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04月08日】
當同修間有了心結或間隔時,不管哪一方能夠認真的向內找或主動與對方交流都能使矛盾立即化解。最可怕的是問題的雙方誰都不肯讓步,都認為自己對,並且有「充分的法理」來掩蓋,把自己那點人的「觀念」「執著」在心裡默默而深深的藏著,甚至在較著勁,時間長了便積下一座山――一座怨恨、不平、為私為我的「山」。有時候,表面上的表現並不十分突出,只是與某某人不願說話或不喜歡聽他說話,或者看對方不順眼,這與心裡無結同修之間的溝通似乎只差一點點。其實,那正是人與神的本質不同,是新舊宇宙生命的根本差異。
我與甲同修的表現過程就是這樣。
幾年前,似乎在不經意間,我與甲同修發生幾起爭論(無非是你的對,我的不對等),如果那時我能認真的向內找,恐怕就不會出現以後更大的心結。直到有一次,我們為一個問題發生爭論時,他和另一名同修一起衝著我。這使我心裡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幾天內情緒一直低落。今天看來,那正是強大的「自我」和爭鬥心被衝擊後而不向內找的表現。從那以後,我心生一念:再也不理甲同修,你就永遠對下去吧!以後儘管偶爾也有見面的時候,然而我只是淡淡的一笑,在法理上再也不和他爭了。他發言時,我只是默默的聽著,並不斷在心裡做著評價,常常在心裡形成這樣肯定的一念:「還是我悟的正!他的境界還差著呢。」
隨著不斷的學法和提高,我越來越感覺到我和甲同修的心結是該打開的時候了,甚至在發正念時,我都加上強大的一念:徹底鏟除心裡對甲同修的怨恨物質!徹底否定舊勢力的這種間隔。然而,我雖然感覺到心裡這種「怨恨或不平」的物質在不斷的淡化淡化……可是總感覺有一個「根」沒有去掉。更重要的是,我總是不能抱著一個真誠善良的心去找對方交流,總是邁不出這一步。每當想這樣做時,似乎有一種巨大拉力在往回拉我,這時心裡會生出一念:「隨其自然吧,以後再說吧。」便一直拖了下來。
有一天,同修乙突然邀請我去吃飯,當我到飯店雅間時,突然發現甲同修也來了。而且這次吃飯的只有我們三人。在那一瞬間,我心裡積累的那些久遠不平、怨恨等人的念頭一起涌了上來,心跳似乎加快,自身空間場中似乎有很大的不正因素壓了下來……但同時我也悟到:我與甲同修的心結是該打開的時候了。於是,我平穩了一下心態,並發出強大的正念清理自己,求師父加持。心想一定過好這一關。
這時甲同修說:「過去我這個人好爭論好較真,隨著不斷的學法提高,我去掉很多了。有一次,我打坐時定住了,感覺到我的宇宙是那樣的純淨和那樣美好,那種狀態實在美妙!身邊的妻子孩子都想不起來了,只微微的感覺人世間的一切表現像一個遙遠的夢……直到我腿疼出定後,感覺「現實」似乎是真實的。從那以後,我的爭鬥心一下子全放下了。」聽了甲同修的話,我很受觸動,在表面看似祥和的背後,我內心深處一直藏著對他的不平和怨。在交流中,我真切的感到甲同修的每一句話,都是用「心」在和我溝通,是那麼「真」,是那麼「純」,我似乎有些要落淚的感覺。期間,我提出另外一個問題:為甚麼我們發正念這麼長時間了,邪惡還沒有滅盡?甲同修說:「是啊,過去我也這樣想過,後來我做了個夢,夢見我正在繡一幅圖案精美的蓮花,而每發正念一次,在圖案上就繡出一針,發一次繡一針……每一針都不能敷衍。眼下馬上就要繡成了。」我覺得這個夢正是在點化我。
我們從歷史上一步步走到今天,在不同時期也許結下不同的恩和怨,而舊勢力就是利用大法弟子各自不同的特性和歷史的淵源來進行間隔,從而讓我們形成不了一個整體。這裡最大的核心就是讓我們每一個人「強調自我」,表現自我的「正」,因為這就是舊宇宙生命屬性的「根」。在我與甲同修的多年相處中,我一直覺得他洪法、講真相、救世人做的不怎麼精進。在這次交流中,我知道了許多我不曾知道的他精進的一面。他告訴我:有一次他去加油站加油,一名女工對他車裡的一束梅花十分感興趣。交流中他知道,這個女工是流浪近十年的大法弟子。手裡只有一部《轉法輪》。於是甲同修把自己存有師父各地講法的一個MP4送給了她。當時對方差點落了淚。
在交談中,甲同修無意間談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在一個個打開我以往的心結。他精進的過去我知道的很少,而我看到的只是他「人」的表面的「點點」不足,甚至這些「不足」總也難忘。其實細想想,這些年來,我周圍經常接觸的同修不過幾十人,而在這幾十人中,卻經常出現錯綜複雜的「碰撞」。如果沒有大法導航和師父頻繁的點悟和幫助,要想走過那內心裡一座座「人」的觀念和執著的「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這件事之後,乙同修跟我說:「你知道嗎?你和甲同修的交流我感到很真,很純,那個場也非常的好。真的是形成一個強大的整體。」開天目同修說:「師父看見你們坐在一起真心的交流,並打開了心結,師父高興啊!看到師父那種高興的神態,我都落了淚啊……」
寫出這篇短文,意在與我有同樣狀態的同修交流。別把自己的執著拖的太久,別讓師父著急。現在大法弟子是形成一個整體的時候了。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5728)