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選讀:《貞觀政要》(九)

陸志仝


【正見網2007年09月30日】

今天所選讀的古文是魏徵在貞觀十四年寫給太宗皇帝的一篇奏疏,因為篇幅較長,所以只是選了其中的一部分。

以下古文選自《貞觀政要・論擇官第七》

貞觀十四年,特進魏徵上疏曰:

臣聞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則無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則無以齊[注1]萬國。萬國咸寧[注2],一人有慶[注3],必藉忠良作弼[注4],俊?在官[注5],則庶績其凝[注6],無為而化[注7]矣。故堯、舜、文、武見稱前載,咸以知人則哲,多士盈朝,元、愷[注8]翼巍巍之功,周、召[注9]光煥乎之美。然則四岳、九官、五臣、十亂[注10],豈惟生之於曩代[注11],而獨無於當今者哉?在乎求與不求,好與不好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馬,西旅之獒[注12],或無足也,或無情也,生於八荒之表,途遙萬裡之外,重譯入貢[注13],道路不絕者,何哉?蓋由乎中國之所好也。況從仕者懷君之榮,食君之祿,率之以義,將何往而不至哉?臣以為與之為孝,則可使同乎曾參、子騫[注14]矣;與之為忠,則可使同乎龍逄、比干[注15]矣;與之為信,則可使同乎尾生、展禽[注16]矣;與之為義,則可使同乎伯夷、叔齊[注17]矣。

國家思欲進忠良,退不肖[注18],十有餘載矣,徒聞其語,不見其人,何哉?蓋言之是也,行之非也。言之是,則出乎公道,行之非,則涉乎邪徑[注19]。是非相亂,好惡相攻。所愛雖有罪,不及於刑;所惡雖無辜,不免於罰。此所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者也。或以小惡棄大善,或以小過忘大功。此所謂『君之賞不可以無功求,君之罰不可以有罪免[注20]』者也。賞不以勸善,罰不以懲惡,而望邪正不惑,其可得乎?若賞不遺疏遠,罰不阿[注21]親貴,以公平為規矩,以仁義為準繩[注22],考事[注23]以正其名,循名以求其實[注24],則邪正莫隱,善惡自分。然後取其實,不尚其華,處其厚,不居其薄,則不言而化,期月[注25]而可知矣。若徒愛美錦[注26],而不為人擇官,有至公之言,無至公之實,愛而不知其惡,憎而遂忘其善,徇私情以近邪佞,背公道而遠忠良,則雖夙夜不怠[注27],勞神苦思,將求至理,不可得也。

書奏,太宗甚嘉納之。

注釋:

[注1] 齊:整治,治理。語出自《禮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必齊其家。」
[注2] 萬國咸寧:「萬國」是指天下。出自《易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這句話的大意是:元首(國君)超然於萬物之外,那麼天下都將太平。出,超出。庶,眾多。
[注3] 一人有慶:「一人」指帝王;「慶」指帝王的善德福祚。本句只能用於國君或帝王,不可它用。出自《尚書・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寧惟永。」中國古代宮廷中獻給皇上的中秋月餅中常有這句話。
[注4] 弼(音必):輔佐。弼,輔也。―《說文》。
[注5] 俊?(音義)在官:「俊?」指德才兼備之士。「?」在此句中,據《康熙字典》解釋:「又賢才之稱。」本句的大意是:在職的官員都是德才兼備之人。出自《尚書・虞書・皋陶謨》:「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在官。」
[注6] 庶績其凝:「凝」指成就或取得之意。本句的大意是:成就很多功績。出自《尚書・虞書・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撫於五辰,庶績其凝。」
[注7] 無為而化:指以仁義道德教化國民,太平至治;而不是用刑罰來管理國家。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七章》:「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要準確理解老子說的這句話的意思,還可參見《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能達到無為而治,虞舜不就是這樣的嗎?)」
[注8] 元、愷:指八元、八愷,是上古時期虞舜皇帝的賢臣。見於《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胄豈、T"寅、大臨、龍降、庭堅、仲容、叔達,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唐・孔穎達注曰:「元,善也,言其善於事也。愷,和也,言其和於物也。」
[注9] 周、召: 「周」指周公旦,西周杰出的賢臣;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稱叔旦。「召」指召公,姓姬名S](音是),也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去世後,此二人輔佐周成王治理天下,功績彪炳。
[注10] 四岳、九官、五臣、十亂:這些都是上古時期的賢臣。
[注11] 曩(音囊)代:前代。曩,久也。―《爾雅》
[注12] 西旅之獒(音熬):西旅,西夷國。獒,指高大兇猛的獵犬。《爾雅・釋畜》:「狗四尺為獒」。
[注13] 重譯入貢:重譯指輾轉翻譯。這裡說的是各國的朝貢使者,要經過長途跋涉。所經之地,習俗不同,語言不通,要輾轉翻譯才能將貢品送到中國的國都。「重譯」二字見於《史記・卷六十・三王世家》:「遠方殊俗,重譯而朝,澤及方外。」又見於晉・應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越裳重譯,充我皇家。」
[注14] 曾參、子騫:曾參,字子輿。子騫(音千),即閔(音敏)損。都是孔子的弟子,此二人均以孝著稱。
[注15] 龍逄(音旁)、比干:龍逄,關龍逄,夏桀末年大臣,因忠諫被桀用炮烙之刑殺害。比干,商朝時期的賢臣,亦因忠諫被紂王殺害。後來周武王曾親自為比干封墓,賜姓林。因此比干又被尊為中華民族「林」姓的始祖。唐太宗曾下詔封諡為「忠烈公」、「太師」。此二人均以忠著稱。
[注16] 尾生、展禽:據《莊子・盜跖》記載:「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尾生是春秋時期魯國曲阜人,與聖人孔子是同鄉。展禽,姓展,名獲,字禽,春秋時期魯國人,是魯孝公的兒子公子展的後裔。因為「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則是他的諡號,所以後人稱他為「柳下惠」。柳下惠的很多事跡被尊為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典範,並倍受孔子及孟子稱道。此二人均以信著稱。
[注17] 伯夷、叔齊:伯夷為商末孤竹國君(孤竹國,在今秦皇島一帶)之長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父卒,叔齊讓位於伯夷。伯夷以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後聽說西方伯主周文王興起,國內穩定,盡往歸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興兵伐紂,二人叩馬而諫,說:「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武王手下欲動武,被姜太公制止,說:「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滅商後,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逃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遂餓死於首陽山。此二人均以義著稱。
[注18] 不肖:本文指不賢,無才能。出自《禮記・中庸》:「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也可形容兒子德才不像父親;如《孟子・萬章上》:「(堯之子)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還可形容品性不良;如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這兩個不肖孩兒,也有什麼福,便做道忒賢達,不狠毒。」
[注19] 邪徑:指不正的行徑或歪門邪道。見於《漢書・卷二十七・五行志》:「邪徑敗良田,讒口亂善人。」東漢・張衡《東京賦》:「?行道乎伊闕,邪徑捷乎抻轅。」
[注20] 君之賞不可以無功求,君之罰不可以有罪免:此句的典故是講戰國時期商鞅變法的事情。西元前359年,當時的秦國由秦孝公執政,他任用衛國人商鞅進行變法。在商鞅變法之前,根據秦國的法律,老百姓依過去的習俗做事時犯了罪可以被赦免;無功之人受到國君的封賞也可以得到官位及富貴。據《韓非子・奸劫弒臣第十四》:「當此之時,秦民習故俗之有罪可以得免,無功可以得尊顯也,故輕犯新法。」
[注21] 阿:遷就,偏袒。
[注22] 準繩:原是指用來測量平直的墨繩等器具。出自《淮南子・說林》:「非規矩不能定方圓,非準繩不能正曲直。」後來用於比喻權衡事物的準則。
[注23] 考事:考核官員行事的功過善惡。
[注24] 循名以求其實:原話是「循名責實」,指依照其聲名來調查是否屬實。出自《淮南子・主術》:「故有道之主,滅想去意,清虛以待不伐之言、不奪之事,循名責實。」在古文中亦常被寫成,求名責實、循名督實、循名課實、循名考實、循名校實、責實循名等。
[注25] 期月:見系列文章《貞觀政要》(二)[注17]
[注26] 美錦:原是指美麗的錦緞。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子有美錦,不使人學制焉。」本文比喻徒有其表,沒有才能的人。
[注27] 夙夜不怠(音代):夙(音訴),早或白天。怠,鬆懈。本句意思是指從早到晚都不鬆懈。

全文大意:貞觀十四年,特進魏徵上奏疏說,

臣聽說:了解大臣的,誰也不如國君;了解兒子的,誰也不如父親。當父親的如果不能了解兒子,就無法使一家人和睦相處;當國君的如果不能了解大臣,就無法治理天下。國家的太平,國君善德福運的延綿,都要靠忠臣來輔佐才能達到。在職的官員如果都是德才兼備之人,那麼能成就很多功績,老百姓也能得到教化而不用採取其它措施。所以堯、舜、文王、武王被歷代稱頌,都是因為了解大臣而成為賢明的君主,朝廷中人才濟濟;因此,八元、八愷等賢臣的功業顯赫,周公旦及召公取得光輝的業績。那麼,四岳、九官、五臣、十亂這樣的賢臣,難道只出現在過去的朝代,而惟獨今天沒有嗎?在於國君尋求或不尋求,喜好或不喜好罷了。為甚麼這樣說呢?那些美玉明珠、孔雀、翡翠、犀牛、大象、西域的寶馬及藏獒,有的沒有腳,有的沒有感情,生長於荒山野嶺之外,距中原有萬裡,要經過輾轉翻譯才能到中國進貢,而且絡繹不絕,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中原的人喜愛這些東西啊。況且做官的人心裡想到國君給予的榮華富貴,享受著國君給的俸祿,如果國君能用仁義統率他們,還有什麼目地不能達到呢?臣認為,用孝來教導他們,就可以使他們成為像曾參、閔損那樣的孝子;用忠來教導他們,就可以使他們成為像關龍逄、比干一樣的忠臣;用信來教導他們,就可以使他們成為像尾生、柳下惠那樣守信的人;用義來教導他們,就可以使他們成為像伯夷、叔齊那樣深明大義的人。

國家想招納忠厚及有才華的官員,辭退無德無才之人,已經十多年了,但只聽到有這樣提議的,卻沒有這樣去做的人,為甚麼呢?是因為說的是一套,而做的卻是另一套。說的冠冕堂皇,是出於公道之心,而做的很糟糕,是走了邪門歪道。是與非混淆不清,好與惡相互指責。國君喜愛的人,雖然犯了罪也不用受懲罰;國君不喜歡的人,雖然無辜,也免不了受處罰。這就是所說的:『國君喜愛的人就希望他活著,國君憎恨的人就希望他死去。』有的人只是犯了小毛病,就被否認了其善良的本質;有的人只是犯了點小錯誤,就被忘掉了曾立下的大功勞。這就是所說的:『國君的賞賜不能無功而得,國君的懲罰不能有罪還赦免。』賞賜不能用來勸人為善,處罰不能用來懲治邪惡,卻希望臣民分清正邪,這樣做有可能嗎?如果賞賜不遺漏被國君疏遠的人,懲罰不偏袒宗親權貴,行事以公平為規矩,以仁義為準繩,考核官員行事的功過善惡來確定其聲名,或依照其聲名來調查是否屬實,那麼正邪都將顯現出來,善惡都會分明。然後選用那些有實際才幹的人,斥退那些虛有外表之徒;留下那些忠厚的人,斥退那些淺薄之徒,那麼國君不用多說什麼,老百姓就會得到教化,一年之內就能見成效。如果只是喜歡華而不實的人,而不為百姓選擇好的官吏,有極公正的言辭而沒有極公正的實際作為,對偏愛的人,就看不到他的缺點;對憎惡的人,就想不起他的優點,徇私情而親近邪佞小人,違背公道而疏遠忠良的大臣,即使國君日夜操勞,費盡心力,要想實現太平盛世,是不可能的。

奏書呈上後,太宗皇帝很讚賞魏徵的意見,並予以採納。

評講:第一段古文主要講的是魏徵向唐太宗建議要多了解朝中的大臣,多尋找一些德才兼備的官員為國效力;並用「忠」、「孝」、「信」、「義」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來教導他們為官及做人,官員如果都能做好,那麼他們不管是在朝中為官還是在地方上為官,政績都會顯著,老百姓也會很快得到教化,社會風氣會變好。

第二段古文主要講的是魏徵向唐太宗建議不要根據個人的喜好來實行賞罰。也就是賞罰要分明,行事以公平為規矩,以仁義為準繩。對自己偏愛的人,不要只看到他的優點;對自己不喜歡的人,也不要只看到他的缺點。並且要親賢臣而遠小人。如果不是這樣,即使國君日夜操勞,費盡心力,想把國家治理好,都是不可能的。

魏徵寫這篇奏疏的用意主要還是想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並不是當時朝中出現了什麼大的問題。但是太宗皇帝還是很愉快的接受了魏徵的意見。《論語・學而》中有這樣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宋・朱熹的註解中說:「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缺失就加以改正,沒有就勉勵自己小心不要犯錯)。」古代賢明君主擇官的方法值得現今一些有志從政之士借鑑;而筆者認為,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更值得學習和效仿。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