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古今民之三疾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12月11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1),今也或是之亡(2)也。古之狂(3)也肆(4),今之狂也盪(5);古之矜(6)也廉(7),今之矜也忿戾(8);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論語.陽貨第十七》)

【注釋】

(1) 疾:病,這裡指心性方面的偏執。
(2) 今也或是之亡:即「或是今之亡」。「或是」,或許、也許。「亡」,音「吾」,通「無」。整句話是指或許是當今所沒有的;意思是當今三疾已經變本加厲,更極端了。
(3) 狂:狂妄、放縱。
(4) 肆:在遵循禮法上做得過度。
(5) 盪:放蕩且不受禮法拘束。
(6) 矜:音「今」,驕傲自大。
(7) 廉:疏略于謙恭的態度。
(8) 忿戾:憤怒而乖戾違理。

【語譯】

孔子說:「古代人們也有這三方面的心性偏執,但是當今這三方面的偏執已經變本加厲,更極端了。古代的狂妄只不過是在遵循禮法上做得過度一些,而現在的狂妄卻是放蕩且不受禮法拘束;古代的驕傲自大隻不過是疏略于謙恭的態度,而現在的驕傲自大卻是憤怒而乖戾違理;古代的愚笨只不過是直率一些,而現在的愚笨卻是欺詐啊!」

【評析】

「狂」、「矜」、「愚」都是人心常見的偏執,在上古時代就存在著,到了孔子的時代,變本加厲,顯得更極端了,如今,則是變異得無以復加,瀕臨道德人倫全面崩潰的地步。

歷史上道德人心也有回升的時期,每當出現明君、太平盛世時,或者是新的朝代帶來新的文化,或者是對正法正道信仰的盛行。每當人們從正統文化接收到正確的新思維,或從反面思維導致的天譴、災禍學到了教訓,這時社會人心才懂得自律,人心的種種偏執才得以減輕一些。偏執的人心往往失去理智,看不見偏執帶來的危險,但是修養有素的人可以知道,也明白不具備人應有的道德標準,是不配再當人的,且人心愈極端、愈變異,就愈執迷不悟,愈沒有自知之明,也就愈沉迷於自我放縱和物質享樂,愈沒有希望了,再不覺醒,生命只有等著被淘汰了。

【延伸思考】

1、現代社會充斥著許多不知哪裡來的怪異觀念、致命觀念。例如:許多人認為現代社會很繁榮進步,沒有道德恣意放縱也無所謂,只要不犯法就行,而且還推論指出人類是從猴子進化來的,科技是愈來愈發達,物質享受應有盡有,日子過得很充實快樂,人類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想想看:無道德、沒有任何規範、猴子進化、科技發達、物質享受、充實快樂、人類狂妄自大的背後,是不是人類在背離正道?沉迷於物質慾望無窮的滿足?信仰科學、狂妄自大、把猴子當祖先的人們,是不是已經忘記了神的存在和正統文化?這在古人看來,是不是「狂」、「矜」、「愚」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呢?

2、現代社會整個道德標準已經很低下,我們日常生活中,感官接收到的一切訊息,大多帶有道德低下的東西,例如執著心、變異觀念等種種不純的污染物。現代人的思想觀念,裝滿了非正常人類應有的思想和觀念,在神的不變不動的道德標準衡量之下,已經不配當人了。

想想看:現代人在這個社會大染缸中,要如何擺脫種種變異觀念、執著心等的污染,如何純正自己的思想?是不是應該自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是不是大腦應該多裝些中國正統文化藝術的東西?

【閱讀資料】

談古說今:行為舉止和觀念


漢文《報孫會宗書》裡有這樣一段話:「酒後耳熱,仰天拊缶,而呼嗚嗚。其詩曰:『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袖低昂,頓足起舞。誠淫荒無度,不知其不可也。」

古時人的行為舉止和觀念是「提起衣服,揮舞袖子,頓著腳跳舞」就稱為「淫荒無度」了。現在人們的道德觀念和標準與古人實在相差太遠了。我曾看電視節目,舞蹈訓練班裡做的動作有一邊吐著舌頭,一邊把四肢奇怪地扭來扭去,按照古人的標準來看,我真的是找不出任何形容詞可以形容了。

如果現在的人們能讀一讀正統文化、古代經典,也許就能了解為何古人會把「提起衣服,揮舞袖子,頓著腳跳舞」就稱做「淫荒無度」了。

(改寫自正見網: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1/10/6/11966.html)

古人心誠


宋朝時昌化有章氏兄弟,開始時都沒有孩子。哥哥先抱養了一個族人的孩子,不久,他的妻子生了個孩子。弟弟對哥哥說:「兄長既然有了孩子,能不能將養子給我?」哥哥告訴妻子,妻子說:「不好啊!沒有孩子的時候抱來,有了自己的孩子卻拋棄掉,別人會怎麼說我們呢?」弟弟一再請求,嫂嫂說:「好吧,就將我們的孩子給你吧!」弟弟不敢要,嫂嫂最終給了他。那兩個孩子長大後都考中了進士,人們都說這是善報。

宋朝人周密說:「我祖籍在濟南歷城,曾祖父時遭遇靖康之難,一家十六口都四處奔逃。曾祖父一個人逃到空谷,白天藏起來,晚上前進。一天,遇到金人騎兵追趕,自認為逃不了了,就逃到一個古祠中,爬到佑聖(真武大帝)座下,祠中沒有別的遮攔,只不過是等待死亡罷了。一會兒,金人大搜捕,即使是枯井、樹林、房梁也不放過,卻沒有搜座像下。

後來逃到杭州,一家人不期而遇,沒有少一人,這難道不是神靈的保護嗎?所以我家此後世世代代都虔誠地供奉佑聖。每次遇到佑聖降臨日,一定要齋戒。不是為了求得福田利益,而是為了報答。」

(出自《齊東野語》)

(改寫自正見網: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6/1/13/35313.html)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