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心有慈悲氣自祥

貫明


【正見網2007年10月07日】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古代的中國文人接受的是傳統的中華神傳文化教育,敬神敬天,棋琴詩畫樣樣精通,而且擁有自己的信仰和較高的道德水準,因此每一個真正的文人都具有十分高雅的氣質。再觀察一下所謂的現代文人,由於西來幽靈摧毀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並且強制的剝奪了中國人的信仰自由,古代文人的俠士風骨已經蕩然無存,人們可以看到的只是對強權政治唯唯諾諾的奴才之相,以及鋪天蓋地的為邪黨歌功頌德的垃圾文章。

據史書記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典故出自於一生酷愛醫書、才華橫溢、被尊為「醫中之聖」的名醫李時珍。當時在李時珍的家鄉,有一位不學無術的庸醫,但是卻喜歡假裝斯文,購買了大量的醫書,以此來炫耀自己的學問。有一年,梅雨季節剛過,這個庸醫命家人將藏書搬到院子裡去曬。各種古典醫書攤開擺滿了一院子,他自己洋洋自得,在院子裡踱著方步。這事恰巧被李時珍看見了,就一時興起,便解開衣襟,躺在曬書架子旁邊,袒胸露腹,也曬起「書」來。庸醫一見,莫名其妙,驚問道:「您這是做什麼呀?」「我也在曬書呀。」李時珍答道。庸醫問:「先生的書在哪裡呢?」李時珍拍拍自己的肚皮,笑著說:「我的書都裝在肚子裡。」以上的典故顯然是在譏諷挖苦庸醫的不學無術、賣弄斯文。評價一個人的知識,不在於他的書架上擺有多少書,而在於心中裝有多少書。也就是說,要看這個人是不是真正喜歡讀書學習,是不是擁有真才實學。讀書是一種心靈的活動,好書和壞書都能影響一個人的心靈。其實,人的心靈和人的氣質是相通的,所以,書的內容也能影響一個人的氣質,甚至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可以豐富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使人氣宇軒昂、氣質高雅、風度翩翩。這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道理所在吧。

對於修煉的人來講,心有慈悲氣自祥。修煉的人心懷慈悲,走到哪裡就會把慈悲祥和的氣氛帶到哪裡,所到之處一片平靜祥和。有人曾經問釋迦牟尼佛,為甚麼德行崇高、修身養性的人總是顯得如此的平靜與洋溢著喜悅的光芒?釋尊答道:他們不為過去的事悲傷,他們不渴求尚未到來的事,當下對他們而言是足夠的,因此,他們會顯得喜悅洋溢。不追求未來,不為過去而黯然神傷,不象砍下來的蘆葦般逐漸乾枯。喜看當今三千年一現的優曇婆羅花遍開四方,法輪聖王為度人洪傳宇宙大法於世間,這機遇萬載難逢!每一個有幸得到真道佛法的人,自會把喜悅的光芒和慈悲祥和的氣氛傳給宇宙的每一個生命。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4992)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