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武訓興學,義感乾坤!

陸真


【正見網2008年08月11日】

武訓本來沒有名字。他是山東堂邑縣(在今山東省聊城縣西北)的一個乞丐,因為他排行第七,認得他的人,根據民間的習慣,就把他稱作武七。那時人們的排行方法,叫作「大排行」,叔叔大爺的孩子就是堂兄弟,都在一起排。其實,武訓的兄弟並不多,並且,他從小就失去了父親,是母親帶著他,四處討飯為生。

他逐漸懂事之後,對待母親非常孝敬。只要討到錢,就一定要買一點比較好吃的東西給母親吃。母親去世後,他一面給人家打工,一面討飯。

他最感到遺憾的是自己沒有讀過書,不識字。因此,他下決心要攢錢辦學校,讓窮人的孩子能夠讀上書。他把討來的錢,一點一滴的積攢下來,夠一定數目了,就寄存到一位富人的家裡。

當他已經討了三十年飯的時候,他用積攢的錢買下了二百三十多畝地。有這些土地,在當地已經可以算作是一個不小的地主了。但他還是穿著破爛的衣服,白天繼續討飯攢錢,晚上就在自己家裡織布。有人見他人老實,能幹。就給他提親,勸他娶個媳婦,他婉言謝絕了。

又積攢了幾年,他的錢終於夠蓋一所小學堂了,他就用了四千多兩銀子,在自己的家鄉柳林莊辦起了一所義學。「義學」就是專收窮人家子弟的免費學校。他把自己的全部土地,也都捐給了這所學校,作為學校的財產和經費的來源。

這所義學分兩部分,一部分叫作蒙學,就是打基礎的部分;另一部分叫作經學,學習四書五經。

開學那天,他先拜先生,後拜學生,然後設宴款待先生。他不上桌吃飯,而是畢恭畢敬地侍立在門外。等老師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飯菜。他說,這是因為他是個叫花子,沒有資格同先生身份平等。

以後,他經常到學校來看看。如果遇到先生睡午覺,或者學生正在遊戲,他就默默地跪在床邊,有時先生為這事大吃一驚。師生們也經常以武七的事跡,互相勉勵。武七如果聽說哪個學生學習不努力,就會難過得落淚。

有一次,武七討飯來到館陶(在今山東省館陶縣北),遇到一位僧人名字叫了證。這位僧人也想辦一所義學,錢卻不夠,武訓就贈給了證幾百緡,幫助他建成了這所學校。

後來,武訓又拿出一千多兩銀子,在臨清(即今山東省臨清縣)又建了一所學堂。

這時,清朝官府也表彰了他的勤勉。還贈給他一個名字,叫武訓。他建起的這兩所學堂,也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武訓終身未娶,卻經常拿出錢來周濟窮人,也不對別人講。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他五十九歲的時候,得了重病,生命垂危。

這時,他正住在臨清的義學裡。他讓人把他的病床,抬到教室的外面,當他聽到學生們的讀書聲的時候,微笑著離開了人世。

(事據《清史稿•武訓傳》)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