弼那不屑一顧的回答之後,感到非常羞愧,也就住口不罵了。
如果富弼當時唇槍舌劍地針鋒相對,你罵一句,我回敬一句,必然加劇矛盾,以至大打出手。而以雲淡風輕的心態坦然忍讓,則可以使對方怒火冰釋,善解惡緣。能忍能讓者,德量必大;遇事不能忍者,心胸狹窄。所以人世間最難做的就是忍辱不辨。
相傳釋迦牟尼佛下世度人時,也有那麼一段時間,經常遭到一個人的妒嫉和謾罵。對此釋迦牟尼佛心平氣和,沉默不語,不動聲色,專心致志的做好度人的事情。有一天,當那個人罵累了之後,釋迦牟尼微笑著問他:「我的朋友,當一個人送東西給別人,別人卻不接受時,那麼這個東西是屬於誰的呢?」那個人不假思索的回答說:「當然是送東西的人自己的了。」釋迦牟尼說:「那就對了。到今天為止,你一直在罵我。如果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麼謾罵又屬於誰呢?」聽了釋迦牟尼佛充滿智慧和慈悲的妙問,那個人頓時啞口無言,從此再也不敢謾罵釋迦牟尼了。
面對個人攻擊式的辱罵,很少有人能像富弼和釋迦牟尼佛那樣去坦然處之。然而,冷靜的思考一下就會省悟:如果心浮氣躁的以牙還牙,用辱罵回擊辱罵,實是一種不智的行為;如果面對辱罵嫣然一笑,以輕風細雨的口吻響應辱罵,就已具有智者的風度;如果面對辱罵心平氣和,懂得用行動坦然應對,那就是一種覺者的大智慧了。當然,一個人如果不修煉,就永遠不可能具有大覺者那樣的智慧。
(節錄自:正見文章: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7/1/8/41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